号称西北王,却被彭德怀耍的团团转,蒋介石重用他背后有何隐情?

成成聊点过去的战争 2024-01-26 17:51:17

大家好,我是成成讲战争

我们今天要讲的黄埔风云人物乃是胡宗南。

作为蒋介石的嫡系亲信,他有着“天子门生”之美誉,深受蒋介石之喜爱。胡宗南是复兴社领导骨干,“十三太保”之一,在东征北伐中崭露头角,从中原会战到抗日战争,他一路平步青云,第一个当军长,第一个当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司令官,号称“西北王”,可谓盛气凌人、高高在上。最后却在内战中败北,几十万大军在大西北被彭德怀几万人马耍的团团转,被人民解放军军斩于马下,最后败退后,往日风光不再,郁郁不得志,饮恨而终。

这个委员长口中浙江镇海的“同乡”,是如何一步步获得蒋介石赏识的,为何会在退台之险惨遭弹劾,他和蒋介石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文章。

胡宗南

开挂的黄埔生涯,一路荣升为第一将

1924年3月27日,胡宗南来到位于广州文明路的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参加黄埔军校的复试。

3个月前,满腔热血的胡宗南在法租界参加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入学考试,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初试。对于复试,他表现的志在必得。即便看到有1200人同场竞技,他仍信心百倍。

然而,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考官在来回打量胡宗南一番后,用毋庸置疑的口吻说:

“你这个子,当兵都没人要,更别说上黄埔军校了!”

胡宗南身高也就1.6米左右,也不怪考官觉得他缺乏作为一名革命军人的体魄。胡宗南十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缺陷”,万不会想到会因此失去参加黄埔军校复试的资格。他竭力解释表达自己的决心,可考官始终无动于衷,胡宗南顿感心灰意冷,一脸沮丧的走出考场,差点与一位身着西装的中年人相撞。

“小伙子,你是来参加复试的吗?”中年人笑着问。

“是的,可考官觉得我个子矮,没给我复试的机会,。先生您给评评理,难道矮个子就不能参加革命,报效祖国了吗?”胡宗南义愤填膺的说。

“说得好!”

中年人微笑着,拿出笔,写了一张字条。递给胡宗南。

“将这个拿给考官。”

胡宗南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国民革命,急需有志青年,只要成绩优异,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也无妨。”

廖仲恺

字条落款是“廖仲恺”。胡宗南并不清楚廖仲恺是谁,不明白这个名字的含量,但他相信,这张字条肯定能助他通过复试。

而廖仲恺,正是黄埔军校的党代表!

胡宗南和考官据理力争之时,廖仲恺恰逢路过此处,听到胡宗南的话慷慨激昂,极具革命热情,又通文墨,有文化,便决定助其一臂之力,让他获得复试资格。

有贵人相助,考官自不会再为难。须臾之间,胡宗南柳暗花明,被批准参加文化课复试。

4月28日军校发榜,录取正取生350名,备取生120名。胡宗南毋庸置疑是正取生,被编入军校第二大队4分队。

黄埔军校

进入黄埔军校,对呼胡宗南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他由此迈向征程。在这里,他接触了国共两党许多重要人士,而对他影响最深的,自然是校长蒋介石。

蒋介石:这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老乡”

初去军校,胡宗南就了解到,校长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得知自己与校长是老乡。内心倍感温馨与亲近。作为校长,蒋介石每天早上在学员起床前,便前往操场进行巡视,等候学员操练;蒋介石不好吸烟、不饮酒,连茶都很少喝,多喝白开水,其工作勤勤恳恳、生活朴素,都给胡宗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蒋介石每天都会找十几名学生谈话。入学一个月后,终于轮到了胡宗南。胡宗南怀着紧张兴奋的心情,来到校长办公室。

“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副贴在校长办公室门口的对联,表达了军校师生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之决心与报负。望着对联,革命热情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打过“报告”后,胡宗南踏进了校长办公室。

