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料,看到有两座在清朝时期条件很相近的城市,但现在GDP却相差16倍。
这就是张家口和广州。张家口去年gdp为1927亿元左右,广州去年gdp为3.1万亿多.
一南一北两座城市怎么就具有了可比性?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南方的广州成立十三行,成为当时中国与海外贸易往来的唯一窗口,这一关口是清朝乾隆22年,也就是1757年设立的,这里的行商们,既包销所有进口商品,也是所有出口商品的采购方。
自然,广州就成为当时中国内外贸易最重要的集散地,来自中国的茶叶、丝绸、铁器、土布、烟草、药材等货物从这里走出国门,运往海外。
位于北方的张家口,则牵连着与草原乃至俄罗斯的贸易往来。特别是明朝隆庆和议以后,这里成为官民双方贸易的重要通道,大量的货物在这里汇集。
到了清朝,为了拉拢蒙古草原的各个部落,朝廷放宽了贸易往来,但是严格控制关内关外的贸易往来,在张家口设立专门管辖机构,如果不在这里办理手续,无法出关。
有了这层关系,张家口逐渐形成北方贸易重要集散地,张库大道就是从这里出发,万里茶道也把这里作为重要的节点。清朝末年,京张铁路开通后,这里的贸易位置更为巩固。
但天不遂人愿,事情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民国时期,张库大道因为某种原因而断绝,这也导致山西的晋商出现了贸易危机,衰落了一部分。
不过,这里依然是由北京通往西北的交通运输的重要节点。但民国时间总长不过38年,这些年的首都在南京,北京区位重要性逐渐降低,这也影响到张家口区位的发挥。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北方大国虎视眈眈,一度在边境陈兵百万,而蒙古高原一直延伸到张家口的坝上地区。北方大国的机械化装甲部队能够很快抵达距离首都不到200公里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国防成为这座北方城市首要的选择。于是乎,这里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滞后的,甚至改革开放后依然处于同样的状态。
反观南方的广州,其没有受到太多外在的影响,因为这里地处华南,又有历史的因素,一直是对外贸易的最前沿,加之背后是华南地区广阔腹地,发展条件和优势无可比拟。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凭借侨乡、华侨等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就有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北方城市张家口也并非一成不变。进入新时代以后,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这里修通了更为便捷的高速铁路,甚至一直通到大山深处的奥运赛场。
当然,高铁的修筑并非仅仅为了冬奥会。现在通过张家口的高铁向西延伸至山西、内蒙古,甚至西北多个地区;而由崇礼出发的高铁也正一直向北延伸锡林浩特。
这样一西,一北两条高铁线路,汇集在张家口,支撑起张家口更大的发展空间,有了更为广阔的腹地条件。从未来看,两条高铁交汇点的下花园无疑会有更大的发展。
虽然先前的时间并没有太多厚爱张家口,但从后续来看,这里无疑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