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应知应会:空腹血糖高与餐后血糖高,哪个危害大?

卓卓的记事本 2025-02-09 05:20:34

在糖尿病患者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每3个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只要不高于6.5%,平常的血糖就肯定没问题!”,也有人说“只要空腹血糖不高,血糖就应当没啥大问题!”,还有人说“餐后血糖不高,说明我的吃喝没啥问题,空腹血糖肯定也高不到哪去!”,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这些说法都是对糖尿病控制血糖的片面认识,会发生自认为血糖控制得还不错,各种并发症却提前早早就发生的后果,为什么呢?以糖化血红蛋白为例来说一说。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可以反映近2-3个月血糖控制整体水平的指标,但一定要知道它并非是平常血糖的平均值,而是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百分比,由于红细胞每天都有10%死亡与新生,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只能反映一段时间以来血糖的整体水平,如果这一段时间里血糖高高低低波动很大,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不出来的。

所以糖尿病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后,还要与日常血糖检测结合在一起,才能从点到面准确评判近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的到底怎么样。更为重要的是,什么样的血糖对机体损害更大,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更能说明问题。

比如不少糖尿病人经常问:空腹血糖高与餐后2小时血糖高哪个对身体损害大?

答案是对身体损害最大的既不是空腹血糖高也不是餐后2小时血糖高,而是血糖的波动,简单地说就是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的差值较大,特别是相差4.2mmol/L以上时,会大大增强机体氧化过程,损伤全身组织细胞尤其是对血管的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发生与形成,此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会小于6%,如果不测空腹与餐后2小时血糖,单看糖化血红蛋白就会误导对血糖的控制。

需要知道的是,排在损伤身体第二位的血糖是餐后2小时血糖高,因为机体除了夜间睡眠,其它占全天三分二的时间里都是处于餐后状态中,餐后高血糖对组织细胞刺激损伤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对身体的损害也相对较大,常发生于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3%的情况下,此时如果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往往会高于10.0mmol/L。

那么,空腹血糖高对身体的损害又如何呢?

实际上空腹血糖高排在血糖波动与餐后血糖高之后的第三位,因为空腹血糖是进餐后8-12小时的血糖,这段时间里没有外源性的血糖进入,主要是依靠自身血糖调节机制保持的一种血糖状态,进餐后会在高血糖的刺激下进一步发挥调控血糖作用而使餐后血糖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此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能是正常的或者不高于7.3%。

综上所述,糖尿病人对血糖控制优劣的评判要点面结合,在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基础上,每个月选取2-3天检测空腹血糖及三个餐后的餐后2小时血糖,才能对血糖控制的如何做出更为精准的评判。你明白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糖友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健康养生知识!



0 阅读:191
卓卓的记事本

卓卓的记事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