“你是哪里人?”蒋介石直截了当的问。

“回校长,浙江镇海人。”

“哦?”这个地名激发了蒋介石的兴趣,他仔细打量着胡宗南,亲切地说,“镇海、奉化也就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可是真正的同乡啊。”

“是的,校长。”“胡宗南毕恭毕敬地回答。”

见胡宗南表现沉稳,蒋介石倍感欣慰,又询问了胡宗南的年龄、家庭、经历,并提出了几个有难度的问题来考察胡宗南的思想政治水平。胡宗南的老乡身份和他从容不迫的应答,都令蒋介石印象深刻。

两次东征名声大噪,自此一路飞黄腾达

1925年春,胡宗南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被分派到教导1团3营8连任见习少尉,旋即随黄埔学生军参加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期间发生棉湖战役,是胡宗南经历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当时,蒋介石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编为两个教导团。由于教导2团行动缓慢,未能按计划迂回至敌人侧后方进行攻击,导致第1军团孤军奋战,腹背受敌,情况万分危急。

陈炯明

3月13日,双方肉搏上阵。教导1团团长何应钦亲自坐镇督战,并在肉搏混战中身先士卒,校长蒋介石手手握战刀,浴血杀敌。

胡宗南见蒋介石将个人安危抛之脑后,心中大为震撼,亦下了背水一战之决心。他端起机关枪,朝着敌人疯狂扫射,久久不停歇。一个不到1.6米的矮个子军人,此刻却显示出万夫莫开之英雄气概。

这个场面,让蒋介石十分动容。

战后,胡宗南以军功晋升上尉连长,不久又因作战勇猛晋升第1师第2团第2营副营长。

10月,在第二次东征的河婆战役中,胡宗南率领第6连李铁军部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方针,发挥小股部队的优势,快速夺取制高点,接着又利用地形优势打退敌人好几轮进攻,粉碎了敌人围歼东征军总部的企图。

经此两战,胡宗南声名显赫,升任第1团第2营营长,逐渐得到蒋介石的青睐,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胡宗南所在部队集结在株洲,担任中路军总预备队。此时,胡宗南已是第1军第2团上校团长,先后率部参加了武昌、南昌战役。

1927年5月,胡宗南升任第1师少将副师长兼第2团团长,自此跨入少将行列。从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仅仅过去三年时间,胡宗南便成为国民革命军为数不多的高级将领。

11月,第1师师长刘峙率部攻打津浦线的蚌埠时,北洋军阀用铁甲车掩护作战,使第1师损失惨重。

胡宗南在此时勇挑重担,率第2团在炮火的掩护下迂回到铁道边,用铁锹、镐头刨开铁轨,导致敌军铁甲车瘫痪,随即摧毁敌装甲车队,保证了第1师顺利战略要地蚌埠。

此后,胡宗南升任第1军第22师师长。至此,胡宗南成为黄埔军校生中第二个师长,第一个师长是曾担任过他副手的范汉杰,不过范汉杰粤军出身,入黄埔时已是上校军衔,在蒋介石嫡系中胡宗南是第一个升师长的。

成“天子第一门生”,为黄埔系少壮派代表

作为蒋介石的“天子第一门生”,胡宗南一时风光无两。1928年7月,蒋介石忽然找胡宗南谈话,要他改任第2旅旅长。

此时,北伐已胜利结束,奉军已退出关外,张学良率东三省易帜之事也在进行中。蒋介石即将完成形式上的统一。但此时的国民党内部纷争不断。派系林立,为了将军权集中于中央,蒋介石提出了“统一军政、实行训政”的口号,对全国军队进行缩编。

既然要缩编,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自然要有带头作用。缩编,就意味着降级,因此,蒋介石找胡宗南谈话,以示安抚。

胡宗南自然要理解蒋介石的一片苦心,当即表示:“能为校长分忧,是学生的荣幸,学生愿意带头,绝无怨言。”

