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家丁,战斗力为何那么强?

无心镜 2024-08-17 14:23:17

01

有明一代,北部边防甚重,而大同作为九边重镇之一,明朝在此驻有重兵把守。

但在嘉靖年间,大同镇却让朝廷十分头疼。因为此地将士彪悍,加上将官盘剥,常有兵变发生。嘉靖三年,巡抚张文锦提交了一个申请修筑五个堡垒,预算为30万两。这种大工程其实就是地方官中饱私囊的绝佳机会,上面的朝廷官员们也深知这一点,所以直接砍了个地板价,最终只批准了3万两。张文锦认为这3万两自己还是有操作空间,还是接下了这个工程。

张文锦为了让更多的钱进入自己的腰包,遂压榨军士,引起不满。堡垒修好之后,每个堡垒需要派遣500名士卒前去戍守,因为工程节省费用,所以每个堡垒只修了一个营房,没有配套设施。将士们请求不带家属,只身前往,因为马匹、妻儿、士卒都挤在一个营房,根本没办法生活。而且营房是草率完工,质量很差,大风一起,营房能不能抵挡都成问题。但这些要求被张文锦所拒绝,遂引起了兵变,张文锦被杀。

这样的兵变很多,嘉靖三年兵变之后九年,大同再次发生了兵变,连总兵都被杀了。如此种种,让朝廷也十分头疼。

这时,有人向朝廷推荐让名将梁震来驻守大同,梁震一到任,果然效果明星,立即震住了一干骄兵悍将:

公闻命,率家丁五百人驰至云中,申严约束,曰:“我无尔陵,尔无我叛,王法军令具在,我不敢破纲纪误国。”其家丁时时向镇兵语曰:“尔敢蔑主将者,恃众耳。儿郎辈无不一当百,五步内恐尔不得用其众。”镇兵稍敛缩。郑晓《吾学编》

梁震就是用手下500名家丁就威慑住一镇数万将士,家丁实力确实不俗。梁震死后,他手下这500名家丁又被编入大同守军之中,对大同的防务贡献不小。

其实不仅是梁震,嘉靖年间,很多将领都养着一批家丁。

宣府总兵马芳(马林之父)同样养了不少家丁,并且这些家丁往往被派往执行最艰巨的任务。

宣府总兵马芳遣家丁三十人出寨四百里,斩虏四级,获二人,夺马七匹以还,千户烧化战没自闻,诏赏芳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化恤录如例。

很显然,这次马芳手下这30名家丁执行的是捣巢、赶马的任务,深入敌后400里,这个任务的难度和危险性是很大的,不是精锐根本无法完成,但这30名家丁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并有所斩获。

梁震、马芳只是嘉靖年间家丁兴盛的一个缩影,将领蓄养家丁在嘉靖年间得到迅猛发展。

由于卫所制度在明朝中期已经崩溃,募兵逐渐发展,到了嘉靖时期逐渐成为主流。究其原因,还是嘉靖年间明朝的防务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蒙古由于通贡不成,屡屡扰边,甚至出现俺答汗大军出现在北京城下的情况,而明军军备废弛,战力低下,需要家丁的战斗力来应对边疆战事。而朝廷也应此对蓄养家丁一事采取默认的态度,甚至为其提供粮饷。

庚戌之役后,嘉靖帝痛下决心整顿军务,提升军官对战斗力,其中给予了家丁饷银。

加给延绥募军饷银二万四千两有奇,宁夏抽捕新军饷银二万三千四百两,延绥挑选家丁、通事饷银九千三百两,俱岁以为例。

比如嘉靖三十九年,鉴于边患日重,朝廷下令让有边疆服役经验的将领,允许每人带领20名家丁,给犒赏银五两,由太仆寺或者本营的子粒营支付,每月给粮两石。

02

家丁是如何产生的呢?

家丁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将领长期占用军士,说白了就是让一些军士给自己干私活,比如自己喂马、打扫院子、做生意等等。而军士破产或为免于繁重的军役,往往投托于军官户下。就这样一批士卒实际上就成为了将领的私产,将领选择骁勇军士随从杀敌,久而久之遂为家丁。

家丁成为将领的私产,也是其向朝廷邀功的保障,更可以成为将领的护卫。壬辰战争之时,碧蹄馆血战,李如松正是靠着家丁的英勇作战,才得以全身而退。这样的例子,在明末比比皆是。

而对于朝廷来讲,边患严重,需要精锐将士杀敌,所以对家丁的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最后,干脆全力支持家丁的出现。

