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的观点被别人赞同时,我们很自然地会感到愉悦。
如果遇到不同的观点,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感到挫败,而不是喜悦。
这是怎么发生的?可以改变这个模式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让我们感到挫败、内心受伤的不是观点本身被否定,而是自己这个人被否定。
如果把观点(局部)和人(整体)进行分离,当别人提出不一样的观点,可能会有两种情况:
1、 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是可以并存的
2、 别人反驳了自己的观点,无法并存
在这两种情况下,别人反馈的是观点的不同,而没有否定整个人的意图。观点可以并存、或者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不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但是我们的身体没有习惯于这种清晰的区分,在听到不同观点时,就发出警报,开启防御机制,快速对内/外进行攻击。
从“局部的不同”蔓延到“否定整体”,是“灾难化”的自动反应。
如何打破这种模式?其实很简单,但是需要刻意的训练。
基础版转念
听到不同观点时进行局部和整体的区分,心里默默想:TA否定的是我的观点,不是我整个人的价值。
进阶版转念
在以上转念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思考。
我很好奇TA的看法与我有什么不同,从这个差异中能不能挖到什么宝藏?
也许刚开始有时能想起来练习转念,而有时会彻底忘了。没有关系,每转念一次,都会前进一步。
慢慢地,固有的思维模式就会被打破。
新的体验是:听到不同观点时感到惊喜,还能收获不同的视角、看到别人的需求。
翻转过后,人生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