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因此,口才也就成了第一要素,而杭州人恰恰在讲话这一环节上给卡住了。杭州人的“杭普话”给当时的我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尴尬,真是太不给力了。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赵、曹、邵三 个姓,杭州人都会念成赵,王、黄不分,外人和坏人不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下面就说一个发生在我们杭州知青刚到不久的真实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的场景大致是这样的:镰刀、锄头等小工具是发给农工的,由个人来保管;而镰刀更受农工们的重视,谁要有一把好使的镰刀,往往自封为宝刀,爱护有加,别说借人,就是自己也不会乱用,割小麦的刀绝不会去割大豆。
有一天,小邵向好友小陈借刀用,因小陈不在,他就对我说:等小陈回来和他说一下,镰刀我借走了。我想他们平常关系也不错,应该不会有问题的,就答应了。小陈回来了后,我把镰刀借走了的事和他说了一下,没想到不一会儿,小陈和小赵吵到我这里来了,要我把事情说清楚。说什么呢?说到底是我把小邵说成了小赵,因为没念准,以至于他俩差点打起来。
讲话、交流、沟通是展现自我最起码、最常用的手段和方式,杭州人在这个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话又回到改变上来,当时还没有参军、上大学等一系列能离开繁重劳作的机会,所以要想改变也很简单,就是尽快从农工排调出去。显而易见,大部分人最想去的就是机务排,而我最想去的地方是菜组,为什么呢?机务排是全连精英汇聚的地方,多少双眼睛盯着呢,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地方;再说那是讲究技术、论资排辈的地方,从学员到驾驶员再到车长,这一路过来,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啊。竞争太激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菜组就不同了,那是老大爷、老大娘多的地方,他们没有太多的诉求,竞争当然也就小了。一个小青年混在他们中间,不论是体力还是知识面都有优势。再则菜组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组,它担负着几百号人的蔬菜瓜果的供应,干得好不好,出不出成绩,立马会在全连反映出来。只要肯下功夫,两三年时间,自己的优势与成绩就能彰显出来,不愁不被人认同。
别看我说得明白,实际操作却很差,在连队一干就是10年,机务、菜组这两个地方都没去成,多少有些遗憾。
1978年,这一年异乎寻常,尤其是还在连队没有走的知青们,都在焦急着期待着。自1976年以来,北京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知青的政策,除了参军、上大学等途径外,按这些政策衡量,北京知青估计有百分之九十左右,都能够上条件返城;紧接着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也出台了类似的相关政策;唯独上海、杭州政策来得晚,相比之下杭州要比上海更差一些,杭州的大学数量不能和上海比,杭州知青想上大学的机会相对也就要少得多。
以往每年的三四月份,大部分知青过完年都该回连队了,可今年就不同了,最明显的是食堂吃饭的人少了许多。宿舍住进来很多陌生的面孔,据说是投亲靠友的老职工子弟,就算是这样,还是有很多床位空了出来。寂寞、冷清,各种说不清的气氛笼罩着每一个知青。大家谈论最多的是:某某某是什么时候返城的,谁谁谁正准备用什么方式办手续回家……当然,各种谣言也盛行。总之,知青返城回家已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有能耐的、有背景的甚至“剃过头”的都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成批成批地走了。从场部到连队各个部门都腾出了不少重要岗位,而这些岗位不再考虑给知青了。
这时,从上到下都知道,不管以前说得再好,干得再出色,知青毕竟不属于这里,他们迟早是要走的,那么农场要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了。连队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是地要有人种,拖拉机要有人开。原来进机务排,不说是百里挑一吧,起码连领导要选了又选,比了又比,才有可能。现在只要与领导能说上话,有点话语权的儿子辈或者亲朋好友,只要是男的都能去。
光有人还不行,得有人教有人带呀,就连在机务排一天也没有正式干过的我,在当时还带过两个从四川、辽宁来的职工子弟学开拖拉机。从这点上看,连队有多少缺人干活的岗位。
这边不断有知青返城,那边又有不少职工子弟从各地来补充人员的缺失,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谁也说不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清楚地记得一位来自辽宁的职工子弟问我,在这里一天三顿白面馒头,每月又有工资发,这么好的地方你们不待着,还想走,要到哪里去?他们不理解我们知青为什么返城,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为什么背井离乡,告别亲人来到北大荒,就是希望能过比老家要好的生活;同样知青也向往着过上比目前要好的生活。回家,知青义无反顾地要和亲人团聚,就必须告别这里。
1979年2月我申请了病退返城。按当时的说法,1979年返城的属于乘末班车回来的;其实,真正最后一批返城的应该是1980年。由政府相关部门出面,把留在北大荒所有够条件的知青都带了回来。知青返城就此告一段落。
据说:当初来北大荒投亲靠友的,怀揣梦想的老职工子弟,在改革开放家乡有了发展后,又有不少人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重新回到了老家生活。这是题外话了。 从浩浩荡荡地下乡接受再教育,到秋风扫落叶般地返城,这些年来的风风雨雨,使这一代知青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