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下,招股书中业务与技术和募集资金运用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小余聊一级市场 2024-04-23 09:17:15

在企业申报材料招股说明书中,很少有人将业务与技术和募集资金运用两个章节结合起来系统的研究探讨,我们所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独立分析,边界明晰,互不干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个部分关系却十分密切,许多方面都存在共通性和相关作用,在研究编撰的过程中也有大量的交集。且注册制之后,募投项目的被重视程度大幅提高,这两者之间的共通性也更加明显。基于此,汉鼎咨询在当前节点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探讨两章节关系之前,交代一下背景:从招股书全文来看习惯将其分为三或四个部分,即财务、法律、业务与技术和募集资金运用,在和客户沟通时往往将业务与技术和募集资金并为一体来谈,且一级市场生态链条中的IPO咨询业务,主要也就是围绕这两大章节提供服务。从这个维度来看,将两章节都并为IPO咨询业务的范畴内,很大程度也在于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的共通性,不仅仅是业务应用领域,更重要的是操作逻辑。

在招股说明书中,财务和法律内容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基本都来源于发行人自身,遵循的是准则,边界和要求,相关机构在执行操作这两部分内容时,要将发行人的相关行为约束并控制在有迹可循、有法可依的可控范围内,严谨、刻板、公正、公允。作为规则的维护者,冒险主义和创新行为在这两部分章节是大忌,实操中往往慎之又慎。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业务与技术和募投章节却是一个需要不断创造的过程,当然这里不是指无中生有,而是指在这一过程中,发行人自身的信息和数据只能作为基础素材和借鉴,但是如果想满足申报材料所需远远不够,还需要依靠大量的外部信息搜集、访谈、研究、规划的工作。企业自身信息只能作为基础的底座,如需构建完整的内容还要有大量外部信息的加持,并通过研究、分析加工以及创新来实现。

财务章节是依托发行人现有信息和数据进行梳理和规范化处理,而业务与技术和募投章节是基于企业基本信息进行扩展、填充、甚至重构。如果说财务和法律部分的特征多是收和守,那么这两章节更趋近与发和放!财务和法律需要借鉴大量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做参考依据、凭证,而这两部分章节在编撰中只能参考申报材料编制要求和研究理论,但实质性内容则更多的要依赖和考验执行人/团队的经验、逻辑、研究分析和创造性以及其他综合能力。绝大部分行业、企业的行为对于财务法律部分都有迹可循,有法可依,但所有的企业对于业务与技术和募投项目的要求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如果将财务、法律视为程序设计,严格遵循0或1的原则,那么这两章节可以视为艺术品创作!

从上面对招股书不同章节内容特点的对比其实已经能够看出,业务与技术和募投项目两者之间最大的共通性,就是这两部分内容都是一个研究、分析、规划的过程,都需要大量的搜集、调研和分析工作。作为非标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是最显著的特点。编制过程遵循的是研究、分析、创造的逻辑,在内容编辑方面有较大的张力和想象空间,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发散性特征。虽然具体格式和披露内容要遵循招股书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但是如何披露?从哪些维度披露却存在大量的可设计维度和弹性空间。这并非投机取巧,而是基于这两章节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具体来看,业务与技术章节和募集资金运用章节在如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同:

规划思路方面,两者都需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因素作为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业务与技术章节中,企业发展战略是设计主基调,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内容都需要和企业发展战略相呼应,而募集资金所规划的募投项目也是对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呼应和具体落地。这里的区别在于业务与技术章节体现的是整体,而募投项目是作为一个补充。如业务与技术章节披露的是企业整体的投资价值,而募投项目需要针对具体投资项目解释说明企业的实施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建设要求。

操作层面,两章节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两部分都偏研究分析,所以都需要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搜集、调研、访谈和研究,确定方案过程中也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和使用场景充分沟通,碰到一些难易把握的尺度,还需要反复进行论证,都需要借鉴大量的相关案例经验,如果是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在初期阶段项目组都需要驻场一段时间。但在执行时间方面,业务与技术章节所花费的时间要远多于募投项目,以项目组编制完整章节的时间为例,编制一份合格的报告仅驻场时间最少要超过一个月以上,有些难度大的行业甚至还要更久,提交初稿一般要两个月起,终稿是伴随招股书封稿结束而结束,整体修改完善周期至少半年以上;而募投项目编制现场时间一般两周左右,截止备案前定稿,周期一般两到三个月。从工作量来看,募集资金章节披露内容仅为一二十页,而业务与技术章节则需要完整披露大几十页,精雕细琢的要求更大,实际投入人力成本一般为募投项目(报告个数)的三到五倍(这里指一份能够满足要求的合格的报告所需要投入,黏贴复制拼凑套模板的不计在内)。

内容满足上,两部分章节都需要披露企业所处行业相关信息,同时也需要披露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不同之处在于业务与技术章节侧重研究分析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其作用在于给投资者展示企业所处行业现状、前景以及自身的投资价值,而募集资金目的在于解释企业未来要做的事情,所需要展示的行业背景和企业自身情况是未来配合和满足募投项目所用。同为招股书场景下,其作用和目的也不同,但由于两章节都处于一个细分行业下,所以两章节之间有很强的共用性,基于募投项目一般针对具体落地的产品或者服务能力,所以行业背景分析内容也需要具体落地的契合度更高,而在业务与技术章节中,考虑的是企业整体的行业背景,描述维度更加全面,比之募投章节更有高度一些,有些案例中,业务与技术章节的行业内容是能够覆盖募投项目章节所需,有些则是考虑到发行人的实际情况,募投项目过于小众,需要进一步做分析。

另外结合项目组实操情况,业务与技术章节中,行业部分需要披露过去、现在及未来,过去和当下权重更大,侧重所处行业分析以及企业自身的要素分析及展示,而在募投项目中更多要说明未来要做的事情,侧重的是投资收益,对未来业务成长的预判,核心围绕企业业务的发展前景展开。同时募投项目涉及相关产品或服务、产能建设等内容,也要和行业发展前景、市场容量、竞争对手等要素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反馈问题关注点中也能够得到验证,注册制之后,在许多针对募投的反馈问题中,越来越多被问到募投项目所涉及的行业前景、市场规模等相关要素,而针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与业务与技术章节的相关内容有很高的契合度。

注册制之前,募投项目不被关注,反馈问题也比较少,所以相比较业务与技术章节重视程度远远不足,3.15新政之后,监管层乃至新国九条都提到募投项目,其指引效果相信不久后会逐渐体现到具体操作层面,本身募投项目的设置就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其作用进一步被确认和夯实之后,如何规划一份合格的募集资金方案是需要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正视的问题。

0 阅读:0
小余聊一级市场

小余聊一级市场

关注一级市场,募投项目、细分行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