所以,家丁的出现实际上是一个士卒、将领、朝廷的一个共同的需求。

嘉靖帝本人也下令,给予粮饷,让将领们招募家丁。

《明世宗实录》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九日记载:

许诸将自募家丁,一体给饷,每员下虽至二、三百人,亦不为多。

朝廷这样做,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经略尚书郑雒在奏疏中讲道:

全陕西镇唯延兵素称强劲,嘉靖四十五年,定经制之时,尚有官军五万五千有奇,今该镇所存者止四万九千六百五十有奇矣。盖繇尺籍耗于凶年,精猛疲于远戍,流亡失额,召补无术,年复一年,遂成积弱。宜责令该镇官召募土著,择其精勇者充为家丁,每名给安家银五两,仍严禁逃窜,务足三千之数,其马匹、盔甲、弓箭另为议处。

郑雒的这段话讲了一件事,延绥原定兵额是55000人,现在只有49650人,很多士兵都逃亡了,没办法召到足够的士卒,如此年复一年,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差。建议该镇的将领们在土著中挑选三千健壮者为家丁,每名给安家银五两。

家丁们的待遇是远远高于普通士卒的,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家丁的待遇:

(家丁)其廪饩衣械,过额兵十倍,每当大敌,用以陷阵,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间至登坛。

这里说的十倍,并不特指,意在表示待遇远远高于普通士卒。待遇高,又是挑选的精良士卒,所以战斗力自然更强。但家丁的待遇相对与普通士卒要高一些,但远没有达到十倍之数。一般而言,家丁实行双饷,并有一些补助。一些重要的家丁可以被任命为军官,这样会更大幅度的提升收入。

而且,一些重要任务会交给家丁来执行,这也会提升家丁的收入,因为明朝的赏银是很高的。正德十三年(1518),朝廷即规定:

一人独斩一颗升实授一级,不赏;三人共斩一颗,为首者升署一级,为从给赏;四人、五人、六人共斩一颗,为首者给赏,为从量赏;二人共斩幼小贼一颗,为首者升署一级,为从量赏。不愿升者每实授一级赏银五十两,署职二十两。阵亡及被贼杀死夜不收、墩军人役,亦升实授一级,不愿升者赏银三十两,重伤回营身故升署一级,不愿升者赏银一十五两。

这样丰厚的赏银,往往只有家丁这样具备较强战斗力的才可以得到。

这里有一段文献,描述一名家丁升迁的过程:

万历十七年四月,周大祥年二十岁,三万卫都指挥周思忠舍丁,系三万卫已故指挥同知周思信嫡长男。伊父原系家丁,万历七年红土城斩首一颗,八年鸭儿匮斩贼首首级一颗。本年大凌河斩首一颗。九年袄郎兔斩首一颗。十年曹子谷斩首一颗。十一年东州寺堡斩首一颗。十二年新寨子斩首一颗。共七颗,内贼首一颗,历升指挥同知,十五年故。

而家丁的在万历年间已经是非常普通的现象,如万历二十二年(1594)辽东巡抚李化龙所记该镇情况:

查得本镇先年各城堡副总、参游、守备、备御、提调因战阵乏人,各有随任家丁,原无定额,多者百余,少者五六十名,或三四十名,厚其养赡、用备前锋。

至于家丁的来源,卫所军士中转化、召募、降夷。军士转化就是在各营中挑选中健壮者,同时将领也会隐占一些士卒,这些都是家丁的最初来源,这部分家丁往往都是将领最信任者;招募则是花钱招用,一些流民、社会人员都可以成为家丁;招用夷人,是因为其身体健壮,战斗力强。这里的夷人并不一定是投降而来,只要愿意参加,并合格,都是能够录用的。

壬辰战争之时,朝鲜宣祖曾经派人去看明军训练,回来的人报告了刘铤军队的情况:

出示取用各样军器。又令取率暹罗、都蛮、小西天竺、六番得、楞国、苗子、古三塞、缅国、播西番州、镗钯等。按顺人列,立于左右。次次各呈其技。终日阅视。

这里的暹罗就是泰国、小西天竺是印度、缅国是缅甸。

而令朝鲜君臣惊讶的还在后面:

一名海鬼。黄瞳漆面,四支手足,一身皆黑。须发卷卷,短曲如黑羊毛,而顶则秃胱。一匹(织物长度、相当于四丈)黄绢盘结如蟠桃状,而着之头上。能潜于海下,可戟贼船。且数日能在水底,解食水族。中原人亦罕见也。《宣祖实录》宣祖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这名“海鬼”的真实身份是葡萄牙人的雇佣兵,应征到明军中作战。葡萄牙人16世纪就已经在澳门经商,在他们的队伍中,雇佣兵的人数是葡萄牙人的数倍。