随后,第1集团军取消了军团与军的番号,整编为13个师,两个独立旅,三个炮兵团。胡宗南的第22师于8月下旬在曲阜缩编为第1师第2旅,师长为刘峙,胡宗南任第2旅少将旅长。

然而,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全国统一还未及数月,国民党内部军政派系之间便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率先举起反蒋旗帜的是桂溪代表李宗仁,导火索是“湘案”的发生。

北伐战争结束后,桂溪的地盘已从广西扩大到两湖直至河北大部分地区,桂溪的第四集团军司令部设在武汉,1929年1月全国编前会议不久,桂溪首脑李宗仁以“武汉政治分会”主席的名义,直接罢免了南京政府任命的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同时发兵进至产生,驱逐鲁涤平,全面控制湖南省。

李宗仁

对此,南京国民政府一面令监察调查“核办”,一面部署军事讨伐。

3月初,胡宗南领兵由徐州南下。

3月下旬,由于蒋介石对桂系将领的成功策反,致使桂系将领李明瑞。杨腾辉临阵倒戈,放弃抵抗。3月27日,蒋介石正式发布对桂系的讨伐令。

眼瞅桂系大势已去,一直中立的冯玉祥,火速出兵“支援”蒋介石,自河南南下,企图迅速抢占武汉。蒋介石密令胡宗南,加速行军,以最快速度进驻武汉。

冯玉祥

胡宗南的第2旅,作为第一师的先锋部队,原本急行军每日百里,接到蒋介石的密令后,夜以继日、风雨无阻,终于赶在冯玉祥部队之前,于4月4日抢占武汉。此时桂系李宗仁已于仓皇中率部撤退,胡宗南兵不血刃 ,占领武汉,将旅部设于汉口。

桂系战败之后,局势尚未稳定,另一位实权代表阎锡山举起反蒋大旗,中原大战就此爆发。中原大战后,由于第1师师长刘峙兼任第2军团总指挥,副师长徐庭瑶代理师长,而徐庭瑶在陇海路战斗中负伤,胡宗南就此代理师长之职。

7月下旬,第1师奉命开往津浦线,当大部队开走后,冯玉祥军孙良诚部突然对蒋介石发难,第2师等部于仓皇中迎战,节节败退,孙部先锋部队眼瞅就要攻到蒋介石的指挥列车,相距不足5公里,情况异常危险。当时,胡宗南率第5团为第1师转赴津浦线殿后,听讯火速投入狙击,激战数小时,终于将孙军击退,使蒋介石转危为安。

在此后与晋军、冯军的战役中,胡宗南的第1师不负众望,立下赫赫战功。11月中原大战结束后,胡宗南顺利晋升第1师中将师长。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胡宗南对第1师进行大换血,将全师三旅九团全部换上黄埔系毕业生,原先保定系、土木系军官全部被清洗,或调离,或担任副职。

就这样,胡宗南以第1师为基础,逐渐成为黄埔系少壮派不可或缺的人物。

进军大西北,西安事变“护驾”有功,从此进入核心圈

1933年2月,胡宗南接到蒋介石电令,命令他立即率部奔赴甘肃,与原驻甘肃的陕军孙蔚如部换防。

3月3日,胡宗南抵法甘肃天水,成为国民革命政府第一支进驻西北的中央军。

此后,胡宗南一面经营大西北,一面抓紧对红四军的“围剿”。1934年下半年,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打破了川军六路围攻,有北山的趋势,为防止红军北上,胡宗南奉命由甘入川,在川北广元,昭化布防,于1935年大败红军。

1935年11月,国民党五大在南京召开,胡宗南晋升为中央监察委员,至此从军人转变为军政要员、成为名副其实的实权人物。

正当胡宗南厉兵秣马,想一举歼灭红四军时,西安事变的消息传来。

张学良和杨虎城为达到“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的目的,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

胡宗南惊闻大变,怒斥道:“这两个党国叛徒,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扣留委座,论罪当诛!”

