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春天,东北抗联第四军的指导员曹曙焰,带着几名战士行进在饶河(今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一带,想着找个村子向老乡们换点粮食,走了半天之后,远远就看到前面有个村民,于是,曹曙焰几个加快了脚步。
而就在曹曙焰快赶上那个村民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的村民刚一回头,当即脸色大变,一边跑一边喊,“有鬼啊”。
明明是活生生的人,为何村民看到曹曙焰后会大喊“有鬼”,并吓得落荒而逃呢?实际上,这可不是什么灵异故事,而是当时抗联战士的形象,确实是“太吓人”了。
一张脸,因为长时间没洗过,已经看不出肤色了,而头发则耷拉的老长老长的,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而这还不是最吓人的,最吓人的,是当时曹曙焰几个人,已经瘦到皮包骨头的地步,猛一看去,就像是蒙了一层人皮的骨头架子。
正因为如此,那个村民才会误把他们当成了“鬼”,吓得落荒而逃。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瘦,很简单,因为饿的,在曹曙焰的回忆里,饥饿,是当时抗联队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而因为饥饿,倒在他眼前的战士,实在太多太多了。
从1939年开始,日军为削弱抗联队伍,实行了“归屯并户”政策,即把东北地区的民众都赶到山下,实施集中管理,同时,在村民的集中地,建起了高墙,挖出了壕沟,并派兵严防死守,凡是出入,必须有“良民证”才行。
这还不算完,当时日军还强迫老乡“粮谷出荷”,啥意思呢,就是各家不得有存粮,并且不允许私自买卖粮食。
日军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百姓暗中给抗联输送物资,当时日军就恐吓百姓,一旦发现谁敢给抗联送粮食,那就以“通匪罪”论处,只要证据确凿,一律枪毙。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日军的封锁和围剿日趋严厉,抗联的处境,一天比一天艰难。
首先是天寒地冻,缺衣少穿。
众所周知,东北的冬季,是异常寒冷的,有时候气温甚至会低到零下三十摄氏度,而面对这种严寒,缺乏物资的抗联战士中,有无数人被夺走了生命。
毕竟还要应付敌人的围剿,所以抗联的战士自然是哪里隐蔽去哪里,但在这种天气下,处在深山老林的抗联战士,哪里会顶得住?
有抗联老兵就回忆,在加入抗联后的好几年里,他再也没有睡在房子里过,大部分时候,都是“天当房地当炕”,哪怕是大雪封山的冬天也是如此。
有人会说,那干嘛不生火取暖?实际上,不是不想生火,而是情况逼得抗联战士没办法生火。
当时日军为彻底消灭抗联,除了封锁之外,还采取了大规模的“篦梳行动”,也就是派出大量的兵力进入深山老林对抗联围剿,一旦发现有抗联的行动踪迹,往往会像蚂蟥一样咬住不放。
在这种情况下,战士们一旦生火,就极有可能引来敌人,所以只能是忍受着严寒了,但人的生理毕竟有个极限,因此,一到冬季,部队里因为严寒被冻死的战士,比比皆是。
冬天的严寒,还只是抗联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毕竟环境再艰苦,忍一忍还能承受,而比环境艰苦更恶劣的,是当时部队严重缺乏药品。
由于没有药品,造成了不少战士在负伤后得不到及时救治,因此而导致的减员更是不少,为了能活下去保存力量,战士们当时甚至在没有麻药和消炎药的情况下,强忍着剧烈的疼痛,自己给自己动手术。
而这些困难,比起缺乏粮食,还都不算什么。
抗联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粮食,毕竟环境苦还能咬咬牙承受,受伤了也可以暂时忍一忍,但没有吃的,那就十分麻烦了。
1939年,抗联第三军的政委冯仲云,在给中央军委所写的报告中就回忆过1938年时,第三军在松花江两岸,因为缺粮的那段困苦时光。
在他的报告中,提到了部队因为弹尽粮绝,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填饱肚子,像什么青草、蘑菇、松子、石皮(也就是苔藓)等等,都成了他们的食物之一。
青草之类的食物,春夏时节还能找到,但要是到了大雪封山的冬季,连这些都吃不上了。
吃不上怎么办?那就扒树皮吃,在找到树皮之后,先把外面的一层疙疙瘩瘩去掉,然后把中间的扔在锅里熬煮,一直到熬成一锅“糊糊”状后,把树皮捞出来扔掉,剩下的汤就可以吃了。
当然,因为缺乏物资,这种“糊糊”状的汤肯定是没有盐的,所以喝起来自然是难以下咽,但没办法,有这喝的总比饿肚子强。
到了树皮都没得吃后,实在太饿的战士们,就吃“靰鞡鞋”。
什么是“靰鞡鞋”,其实是一种用动物的皮做成的鞋子,这种鞋子当时在抗联队伍中,不仅能穿,还能当粮食。
只要到了冬天缺粮食的时候,这些鞋子就会被拿出来,先用水泡,等到把皮子泡的软乎了,然后拿出来用石头使劲砸,砸的越薄越好。
等到砸好之后,就扔在锅里煮,就这么,煮出一锅“肉皮汤”来。
但鞋子毕竟也有吃完的时候,到了后几年,抗联是真正到了啥都没得吃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饥饿,倒下去的战士越来越多。
在曹曙焰的记忆中,到了1941年之后,还活着的战士们一个个都饿的皮包骨头,自己人朝夕相处倒也不觉得可怕,但外人冷不丁见了,确实会吓一跳。
“破衣烂衫,头发老长,脸上黝黑,眼窝饿的成了俩大窟窿,别人冷不丁看见,可不是活见鬼了嘛。”
不仅是曹曙焰,当时在抗联九军二师的战士郝凤武,他以及他的部队所遭遇的情况,同样也是极为的艰难。
郝凤武是依兰县人,在参加抗联后被编入第九军中,当时第九军下设三个师,而郝凤武则在二师之中。
