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尼克松透露:后悔当初作出访问中国的决定,他为何会这样说?

南书房 2025-04-11 22:38:33

1994年4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临终前,对前来看望自己的基辛格缓缓说道:“也许,我当年访问中国是一个错误,要不了多久,中美必将发生各种碰撞, 中国将成为美国最大,最难以对付的竞争对手。”

听完尼克松的话,深谙政治之道的基辛格点了点头,中国发展堪称是飞速,这样的中国,将是比苏联更可怕的对手。

一、美国想拉拢中国

1969年,珍宝岛中苏武装冲突,让美国看到了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的机会。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最看重的智囊基辛格,从巴基斯坦秘密坐飞机,来华访问。

在为期几天的访问中,中美双方正式确定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5月前访华。

美国总统主动访华,其背后是有深层次全球战略考虑的。

美越战争让美国出现了几十万的伤亡,花费了几千亿美元军费,却什么也没得到。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之际,苏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军事势力,却达到了巅峰,其军事实力是超越美国很多的。

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美苏争霸美国已经彻底落入下风。

这个时候,1969年珍宝岛冲突上了国际新闻头版头条,收到这个消息,拥有非凡政治嗅觉的尼克松,立即意识到这是美国一个机会。

尼克松认为,中苏两国关系已经彻底恶化,如果美国可以拉拢到中国,那么以中国的实力,必然会在亚洲地区牵制住苏联很大一部分精力。

另外,尼克松相信,如果中美可以联合起来,美国一定可以取得冷战的胜利。

当然,尼克松内心深处,还想当然得希望中国“彻底靠拢美国”,以增加美国在世界的话语权。

二、第一个访华的美国总统

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考量下,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携夫人正式访问中国,在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时,主动和周恩来总理握手,他们握了足足65秒,二人的握手让随行摄影干事拍了下来,这张历史老照片让后人看到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当天,毛主席在中南海和尼克松总统举行了会谈。基于毛主席身体考虑,中央安排的会谈时间是15分钟,可是二人一聊就是一个小时。

二人从哲学、地理,聊到了台湾等政治问题,毛主席的政治智慧让尼克松无比钦佩,尼克松晚年回忆道:“这是一个极其睿智的领导人,他的身上有一种可怕的领袖力量。”

接下来几天,尼克松和美国代表团相继游览了故宫、长城。

让尼克松晚年感慨万千的是,在2月24日游览长城时,发生了一件让他内心感触很大的事情。

2月23日,北京下起了大雪,在尼克松看来,明天的长城之行肯定是无法成行了,想不到,第二天,中方居然通知美方,游览长城之行照原计划进行。

后来尼克松才知道,原来,在24日凌晨,国家组织了北京军区和北京民众一共八十万人,连夜将北京市区和长城上的大雪给清除了。

中国军民这一举动,让尼克松等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勤劳和凝聚力,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巨大号召力。

尼克松晚年回忆起这件事时,一脸感叹道,中国这个民族一旦团结起来,是极为可怕的。

基辛格晚年则多次指出,拥有可怕民族凝聚力的中国,是美国难以战胜的,如果未来中美真的发生战争,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几天后,尼克松还参观了北京附近的农场、工厂和解放军部队。

看到充满民族自信的中国民众,看到士气高昂的军队,尼克松明白,这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

尼克松访华让中美关系彻底缓和,不久,两国互相设立了联络处。

原本,尼克松是想在1975年前后推动两国正式建交的,可是“水门事件”让尼克松不得不选择辞职,中美建交事宜不得不搁置。

三、尼克松晚年后悔访华了?

之后二十余年里,尼克松陆陆续续来华二十多次,中国人民没有忘记尼克松在中美关系上的巨大贡献,尽管尼克松后来已经不是总统,可是我国仍然给予了尼克松高规格接待,甚至好几次都是最高领导人亲自接待。

1994年,尼克松最后一次访华,回国一周后,尼克松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尼克松晚年多次提到,也许,他一生中做过最错误的事情就是1972年访华,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尼克松这样说,正是源于他对中国的深入了解。

在二十多次来华中,他看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一步步腾飞,他看到了一个个国家和中国建交,他看到了上海一步步发展成了国际大都市。

尼克松在日记中写到,苏联解体后,中国在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快速发展,中国资源丰富,地域广大,人民勤劳团结,人民拥护政府,中国在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快速发展的中国,要不了几年便会成为美国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

尼克松的确后悔当年主动访华了,在他看来,正是1972年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从此,西方的军事、科技,大量向中国涌入,另外,中国改革开放如果没有西方资本的加入,中国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成功,这一切的起点,都来源于自己的1972年访华。

尼克松曾坦言,是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政策”,造就了一个强大的中国。

很多国际分析专家认为,哪怕尼克松1972年没有访华,要不了几年,中美关系也必将缓和,中美建交是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的,美国要想压倒苏联,中国是绕不过去的关键一环。

至于美国对中国的开放,这同样是一种必然,中国庞大的市场是美国资本需要的,哪怕没有尼克松访华,美国资本市场也会动用各种力量,去促成两国关系正常化。

不管尼克松对当年访华是否后悔,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尼克松是一位对华友好的美国领导人,作为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也被永远载入世界外交史册之上。

0 阅读:48
南书房

南书房

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