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资发力产业投资继续放大招。
11月29日,青岛国资合作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青岛国资合作产业投资基金”)注册成立,基金由青岛财通集团、城投集团、国信集团、海发集团、国投集团五大国资平台共同出资,规模达到100亿。
这几年,青岛国资在资本市场表现十分活跃,频频出手组建基金、参与企业股权融资。
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资本市场迎来深度变革,如9月26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种种转折下,国有资本正致力于转化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好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与此同时,国资投资的“容错”机制正在加速落地,如广东、湖北、湖南等多地已专门出台文件,明确建立和完善国资创投机构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
其中,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明确提出,国有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考核中,“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在此背景下,青岛五大国资平台联合成立百亿新基金,也传递出青岛国资将致力长周期支持企业、地方产业发展的脉络。
实际上,这也正是当前青岛国资投资最需要完善的地方。
目前,青岛国资仍然缺乏对天使轮、A轮等初创企业的投资,多数投资“不种树只摘桃”,并且倾向于从财务角度取得收益,与本土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资本招商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够。
比如,青岛城投是宁波芯片独角兽企业荣芯半导体的第一大股东,其实际出资的基金青岛民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参与投资了荣芯半导体,持有公司14.47%的股权。
不过,青岛国资这一重金投入的项目,尚未与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形成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岛国资合作产业投资基金注册成立前一天,11月28日,山东3家省属国企、除青岛外15市国企还联合组建成立了一家新投资公司——山东省普惠齐鲁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普惠齐鲁投资”)。
信息显示,普惠齐鲁投资注册资本达到400亿元,实控人为山东省财政厅,各市国资包括烟台国泰诚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2.5%,第二大股东),潍坊融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25%),济南两家国企济南西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5%)、济南城市投资集团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临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等。
接着,11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推进全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指出省级只保留山东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每市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市级平台、县级平台原则上不予保留。
一系列动作之下,山东以及青岛在国资投资、助力企业融资方面,将迈出更大一步。
接下来,青岛国资需要以更高的站位,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角度出发,开展系统性、全周期的投资布局,更好服务产业发展,做强新兴产业实力。
1
整体看,自2020年青岛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以来,青岛国资从早期频频出手“买买买”、扫货上市公司,再到这两年深入参与A股重组,成功盘活濒临退市的凯撒旅业、融发核电等,专业化运作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当然,如李沧国资投资天晟新材、蓝谷引进鹏博士等投资失败的教训,也不可回避。
2020年,李沧国资融海资管向常州上市公司天晟新材伸出橄榄枝,以2.96亿元受让常州上市公司天晟新材控股股东吴海宙、晟衍投资持有的3000万股。股权转让后,融海资管与其一致行动人共持股10.7%,成为天晟新材大股东。
不过,李沧国资的入局并没有为天晟新材的经营带来好转。
2023年8月,天晟新材发布公告,融海资管所持公司部分股份1200万股已被法院于7月16日~17日司法拍卖,并完成过户登记手续,融海资管不再是天晟新材大股东。
鹏博士专注于通信及互联网行业,致力于成为新型数智服务运营商,公司2022年底将总部由成都迁址到青岛蓝谷,是蓝谷引进的第一个上市公司总部。
按照当时的说法,蓝谷正在建设四大千亩产业园区,各行各业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迅速增长;鹏博士落户蓝谷后,将合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助推大数据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
而从鹏博士之后的表现看,公司一直麻烦缠身,先是2023年8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今年5月,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2年-2024年Q3,鹏博士营收大幅下滑,分别为37.05亿元、26.06亿元、13.63亿元,同期净利润亏损-4.53亿元、-0.93亿元、-3.98亿元。
2
除了投资失败的案例,往深层次分析看,青岛国资投资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少国资投资的出发点仍是财务投资,而非产业投资,导致对城市整体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够。
以青岛营收最高的国资平台海发集团为例,其2022年营收1068.43亿元中,贸易业务板块营收达到545.5亿元,占比过半。
这一业务主要来自海发集团2020年收购的南京三宝集团旗下鹰潭铜产业发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解铜、铜杆贸易业务。
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有着很现实的因素。
从投资主体看,青岛以及各区市投资多通过下属城投类公司展开。
而多年以来,城投类公司的定位都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开发者,并担当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
近年来,各城投类公司出于企业转型、化债的需要,正加速向产投类公司转型,提升产业投资专业化水平。
比如,今年3月,海发集团以旗下青岛海发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重组设立了青岛海发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发产投公司”),这是青岛首个以产投为主业的国有控股公司。
作为海发集团“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海发产投公司重点布局产业投资、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和数字科技四大业务板块,打造国内一流的AAA级综合型产业投资集团。
3
对比广州、苏州、合肥、无锡,其国资投资布局跟本地优势产业布局和项目招引结合更为紧密,专业性更高。
尤其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各市国资全周期投资培育的做法,值得青岛参考。
比如,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是与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结合最密切的国资平台,近年已积极参与实施了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华虹无锡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天津中环大硅片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约15亿美元韩国SK海力士M8项目,并深化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战略合作,助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版图中的“无锡板块”。
与此同时,无锡产业发展集团还密集发行专项用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债券。
2023年11月,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专项用于集成电路的科创可续期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接着,今年3月,发行全国首单专项用于集成电路的长三角一体化债券,发行规模6.8亿元。
除了无锡,在国资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合肥“长线”投资长鑫科技是另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从2011年拿出100多亿赌半导体投资长鑫/兆易创新,到2017年合作启动总投资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以及后续参与长鑫科技156.5亿元A轮融资、83.9亿C+轮融资,合肥国资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支持长鑫科技发展,投早投小、长期培育的策略,让长鑫科技成为估值1400亿元的超级独角兽。
而长鑫科技通过与合肥国资深度绑定,已全面参与到合肥芯片产业链构建中,并通过产业投资“反哺”合肥。
2023年,合肥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该基金以母子基金架构运行,其中母基金规模不低于125亿元,管理人正是长鑫科技旗下CVC长鑫芯聚。
除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各地国资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在加大投资。
2022年,苏州国资整合苏州国发创投、苏州产投集团等成立了苏州创新投资集团,重点支持全市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产业发展。
今年7月,苏创投集团与江苏高投集团联合组建的苏州高端装备产业专项母基金、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苏州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正式签约,采用“母子基金+直投”模式,基金规模分别达到60亿元、60亿元、15亿元。
目前,苏州高端装备产业专项母基金、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已经进入投资阶段。如11月13日,苏州高端装备产业专项母基金正式出手首个直投项目苏州弘远电气有限公司,参与企业B+轮融资。
广州、宁波等汽车制造强市,都已成立汽车产业基金。
其中,广州产投联合广汽集团、中国银行今年出资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广州新祺智联股权投资基金。
目前,该基金已投资国内首家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供应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孔辉科技。
孔辉科技成立于2018年,由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汽车行业首位院士郭孔辉先生、郭川及团队联合创办,公司在国内空气悬挂细分领域龙头优势明显,2023年市场占有率为44.5%,稳居行业第一,主要客户包括埃安、岚图、理想、极氪、比亚迪等。
宁波鄞州区属国企鄞金控股参与组建了浙江省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
据介绍,该基金是宁波市首支省市区三级共同设立的产业基金、也是迄今为止鄞州规模最大的政府产业基金,将重点投向高端装备产业,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占比不低于50%。
相关人士分析表示,该基金的成立,将推动鄞州汽车零部件企业由为传统的燃油车配套,转型为新能源车企配套,帮助企业拓展更大的市场。
对比之下,青岛在船舶海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领域,目前尚无专业产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