由于遭到了敌人的连番围剿,第九军人员锐减,到了1939年下半年,只剩下数百人而已,而随着粮食的严重缺乏,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减少之中。
而到了1940年,为饥饿所困的第九军,更是到了绝境,据郝凤武回忆,当时部队中有战士因为太饿,连路都走不动了,只能在地上爬着移动。
不仅如此,因为饥饿而死的战士,比比皆是。
“人快饿死时,总是掉裤子,裤袋系在胯骨上都不行,照样往下出溜,而裤子一掉,人被绊倒了,那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在1940年刚刚进入春天时,郝凤武随部队转移到克山一带,鉴于附近有屯子,因此时任第九军政治部主任的郭铁坚,就决定进屯子找点吃的。
但就是从山脚到屯子不远的一段路,郭铁坚带着战士们足足走了大半天,不是他们不想走快,而是实在饿的没力气了,走不动。
终于在走到屯子边时,郭铁坚就告诉战士们,“能站起来走的就不要爬,我们要拿出精气神儿来,让老百姓看看,我们还能打鬼子”。
不过,由于日军已经将屯子里的百姓集中到另外一个地方,因此郭铁坚他们并没有遇到老乡,无奈之下,郭铁坚只得带着战士们看看哪家开着门,好进去找点吃的。
最终,在村头的一家,发现有门开着。
当时已经是晚上,战士们在来到这家人的厨房时,隐约看到灶台上有一盆好像食物的东西,用手一抓,黏糊糊的,饿极了的战士当即就抓着往嘴里送。
而这其中,就有郝凤武,多年之后 他回忆起那一刻,只觉得那口吃的简直是美味极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么,战士们吃的到底是什么美味呢?
实际上,浙并不是什么美味,而是这户人家给鸡鸭等家禽做的糙粮,说白了就是鸡鸭食,并且因为天冷,不仅早已凉了,还略微有些上冻。
但就是这样的食物,抗联的战士都觉得是珍馐美味,郝凤武就回忆说,当时实在太饿,觉的因此觉得这嘴里的东西实在太香了,他就忍不住又抓了一把吃。
但这种机会,毕竟少之又少,大部分时候,抗联的战士们往往会被饿死,抗联第二军六师八团,在一次与日军交战后,被困在一个叫做大杨树的地方,整整七天七夜粒米未进,最终,100多名战士,只剩下5个人还活着。
曾担任过新华社社长的穆青,在1946年时,调入东北日报社工作,当时他接到了一个任务,就是采写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
为了更为客观和详实的记录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斗争,穆青调研了丰富的史料,也走访了多位幸存的抗联官兵,最终,写下了一部名为《东北抗日联军史略》的著作。
而在调研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穆青被抗联所面临过的艰苦条件,深深震撼了。
要知道,穆青也是一位有着丰富革命经历的人,早在1937年,他就在山西临汾参加了八路军,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曾在晋西北吃过黑豆糠皮,也在冀中钻过地道,也算是经历过了不少的苦难。
单是,在深入了解了东北抗联遇到的困难后,穆青觉得,自己那点经历,根本就不算什么。
正是怀着对抗联的敬意,穆青写下了《东北抗日联军史略》。
在穆青的笔下,抗联曾遇到的各种艰难一一再现,缺衣少粮自不用说,除此之外,缺乏弹药,更是每个抗联战士最头疼的事情。
毕竟吃的还有可能会找到,但弹药既不会从树上长出来,也不会从地里刨出来,但没子弹,又如何对付敌人呢?
在这种情况下,抗联的队伍里就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那就是绝对不能浪费一颗子弹。
而为了节约子弹,当时抗联就要求,要是打猎,那不准用枪,只能用棍棒之类,而在遇到敌人时,也不能随便开火,必须等到敌人靠近了再打,尽可能的做到一颗子弹就消灭一个敌人。
曾在抗联第三军的刘淑珍老人就有过回忆,她说,当时为了节约子弹,每逢打仗,拿枪的战士在攻击的同时,自己和一群年龄比较小的战士,就跟着往前冲,干什么呢?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是一边冲一边扔炮仗,以吓唬敌人,第二则是在自己的战友要是出现牺牲时,把他身上的弹药拿回来,好让其他战士使用。
至于战场上敌人的尸体,那更不会放过,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刘淑珍,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们,冒着头顶上子弹飞过的危险,快速爬到敌人的尸体旁边,用小刀把敌人的枪和子弹带割断,然后再带回来。
而这些,都是抗联遇到的困难之一,恶劣的环境,严重缺乏的物资,这些在旁人看起来难以忍受的条件,抗联队伍却坚持了十四年。
在这十四年里,确实有一些因为受不了艰苦,并为了活命的人选择了离开,甚至是投靠了敌人,但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抗联战士,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了坚定的立场,哪怕是献出生命也没有动摇。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很难想象当年有这么一群先辈,在那样恶劣且艰难无比的生活条件和战斗环境下,依然宁死不屈抵御侵略者的举动,他们为了子子孙孙不做亡国奴,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在白山黑水之间,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所以,他们同样是值得我们铭记,也值得我们尊敬、怀念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