03

家丁出现最多的地方,无疑是辽东,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明末的辽东战事频繁。万历三十六年(1608),巡按御史熊廷弼对当时辽东总兵直辖的部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辽东总兵直辖的军队分为正兵、左翼和右翼三个营,兵额总数为 10772 名。正兵营军队4772 名,其中家丁2491 名,军士 1450 名,其他兵种若干;左翼、右翼两营,每营各家丁2000名、军士 1000 名。三营家丁总数为 6491 名,远比普通士兵要多,约占总兵直辖部队总数的 60%。由此可见,家丁已经成为了辽东作战的中坚力量。

1621年,努尔哈赤攻打沈阳,总兵贺世贤亲率1000家丁出战,努尔哈赤数万大军,贺世贤为何前任就敢出战,无疑还是自持家丁的英勇,但后金的战力更强大,贺世贤和这1000家丁有去无回。

就在努尔哈赤拿下沈阳之后,开始对辽阳进攻,袁应泰两次率军出战,在以第一次战败之后,又亲率以家丁为主力的军队出战,还是是战败。

李成梁在作战的过程中,将家丁分为两队,一队负责冲锋,采取的战法就是以家丁打头阵,率先冲击,以一轮冲击迅猛地冲垮敌人,二队家丁在后面待战,一旦一队不胜或者出现意外,二队迅速跟上,由于这些士卒相对较英勇,所以在战场上往往能够得到奇效。万历十四年(1586)二月,蒙古把兔儿、土蛮等部入犯辽东,李成梁即以此战法出战,取得丰厚的战果,最后斩获首级902颗,俘虏 78 名,救回被掳汉人 22 名,明军只阵亡 34 名,被伤178 名。

以上例子其实可以说明,家丁已经成为守卫辽东的主力。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家丁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在面对后金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

这也从事实上说明,明末的家丁策略是失败的,家丁策略本质上是因为明朝面对政治腐朽,军队战斗力下降,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境之下,无奈之下而做出的选择。家丁虽然在战争中有一定的表现,但其危害更大。

首先一条就是,大量精锐被抽走,造成剩下的军队战斗力低下。因为辽事紧张,徐光启曾奉朝廷之命外出巡检。他到了通州、昌平二处,此两处共有三营兵,兵额是10600名,徐光启一清点,实际在的只有6837人,新收了837人,合计有7676人。

徐光启对士卒进行点名核实,仔细核对年龄和相貌,并测试力量,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士卒根据综合条件,分为若干等级,除去已经被选取援辽的将士之外,现在营中一个上等兵都没有,只能从中下等里面选出中上等715名,中中等1193名,这些人还可以通过训练之后,来参加战斗。而中下等2122名,也就是干些杂活,上阵杀敌就不要指望他们了。至于其余人等,那就更不堪用了。

那些下等兵为何不能用呢?原来各地征兵的州县官员,为了完成征兵任务,什么人都往里面送。这些人之中,老弱占了一大半,甚至还有一些年老多病,以及残疾人都夹杂其中。

徐光启说,依照臣的愚见,这3营兵七千五百人,能操兵器的只有2000,勉强充数也就4000千。经过训练能堪称精锐的,也就一二百人罢了。

而且家丁也并非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他们也有很多人有杀良冒功,贪污腐化,侵吞粮饷、劫掠百姓的恶习,明军的通病,家丁也没办法免疫。就以冒领粮饷来讲,万历三十七年(1609),户部上报说总兵董一元等五名将领的家丁三年冒领粮饷7770余石。国子监祭酒陈仁锡说:

将官家丁,额有成数,今加数倍,有一家丁冒五六之饷,所以无兵,家丁之饷,将官半以入囊,为营官之资耳。
3 阅读:1211

评论列表

逍遥子

逍遥子

4
2024-12-06 19:48

强只是相对战五渣都不如的明军,也就跟唐末军阀的亲军差不多,都是靠个人忠心维持,其实也战斗力有限

用户11xxx24

用户11xxx24

3
2024-10-16 06:42

听长辈说过带兵就像养豺狼一样不能让他们吃得太饱也不能让他们太饿时刻把链子握在手里

凯鲁与亚克

凯鲁与亚克

3
2024-10-16 20:12

主要是卫所制度僵化,再加上将领克扣成风,士卒缺额,战斗力低下,但是又要保证作战,几将领只能养家丁

_呦

_呦

2
2024-09-06 21:27

因为这些家丁正常发军饷,不克扣军饷

无心镜

无心镜

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