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能触动人心,让我们对生命、对医学、对坚持产生深深的敬畏。王炳霖,一个普通的名字,却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传奇。
65岁那年,他决定自学中医,不仅成功治愈了妻子的心脏病,更在77岁高龄战胜了自己的肝癌。
王炳霖,一个祖籍山西太原的老人,因战乱移居台湾。他与妻子陈清珠相伴多年,感情深厚。然而,2004年的一天,妻子心脏病的突然发作,打破了这份宁静。面对医生提出的心脏支架手术建议,王炳霖犹豫了。他知道,一旦植入支架,便再无取出的可能。
“哪怕只有一丝风险,我也不能让我的妻子去承受。”王炳霖的这句话,简单却坚定,透露出他对妻子深沉的爱。这份爱,成为了他学习中医的最初动力。
王炳霖没有医学背景,但他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就在这时,王炳霖想起了自己祖上曾是中医世家,家中藏有许多中医典籍。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自学中医,为妻子治病。
他开始翻阅一本本厚重的中医古籍,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从草药的性味归经到针灸的精准取穴。他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中医的每一个知识点。
他的儿子,一位在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博士,成了他最好的讨论伙伴。每当遇到难题,王炳霖总会打电话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五年的刻苦学习,王炳霖不仅考取了中医师资格证书,更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医术。他为妻子开出的“丹参血府逐瘀汤”,半年后竟奇迹般地治愈了妻子的心脏病。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开玩笑。正当王炳霖沉浸在中医的海洋中时,他自己却被诊断出肝癌。医生告诉他,生命只剩下三个月。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家庭陷入了绝望。
但王炳霖没有放弃。他根据自己的病情,借鉴西医的“鸡尾酒”疗法,结合中医理论,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款抗癌配方。每天坚持服用,同时不忘学业。奇迹般地,他的癌细胞出现了衰减的迹象,生命之火再次被点燃。
此后,王炳霖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他顺利考入福州中医药大学非全日制本科班,后又攻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最终以80岁高龄,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求学的过程中,他的病情不断好转,最终完全康复。他的事迹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奇迹”。
王炳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但他自己却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做了一些该做的事。”他的论文《氦氖激光配合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不仅为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做出了贡献,更证明了中医的无限可能。
他不仅治愈了自己和妻子的疾病,更帮助了许多癌症患者。他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只是希望将这份爱与希望传递下去。
王炳霖的故事鼓励我们,无论年龄多大,都应不断学习。他的经历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医的价值,对于想自学中医的人,推荐《中医入门》、《中医基础入门一本通》和《中医自学百日通》这三本书。
这些书籍为初学者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指导。自学中医不仅要阅读书籍,还要通过实践操作、交流学习、名师指导和持续学习来提高。王炳霖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生的旅程,无论年龄如何,都应保持学习的热情。
王炳霖的传奇,是对生命的赞歌,也是对中医的颂歌。他让我们看到,只要有爱,有勇气,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生命的英雄。
‘
哈。中医真好历害传奇。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