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溯源: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在古代又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井普椿的独白 2024-12-28 13:41:19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节日,你可曾思考过它是如何形成的?

从远古的腊祭到汉武帝的历法改革,春节的演变历程蕴含着多少有趣的故事?而在古代,人们又是如何庆祝这个重要节日的呢?

——【·时间谱系·】——

中国的节日系统深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基于阴阳合历的历法体系而创设。这反映了月亮之朔、望、晦的周期变化,以及太阳运行规律的时间制度,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春节在历史上有元旦、元日、正旦、新正等称谓,意即一年之开端,是阴历体系的原点。

其最初形态是远古时期人们为庆祝农事丰收而敬天谢祖,告别旧岁、迎接新年的“过渡仪式”,即“腊祭”。

从夏商周到秦朝,一年之始的日期并不一致:夏代使用夏历,以孟春的元月为正月,与我们当今农历(阴历)系统中的春节时间大致相同。

商代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元旦时间约为夏历的十二月初一;周代则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将夏历中的十月定为正月,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汉代初年。

之后,汉武帝采纳巴郡阆中人士落下闳所制成的“太初历”,从而确定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规定春季的第一个月为一年的起始月份,即“正月”。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并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体系。从此,春节的时间便得到正式确立。

落下闳可谓是春节文化的奠基者,人们称其为“春节老人”“春节先圣”,或“春节先祖”,汉武帝作为“太初历”的采纳者与推行者则被称为“春节皇帝”。

1912年,孙中山将我国历法体系中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而西历(公历)中的1月1日则为“元旦”,“春节”与“元旦”正式分野。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春节”进入我国的法定节日系统。

2006年5月,“春节”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将春节纳入联合国假日的决议。

可以说,春节融汇着中华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历史过程,生动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深刻内涵,也已成为最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

春节文化的时间谱系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一个序列,承载着中华民族同源共祖的历史事实和共同的历史记忆,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空间谱系·】——

民俗具有地域流动的特征,春节文化的时间谱系必然伴随着空间维度上的传播与流布,并关联着人群的迁移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构成相应的空间谱系。

从地域上看,春节文化已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凡华人所至之处,必有春节文化的元素和氛围。

每逢春节,全世界的中华儿女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选项,那就是“回家团圆”。

所以,“春运”期间的人口流动早已成为中国人的集体大迁徙,其目的地就是各自家乡,回家与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后代子孙欢案一堂,共叙家常、联络感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本单元。

无数家庭的团聚辐射到村落、社区、城镇乃至全社会,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力量,代表着海内外同胞对家乡、故土以及祖(籍)国的深深依恋之情。

春节文化自产生以来,中华各民族都对其进行了层累地丰富与发展,使其逐步成为集敬天祀祖、辞旧迎新、家庭团圆、人际交往、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节日谱系。

春节作为各地域、各民族同胞共创共建共享的文化纽带,将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基于共同习俗与价值观的文化共同体,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从类别上看,春节文化的空间谱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团结。除汉族外,满族锡伯族、蒙古族、藏族、达斡尔族、赫哲族、土家族、壮族、京族、彝族、白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可见,中华各民族均是春节文化的重要主体,各民族间的情感交流与相互认同因春节而更加紧密和增强。

二是港澳台同胞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春节是中华儿女情感共鸣的“最大公约数”,在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文化纽带作用。

例如,台湾民众将福建等地的春节习俗携至台湾,包括腊月十六“做尾牙”以感谢土地公一年来的庇佑,除夕夜全家老小“围炉”吃年夜饭,长辈给后辈发压岁钱,等等。

这些习俗反映了中华民族同胞同根同源、同种同文的文化渊源,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情感凝案,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添砖加瓦。

三是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华侨华人虽远离故土,分散于世界各地,但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为盛大、最为隆重、最具象征意义的节日始终是其挥散不去的文化乡愁。

他们不仅是春节文化向全出界传播的直接推动者,也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实践者与建构者。

每逢春节,无论华侨华人身处世界上的哪一时区,都会统一按照北京时间,全家欢聚一堂,过除夕、吃年夜饭、守岁、发压岁钱、拜年,等等。

日本名古屋的华侨华人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公园举办多届“春节祭”,集合了中国传统的春节食品、舞龙舞狮表演等,类同于中国的庙会,彰显出浓烈的“中国年色彩”。

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以及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唐人街、中华街或华侨华人社区在春节期间也是布满了中国结、红灯笼门神、对联、剪纸、香包等春节文化符号。

所以,春节是联结华侨华人与祖(籍)国民众的情感纽带与文化桥梁,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中华儿女都心怀桑梓、情系祖(籍)国。

春节文化所内涵的血缘、亲缘、地缘、业缘、文缘等多重关系,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将个体与整体性的中华民族联系起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形式谱系·】——

春节作为综合性、体系化的文化事象,内涵诸多文化因子,其间的有机联系组成其形式谱系。

作为文化所涉知识与表达方式的集合体,春节的时间跨度长,其形式谱系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民间有俗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人们普遍认为,自腊月初八始,便进入到春节,过了除夕、迎接大年初一后,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有的地方甚至更久。

春节文化的形式谱系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首先,小到村落、社区、乡镇,大到城市、省份均是春节文化的地方载体,因其各自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差异,各地会形成颇具个性色彩的地方性春节文化。

例如,“太初历”制定者落下闳之故乡四川阆中,其春节习俗便融汇了巴蜀地区的风水文化、三国文化、门神文化等地方性知识。

据张勃等民俗学家的调查研究,北京地区有“耍燕九”的习俗,是源于人们到白云观纪念长春真人丘处机而形成的节俗活动。

广东佛山地区最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是正月十六行通济,人们当日纷纷步行至通济桥,进行烧香参神等祈福活动。

文成“纳福宴”承载着乡民的集体记忆,象征着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乡愁与根脉,是联系家族成员,凝聚侨心侨力的黏合剂。

其次,中华各民族的春节习俗具有个性特色。满族在除夕夜祭祖时,会将供品置于西墙;锡伯族在除夕夜察祀祖神“喜利妈妈”。

蒙古族因习惯食用奶制品而将春节称作“白节”(即“察干萨日”),正月则是“白月”,人们会在正月初一相互串门拜年,之后举行骑马比赛。

藏族在除夕夜戴上面具唱歌跳舞,举行隆重的“跳神会”;苗族称春节为“客家年”,人们会杀猪宰羊庆祝丰收,祈求来年诸事顺遂。

尽管春节文化的形式谱系有着地域差别,但各地区、各民族的春节习俗更多地表现出了共性。

在表象层面上,体现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包括与春节习俗相关的神话传说等语言文字叙事符号。

年画、春联、门神、灯笼、剪纸等物象景观叙事符号,祭灶、祭祖、除尘、吃年夜饭、拜年、逛庙会等仪式行为叙事符号。

从精神意识的角度分析,这些多元化、个性化春节习俗实际上蕴含着共同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包括天人合一、仁爱慈孝、团结友善等内容。

它们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谱系,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中华民族最具根本性、最为深层次的认同对象。

0 阅读:11
井普椿的独白

井普椿的独白

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