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为保命,放大招了!

买房有策略 2025-01-23 02:46:10

俗话说“欠钱的是大爷”,在碧桂园的债务重组方案中,债权人对此想必是有了切身体会。

时隔一年多,碧桂园的债务重组方案终于亮相,一共包含五条措施,仔细研读之后,便能深刻理解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

先看第一条措施——现金回购。

乍一听,直接现金还款,似乎相当不错。

然而,现实却很残酷。

鉴于当下房企面临的巨大资金压力,全额还款根本无法实现,本金至少要削减90%。

也就是说,若债权人原本被欠10元,如今最多只能拿到1元。

难怪有网友调侃,这哪是什么债务重组,简直就是明抢。

第二条措施是强制性可转换债券,也就是100%股权化。

这意味着欠的钱不用还了,而是将债券转为股权,让债权人成为股东。

但这并非毫无条件,转股期限长达3.5年。

以碧桂园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即便债权人转为股东,最终结局如何,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只能说是一场赌博,却又无可奈何。

第三条措施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及新债务工具。

即债务展期加部分股权化,股权化最高比例为67%,但转股日要在最终到期日的7.5年后。

在房地产行情瞬息万变的当下,如此漫长的周期,充满了不确定性。

第四条措施是新债务工具,不过本金要削弱35%。

若债权人不接受前三条方案,可以选择签订新债务,但当下拿不到钱,新债务还款要等到9.5年后。

第五条措施同样是新债务工具,这次不削减本金,承诺全额还款,但同样当下无法偿还,需等待11.5年后。

综合来看,碧桂园这五条重组方案,大致表达了两个意思:

一是当下还款,但本金大幅削减,仅偿还10%;

二是债务拖延、展期,当下无力偿还。

从碧桂园的角度出发,这是用时间换取空间,以缓解公司压力。

但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每一条措施都充满陷阱,让他们遭受重创。

毕竟,债务展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展着展着就没了下文。

截至2023年底,碧桂园境外有息负债总额约16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02亿元,这一数字直逼恒大当时公布的1403亿元境外债务规模,其债务压力可见一斑。

而且,这仅仅是境外债务,若算上有息负债、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以及欠供应商的款项,碧桂园的债务规模超过7000亿。

房企回款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销售回款,但在碧桂园当前的经营状况以及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销售回款远不及预期。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碧桂园权益销售金额为471.3亿元,而2023年这一数据为1720.6亿元,同比降幅高达72.6%,远超2024年百强房企的平均降幅。

虽然碧桂园尚未公布年报数据,但不难推测其真实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依靠销售回款来偿还债务难度极大。

如此一来,碧桂园的债权人看到这样的重组方案,内心的失望可想而知。不仅是债权人,购买碧桂园房子的人也忧心忡忡。

2024年,碧桂园交付了38万套房子,数量看似不少,但与当年48万套的保交付目标相比,仍相差10万套,保交付压力依旧存在。

况且,当下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减少,2025年房企的债务压力预计比2024年更大,房地产的债务风险仍需高度警惕,切不可对2025年的房地产行情过于乐观。

0 阅读:2
买房有策略

买房有策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