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是不是病?该不该治?

王博士谈骨健康 2024-10-01 12:49:21

拇外翻,俗称大脚骨,是一种常见的拇趾向足外侧过度倾斜的现象,指拇趾骨和第一跖骨关节倾斜超过15度。

外观上看,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压迫第二脚趾,并且在拇趾内侧出现骨性突起。

拇外翻不仅会让脚趾外形不美观,而且还会带来长期的疼痛困扰,其中,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拇外翻形成的原因

拇外翻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对于具体患者,常常可能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遗传,有数据表明58%—88%的拇外翻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在后天因素中,足部肌肉无力也使人形成拇外翻,由于不正确的走路发力方式,脚拇趾不甚用力,使得脚底肌肉不发达,造成脚大拇趾弯曲。(老年人的拇外翻,究其原因也多是关节退化和肌肉无力使然)

此外,各种炎症,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常因关节破坏形成向外半脱位,呈拇外翻畸形;平足和内侧跖楔关节不稳定也与拇外翻的发生有关。

拇外翻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拇囊炎。第一跖趾关节的疼痛。表现为大拇趾关节内侧突起,表面红肿,按压有疼痛感,穿鞋挤压后明显。

出现锤状趾。大拇趾外翻,不断挤压第二趾,导致第二趾无处可去便“骑”在大拇趾上,时间一长,肌腱挛缩,关节僵硬。

前脚掌出现老茧。由于拇趾外翻,正常的脚型发生了变化,脚的受力分布点也发生了改变,久而久之在前脚掌相应处就会出现老茧,严重的会出现疼痛,影响走路。

我的拇外翻不痛,是不是就不用治?

拇外翻不痛就不治,这个想法显然不对。

拇外翻不单单只是外观和疼痛的问题,它还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其他骨骼关节的功能。日本有学者提出“积木原理”,人体骨骼就像一层一层的积木堆叠而成,当积木的第一层不正,上面的积木为了维持平衡,就必须朝相反方向偏移。

脚掌的骨头相当于人体最底层的积木,拇外翻就相当于第一层积木不正,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往上面包括膝关节、髋关节、骨盆、脊椎、头部会因此歪斜。如此一来,人的骨骼力学平衡被打破,即便现在你的大脚趾没有出现疼痛,但也会引发系列骨骼健康问题,并且随着病态的发展而逐步加重。所以,拇外翻越早矫正效果越好,对身体产生的伤害也越小。

如何进行自我矫正锻炼?

1.滚筋膜球训练

动作要领:单腿站立,悬空腿踩在球上,体重置于支撑腿。让球在脚底滚动。

2.弹力带脚趾外展训练

动作要领:仰卧位,双下肢膝盖伸直拇指套上弹力环,慢慢将双腿向两侧打开,期间去感受大腿外侧的紧绷感

3.抓毛巾训练

动作要领:坐立位,用脚趾像手一样去抓地上的毛巾,重复抓起与放下动作。

老王温馨提示:

对于拇外翻出现症状的患者,在初期一般都采用保守治疗,通过更换宽松舒适支撑力好的鞋子减少对骨突的摩擦,支撑足弓,并辅助以拇趾外展肌肉的力量练习,如果保守治疗没能缓解症状或畸形加重,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0 阅读:4
王博士谈骨健康

王博士谈骨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