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俗学家考证,明代以前我们民俗中没有过年贴春联的习惯。贴春联是洪武皇帝无意识地拥有了此项“发明”专利。据说朱元璋很早起就喜欢写对联,但一般就在周围圈子里写写,相互送送。他曾送给徐达的对联为:“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这倒似乎吻合朱元璋的水平,写得直白,一篇极短的部队通用式样的“记叙文”;另一副对联为:“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式,世无双。”他给文臣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很喜欢用对联方式进行感情交流,这似乎没有多大疑问。
据说有一年年尾的一大清早,朱元璋想到民间去微服私访,了解一下百姓的生活疾苦。可刚走出午门忽然想到:我这一走,别的大臣来上朝,岂不找不到我。怎么办?随即想到“对联”留言,令人马上取来笔墨,当场写了一副,贴在午门上,然后带着几个随从出去了。五更时分,群臣们照常来上朝奏事,但见午门不开,上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为“过年不朝回乡去”;下联为“开春奏来民里情”,横批是“与民同乐”。大臣们一看什么都明白了,对联太直白了,皇帝叫我们回乡去,接触民情,与百姓们一起欢乐过年!
开春后回京,大臣们的心情好极了。有的已经好久没有回老家了,激动之下也写了些对联贴在自家的门上,但这只限于朝廷显贵圈子之内。春节期间给自家门上贴对联,来来往往多少人来看、来美语,一些老百姓见了就十分眼馋,但因为身份低,不敢效仿。
据说后来朱元璋知道了,决定将这个“政策”放开:过年老百姓家也可贴对联。这下南京城里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忙开了,过春节大门上贴春联不仅增加节日的喜庆,还能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多美的事!朱皇帝也高兴啊,不过他是细致之人,想起贴春联要有人会写啊,万一人家不会写,怎么办?想到这里,他又出去微服私访了。这一路上到处可见,每家每户都在忙乎着过年贴春联。当走到一个巷口时,他突然发现有户人家很异样,没有什么动静。朱皇帝好奇地走到门口,见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男人,就问:“你们家为什么不贴个春联喜庆一番?”那男人说:“回大人,我是屠夫,除了杀猪,什么字也不认识。”朱元璋说:“你去准备笔墨纸砚,我来帮你们写!”不一会儿屠夫借来了文房四宝,只见朱元璋挥毫而书:“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好后他就走了。见此,有人问屠夫:“你知道刚才那个人是谁?”屠夫说:“我哪能知道他是谁?”有人告诉说:“那是当今圣上。”这下可将屠夫给吓死了,他赶紧朝着朱元璋走的方向拼命磕头谢恩。
第二天朱元璋又出来转悠了,见屠夫家的门上还没有贴上春联,就很好奇地问:“昨天我帮你家写的春联,你怎么不贴出来?”屠夫回答道:“小的有眼无珠,昨天一下子没认出圣上来,后来才知道的。那对联可是圣上的御书,小的岂敢贴在门上,已将它高悬在中堂内,燃香祝圣,祈求新年瑞祥啊!”屠夫的一番美语可将人灌得快醉了,朱元璋当即赏赐屠夫50两银子,并叫他马上改行。由于洪武帝的大力提倡,过年贴春联率先风靡南京,后来传至全国。如今已经600多年了,它已完全融入了我们民俗文化血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