他既为张、杨的忤逆所愤恨,又心系委员长之安危,

此时南京政府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和宋美龄、孔祥熙为首的主和派为救蒋介石已吵得不可开交。

胡宗南作为黄埔系少壮派的代表,复兴社骨干,又屯重兵于西北,西安与兰州仅“一步之遥”,因此他的态度受到南京各方面的重视。何应钦、宋美龄纷纷对他抛出橄榄枝。

何应钦意在武力讨伐张、杨二人,表面上是给张、杨施加压力,其真实目的想借此机会,取蒋介石而代之。因此动了真格。他的算盘胡宗南又怎会不知,因而坚定的站在宋美龄一边。

宋美龄

12月14日,胡宗南领衔,联合黄杰、李默庵、孙元良、李延年、贺衷寒等275名黄埔青年将领并代表全体7万黄埔学生,发出《忠告张学良电》和《告袍泽书》,称蒋介石为“国家唯一领袖,亦我国家生存所托命,委座之革命意志及其精神,久已普及于全国同胞之脑筋,尤深刻灌注于吾军校同学每一个及全体将士之血液,此决非任恶劣势力所得而劫持”。

同时对张、杨诉诸武力威胁:“执事试自审地位力量,究有几何?”

要求张、杨、保证蒋介石的生命安全:“若委座稍有差池,则吾全体同学势必不顾一切,悉力以赴,必剿之。”

胡宗南的领衔通电,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月16日晚,胡宗南接到“讨逆总司令”何应钦的电话,要求其发兵西安。

接着,胡宗南又收到顾祝同的来电,要求其谨慎行事,只在咸阳、宝鸡之间监视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即可。

很显然,顾祝同和胡宗南一样都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22日宋美龄亲赴西安,在周恩来等人的斡旋下,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至此,蒋介石对胡宗南倍加信任。

顾祝同

称霸大西北

胡宗南由陕入甘时,正值日军侵吞热河、进犯长城各口之际,胡宗南对日军的行径愤怒难平,几次致电蒋介石,请盈参战,皆被蒋介石拒绝。

直至1937年淞沪大战爆发,蒋介石才调集精锐部队,云集淞沪抵抗,胡宗南终于有了打击日寇的机会。

胡宗南奉命率部赶赴上海,先后在宝山、杨行等地与日寇展开厮杀,并扩编为第17军团长,胡总担任军团长,再创黄埔学生升官记录。

10月初,第17军团在蕴藻滨等地与日军激战20余日,损失惨重。

淞沪抗战失利后,第17军团撤至南京,又退至河南、关中,蛰伏于黄土高原,招兵买马,积蓄实力。为扼守黄河河防;阻止山西方向的日寇渡河,保卫大后方;更为积攒实力,为内战积极做准备。

1944年4月,日军集结了五六个主力师团共计16万人,直至中原。中原守军蒋鼎文、汤恩伯的部队一溃即散,郑州、洛阳接连沦陷,潼关告急,西安危矣。胡宗南闻讯后立马下山,赶赴华阴指挥作战,他调集精锐部队34集团军和第1军,在陕州虢镇和豫西灵宝等地阻击日军,大败日军,取得灵宝保卫战胜利。

胡宗南大肆宣扬,号称自己的部队挽救了中原危局,并大张旗鼓地为参加营级以上的指挥官授奖、晋升。蒋介石因此战功晋升胡宗南为第一战区司令官。

折戟大西南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胡宗南受命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岂料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中原解放军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

9月初,蒋介石命令胡宗南进攻晋东南、打通同蒲路北段,与山西阎锡山兵团配合“肃清”解放军太岳兵团。而太岳兵团的总指挥,是他的老熟人同为黄埔一期的陈赓,为了对付陈赓,胡宗南派出主力部队整编第一军。

