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运动的 KPI,基本上是靠走路撑起来的,许多朋友执着于用微信步数来衡量自己一天的运动量是否达标
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一走就累是他们的一贯姿态,偶尔哪天你看到他们居于微信步数榜首时,极有可能悄悄使用了“招财猫”。
思想很上进,行动很新颖,老王可以理解。
确实,有一类人,走路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吃力的事情。同样的路程,有些人走得轻松带风,可是有些人走几步就要休息下,还觉得两脚发酸。
是因为平时缺乏锻炼了,体力跟不上吗?其实不一定,原因可能在脚上。
我为什么走一会就累得不行?
脚在我们身体最底部,它承受了身体全部的重量。正常人的脚,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平时走路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过脚家族里有两个娇生惯养的难兄难弟,它们走几步就想休息下,常常喊累,如果让它们走多了,轻则让人酸疼,重则足部发炎,它们就是——扁平足和高足弓。
顾名思义,扁平足——足弓很平,高足弓——足弓很高。足弓过高过低都不好。请看下图,长得确实不一样。
自测方法:光脚蘸⽔之后踩在⽔泥地或是⼀张⽩纸上,通过印在地⾯或者纸面上的水印图像来判断自己属于那种足弓。
扁平足,除了走不动,还有大危害
足弓是人类脚的重要结构,可以保证人在站力时足底支撑的稳固性。正常足的支撑受力三个点是大拇指,小拇指和足跟,也就是足外侧会一起承受压力,足内侧的压力就被分散了。
而扁平足无法让足外侧分散太多压力,主要的压力都让足内侧默默承受,走路时,本来不该承担压力的部分,被动担任分散压力的角色,久而久之这块承受压力的地方就会尤其酸疼。
由于足弓扁平、塌陷,在足部着地时,脚跟会外翻,在劳累或运动后,足部会有疲劳和酸痛不适,有一部分扁平足患者也会有小腿酸痛的情况。
另外,扁平足容易出现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足跟痛、膝盖痛、拇趾外翻等情况,会造成膝关节代偿性外翻及髋关节代偿性外旋,继而而引发踝、膝、髋疼痛,骨盆倾斜、脊柱侧弯。
高足弓,除了走不稳,还有大危害
高弓足走不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多带有神经肌肉疾病,所以很多高弓足的患者下肢肌肉力量不足,走起来会很累。
另外,高弓足足跟是内翻的,所以受力集中在中后足的外侧,严重者脚跟内侧不能着地,所以走路很不稳定,走多了脚酸痛。
有高弓足的人,年轻或初期时多半走起路有点怪,但不觉得疼痛,但时间长了,由于体重分布不均,足跟骨向内翻转一天比一天严重,关节承受的伤害会越来越大,进而导致磨损。
有啥解决办法?
世界上大约有20-30%的人患有足部畸形。患有此病的人有更高的患膝盖、臀部和背部疼痛的风险。如果你已经注意到自己有扁平足或者高足弓,根据以下方法锻炼,坚持下来,可以得到相应改善。
扁平足看这里:
足底感觉刺激:坐在凳子上,在足底内侧缘放置一个筋膜球,轻轻往下踩,直至足底出现轻微酸胀感,随后缓慢来回滑动,持续1-3分钟。
短足运动:在足跟内侧和大脚趾下缘画两个点,足底用力尝试把两个点缩短,但需要注意脚趾不要弯曲。一次失败可以多尝试几次,熟练后随时可以在生活中练习,重复10-20次,每次维持3-5秒钟。可以有效帮助足弓重塑。
踝内翻站立:如果有脚踝外侧痛或者踝扭伤史,不适合做该动作。站立位,手扶墙壁或桌椅,双脚内翻,保持10-20秒,随后放松。每天间隔锻炼,每次锻炼3-5分钟即可。
丁字步脚趾下踩:双手扶墙,一只腿脚尖向内转,站成丁字步,大脚趾向下踩,维持5-10秒钟,随后放松。注意不要抬起脚跟。重复5-10次1组,进行3-4组。
高足弓看这里:
抓毛巾:坐姿,地板铺平一条毛巾,脚跟压住毛巾的一端,保持脚跟不动用脚趾将毛巾抓离地面重复这个动作做3组每组10次,然后换脚。
小腿三头肌拉伸:面向墙壁站立,双腿前后站立将双手放在墙上作为支撑,前侧腿屈膝靠墙,后侧腿伸直膝盖感受到后侧小腿肌群的拉伸感每次保持30秒做3组,换腿重复。
小腿肌群力量强化:站在台阶上,把脚跟伸出台阶,仅用前脚掌来支撑体重,保证脚后跟与台阶平齐。双脚后跟并拢慢慢抬起脚后跟感受小腿肌群发力,随后慢慢将脚后跟放低回到起始位置,并重复10次,做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