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苏州有3家民营企业做到世界500强,工业实力极其强悍。论全国所有城市工业产值的话,常州只排十几名,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一家一家企业上去。比如做车灯的多了,怎么星宇就成了,值得分析推广学习。
常州城市风光
还有像无锡的芯片,主要是制造,无包括中电集团的芯片基地也在无锡,但研发设计与高端制造,中国本身也不强。无锡要上一个台阶,就需要提升城市能级了。可光靠一个无锡能级是提不上去的。只有苏锡常一体化,提升综合能级,真正的研发和高端总部才能落地到苏锡常……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问题是苏锡常抱团抢回来的资源放哪里呢,尤其是研究所这种没办法几个城市分一分产业链的东西。事实上,商业上一些公司在规划苏南的时候就已经这么操作了,比如华润以前是无锡管常州苏州的,现在从无锡迁去苏州了。
韩料全国连锁店,苏州下面管着苏州市区、昆山、常熟、无锡、常州。无锡恒隆默认常州江阴也都是起辐射范围了,等等。所以也就是中间的锡对这个圈最积极,苏常其实一般。
苏州就想往无锡通个机场,大方向还是东边的园区再加个高新区。常州也不知道苏锡两大哥能给它什么好处,上赶着要去贴。说起来,其实苏锡常产业上还有竞争,无锡芯片、常州新能源、 苏州医药,彼此都想布局对方的产业。
苏州面积大,城市能级高,完全可以全都要,无锡新能源和医药也不差,而常州前几十年一直都是靠自己,未来无论往东还是西,哪个都市圈都能加,也都要蹭,但依然要靠自己,千万不能沦为附庸,等别人分东西给你。
所以这个圈2002年首次提出,2020年才三地坐下来签备忘录,看备忘录的内容,也就是通个路和一起保护太湖这些……
常州城市风光
第二种观点不敢苟同,在新产业时代,不存在往东还是往西,如果还抱着产业向上海看齐的想法,那已经是外贸经济时期的落后理念了。
苏锡常一体化,不是地理概念的一体化,不是向上海方向虹吸的一体化,而是做好“苏锡常产业一体化”,做好分工与产业配置。
说实话,现在数字化时代,上海的产业布局都落后于深圳和杭州,数字化产业可以线上交付,而不需要港口物质交付,所以上海这个经济枢纽已经不是太重要。
苏南区域协同难在哪里?无锡常州苏州,彼此都想布局对方的产业!无论苏州还是常州,都应该放下身段,积极与无锡谋求互助互补互救。苏锡常产业一体化,苏州搞数据服务、无锡搞芯片物联网、常州搞新能源。
三个城市做好分工,互相帮助互相抬轿子,产业深入互补互助,三个城市(数据服务、芯片物联网、新能源)都是10万亿级别的产业,重新团结起来,才能延续1000年来的永久富庶。
常州城市风光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