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绿营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清政府为何又要限制绿营军的发展?

恨玉谈历史 2023-02-17 18:38:05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对内维护阶级统治,对外防御入侵或攻城略地,清朝之所以能够推翻明王朝,建立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其军队制度有很大联系。

清朝的军事力量主要由满族的八旗兵和汉族的绿营军组成,八旗是清朝的根本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它是帮助清王朝一统天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绿营军虽然与八旗一样,都是清朝巩固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但清王朝对于两支军队的态度,却是大相径庭。自组建开始,绿营军就几乎一直处于被压制、打击的地位,清王朝对于绿营,采取的是加以利用的同时,施以严格控制措施的方针。

那么,绿营究竟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最终先于清王朝走向了覆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绿营的兴起与衰落。

绿营军的兴起与发展

我们知道,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政权,建立之初就一直面临着中原人民强烈的反清情绪,为解决尖锐的全国民族矛盾,多尔衮明确提出“国家混一华夏,满汉并重”的方针,极大提高了汉族官员的地位,而这一政策在军事方面表现出来的,就是建立以八旗为主、绿营为辅的军事体制。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为维护清朝的政权,统治者组建了绿营军。绿营军全都由汉人组成,这支军队以鲜明的绿色军旗为标志,再加上以营作为基础建制单位,故被称为绿营。组建绿营军这一举措,既可以辅助主力八旗兵保卫江山,又把一部分汉族人民纳入了统治阶级当中,有效消除了他们反清的情绪。

虽然绿营军也承担着保卫江山社稷的重要使命,但毫无疑问这样一支军队并不会受到清王朝的重视。在1644年,大清定鼎北京时,八旗兵还不到20万人,却凭借其强大的战斗力,成为帝国的武力支柱,由“自己人”组成的八旗军如此骁勇善战,清廷又怎么会将资源浪费在绿营身上呢?但随着清王朝确立统治地位后,八旗军竟日益腐败,最后还沦落到需要绿营帮助收拾烂摊子的境地。

入关后,八旗军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导致大部分人贪图享乐、疏于训练,当军队不再与战场、生死挂钩,而是与柴米油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战斗力的迅速下降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1673年,康熙帝意识到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藩王权利过大,毅然做出撤藩的决定,导致三藩之乱爆发。在战争初期,康熙依旧将八旗军视为抗击叛乱的主力,但没想到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然大不如前,多次被吴三桂的军队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危难关头,清廷不得不启用绿营军挽救危局。临危受命的绿营军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身手,这时清王朝的统治者才发现绿营军的重要之处。

从此清王朝开始扩充绿营军的编制,据史料记载,绿营编制58万4千余人,1781年增添6万6千余人,后陆续削减至63万2千余人,每年耗费军饷高达1500万两白银,至此,绿营军的战斗力达到鼎盛时期。兵强马壮的绿营引起了清王朝的警惕,为其后续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绿营的衰败

尽管耗费军饷数量庞大,但均摊到个人身上的时候,就显得十分微薄了。马兵月饷二两,战兵月饷一两五钱,守兵月饷一两,均每月支米三斗,人均不足“正规军”八旗兵的一半。随着社会发展,物价不断升高,绿营的“工资”却从未升高过,后期一名士兵的工资连自己都难养活,更别提赡养全家了。

在这样的工资水平下,绿营士兵只好另谋生计。有些有关系的,自己当上了小老板;年轻力壮的,给黑组织当打手,为黄、赌、毒“保驾护航”;更有甚者,专门勒索平民百姓,与流氓地痞没什么两样;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做一些杂活,给商贩帮忙的、到处卖货的、当木匠的、种田的,就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士兵忙于生计,又何来时间与精力训练呢?久而久之,绿营军的战斗力也迅速下降。

在士兵还在为自己和全家的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将领们却忙着中饱私囊。具体做法是,无论士兵是战死或是其他情况,将领都会在名册上保留其名,目的就是独吞钱粮,遇到阅兵、战争等情况再找人顶替。可以说绿营从上到下,从将军到士兵,几乎所有人的心思都在如何保全、养活自己身上,这样的军队,谈何战斗力?

尽管绿营军数量庞大,但军中重要职位,几乎都由满族人占据,绿营将领也处处受限,在漫长的200多年的存在历史中,少有绿营将领被提拔的,既然升官发财无望,又何必如此拼命呢?按我们现在的流行说法,那不如“摆烂”、“躺平”得了。就这样曾经辉煌一时的绿营,也渐渐失去了一支军队的根本。

绿营没落的原因

虽然绿营在康熙年间,已然成为国防的中流砥柱,但由于“非我族类,其心可诛”思想的根深蒂固,绿营实际上从未得到清廷的真正信任。60多万人的绿营,数量已是八旗的三倍之多,这让清政府十分忌惮,所以清廷通过制度设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营的持续发展。

首先在地域上分散绿营。绿营兵力分散,没有编制。除了总督直接管辖的数千士兵外,绿营的兵力分散在全国各省、市、县,每个省的士兵数量都不多,到每个点位的人数甚至只有数百人。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防止汉人起义造反,但如此分散的军队,集结起来就很困难了,短时间内也难以形成即战力。

其次是赋予绿营复杂职能。绿营军复杂的工作任务与专职于作战的八旗形成了鲜明对比。除了承担国防的职责外,绿营还担负维持社会治安、查禁私盐、防汛抗洪等任务,具备“军警不分”的特点。承担了繁重任务的绿营军人均军饷只有八旗军的一半不到,士兵们在完成应尽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搞副业”来养家糊口,何来的精力训练呢?

再是限制绿营的武器装备。武器,是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尽管骁勇善战的军队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武器装备的差距,但如果差距过大,这条鸿沟就显得不可跨越了。清廷在国内局势逐步稳定下来后,意识到不能放任绿营无休止的提高战斗力,便开始对绿营的军备采取限制措施。为了防止绿营拥有过多的火器装备,自康熙年间,清廷就不允许绿营军使用各式火炮等武器,只能使用鸟枪,这种枪射程不及50米,也就能用来吓唬一下战马,甚至不如弓箭、长矛等冷兵器用的顺手。

最后是动员调兵制度。由于绿营分散在全国各地,每每遇到战事需要绿营出征的时候,无法成建制调动,只能从各地东拼西凑,这就造成将领之间、士兵之间互不熟悉,动员成军的效率极其低下,更别提所谓的团结一致,共同御敌了。

在这四大制度的限制下,曾经辉煌的绿营军也落得个衰败的境地。将领们心术不正,忙着吃空饷,毫无威信可言;上梁不正下梁歪,士兵为了谋生奇招频出,祸害百姓的人不在少数,遇到战事贪生怕死,保存性命才是他们的重中之重。

结语

清王朝巩固统治的需要,为绿营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绿营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起到了保卫边疆、平定叛乱的重要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的腐败问题、清王朝的多项限制措施等内外交困的局面,导致了绿营的腐朽和没落,但实际上清王朝还未完全放弃绿营,曾国藩曾想着重整顿绿营,但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各项措施均未奏效,无奈的曾国藩这样评价“岳王复生,半年可以教成其武艺;孔子复生,三年不能变革其恶习”。

随着清朝末期的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绿营不仅无法捍卫清王朝的统治,还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最后也先清廷一步走向了灭亡的命运。

0 阅读:10

恨玉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