陈赓

11日,胡宗南引以为傲的第1师改成的整编第1旅攻克临汾。晚7时,第一旅正准备宿营,不料枪声四起。令人意外的是,他们竟神不知鬼不觉的被陈赓、谢富治兵团包围。

由于麻痹大意,第1旅官兵于慌忙中应战,队伍乱作一团,未过12时,战斗就结束,这支全系美械装备,有着“天下第一旅”之称的“王牌劲旅”,竟然在5小时之内被解放军全歼,消息传到西安,胡宗南大为震惊,他引以为傲、训练多年的第1旅,就这样被解放军斩于马下,胡宗南痛心疾首、如丧考妣。

1947年2月,蒋介石的“全面进攻”以失败告终,遂将进攻的重点放在陕甘宁和山东两大解放区,严令胡宗南夺取延安。

3月4日,胡宗南兵分两路,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并向蒋介石保证:“三日拿不下延安,提头来见。”

此时,胡宗南已重振“天下第一旅”之威名,并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殊不知,此次的进攻异常的顺利,19日,第1旅一路犹入无人之境攻入延安城。然而,占领的是一座空城,中共中央早已出动撤离延安。

3月25日,胡宗南的精锐部队整编第31旅在青化砭被彭德怀全歼,旅长李纪云被俘。

4月216日,135旅在羊马河遭遇西北野战军突袭,全军覆没。

5月7日,第167旅在蟠龙被全歼,旅长李昆岗被俘,蟠龙基地的1000多匹骡马、4万套军服、1.2万袋面粉、不计其数的枪支弹药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

连续的败北,让胡宗南备受打击,不由地对军队的战斗力和自己的指挥能力产生怀疑。

1948年2月下旬,解放军重兵包围关中要道宜川,胡宗南火速派29军驰援,却正中解放军围点打援的计谋,双方鏖战两天,以29军全军覆没而告终。29军军长自杀而亡。

4月21日,胡宗南撤离延安,蒋介石精心策划的陕甘宁重点进攻彻底失败。

1949年国共和谈破裂,解放军向江南大举进攻。同月,解放军攻克太原。胡宗南担心解放军强渡黄河,与西北野战军会师,慑于解放军强大的攻势,随时准备逃跑。

失败退台,险被弹劾

退至台北后 ,胡宗南灰溜溜的住进花莲海滨。这里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是修身养性的好居所。胡宗南本以为自己龟缩在这里不问时政,便可免去败逃责任的追击。

但事与愿违,修身养性的日子刚过不久,众官员就发起了对他的弹劾。

原来,胡宗南丢了西北丢西南,以李梦彪为首的国民党要员对其大为憎恨,他们强烈要求追责胡宗南,将其革职查办。

胡宗南整日胆战心惊,慌忙从花莲海滨赶到台北,秘密住进汤恩伯家中,开始想办法疏通关系,力求善终。

在大陆时期,陈诚就是胡宗南的死对头,二人恩怨颇深,现在陈诚身居高位,并未对胡宗南落井下石,而是与蒋介石商量后,将弹劾案交给“国防部”处理。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防部”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最后得出结论:免除责罚。

至此,胡宗南总算捡回一条命,这么长时间的提心吊胆终于放下心来,但“天子第一门生”的风光,永远的被定格在这一刻。

此后胡宗南,再也没捞到“为国效力”的机会,郁郁不得志,终年66岁。

历史评说

胡宗南享有“天子第一门生”之美誉,他这一生跌宕起伏,得贵人相助顺利进入黄埔军校,后因老乡身份逐渐获得蒋介石的赏识,曾被誉为“蒋介石手下最有才干的指挥官”,声名鹤起于两次东征,建功立业于对红军的围剿,身败名裂于大西北、大西南。终能免除牢狱之灾得益于他对蒋介石的忠心耿耿。

0 阅读:16

成成聊点过去的战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