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28日,军垦新城石河子开建,在老街东南一公里处破土动工。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成为石河子新城的诞辰。
1950年11月,二十二兵团司令部也由迪化迁往石河子。
随即石河子城建工程处成立。九军军长赵锡光任处长,九军政委张仲瀚任政委,下设工程、材料、运输、总务4个职能组。
二十六师副师长周茂调城建工程处任副处长。在石河子老街土院旁的老榆树下,赵锡光将军搭了个帐篷,权当他的中军帐。
赵锡光将军吃住都和战士们在一起,百业待兴,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赵副司令员常为学习和工作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城市建筑知识,向专家请教,向有特长的师傅学习。
1951年冬,他去北京开会,回来时买了很多建筑方面的书,一部分给工程处干部使用,一部分留下自学。
那时石河子新城还在纸上,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工作不能按部就班,不分白天晚上都要干,生活没保障,就是馍馍加咸菜,没有蔬菜没有肉。
马文达是解放前新疆部队从上海请来搞营房修建的工程师,后来随陶峙岳部队一同起义。
他适应不了当时这种艰苦的环境,不安心在石河子工作。赵锡光副司令员知道这一情况后说:“这个问题我有责任,对待马文达工程师,我们不能象对待一般干部、战士那样,对他要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政治上关心,各方面尊重。我要去向他道歉,要跟他好好谈谈。”
赵副司令员对马文达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并诚恳地对他说:“马工程师,我们非常需要你,没有你,我们工程部队就会变成瞎子,过去,我们对你生活上照顾不周,责任在我身上。为了工作,从这个月开始,给你一个半中灶的生活津贴费。”
工程师马文达听了后连忙说:“赵副司令员,我不能要,我不能要。”
因为他知道,连赵副司令这样的将军也和大家一样,除了吃饭穿衣外没有任何额外的生活补贴。而一个半中灶就是当时的60元人民币,这是多么高的待遇啊!
“马工程师,给你额外补贴,这是革命工作的需要,是为了保护你的健康,早就应该这样。”从此马文达暗下决心,就是累死也不离开石河子建设工地半步。
赵锡光副司令员根据张仲瀚政委的意见,会同部队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修改了石河子规划,并坚决按照新城规划领导城市建设。
石河子新城这部杰作浸透着赵锡光副司令、张仲瀚政委、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军垦战士的心血。
在石河子新城初创的岁月里,赵副司令员每天深夜两点钟之前很少休息,第二天七点多钟就起床,一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哪里有工作,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
汗水浇开鲜艳的花,1952年9月底石河子第一座四层行政办公大楼胜利竣工。接着青年馆、招待所、农八师大院、工二师大院等也相继建成。
部队在创业初期,军垦战士天当被、地当床,风餐露宿,用铁锹、石板当炊具。
在生产建设中,许多参加过9.25起义的将士在干中学、学中干,成为农艺师、工程师、医学专家、教授等专家学者,一一受到了提拔和重用。
他们活到老并且学到老。在建设新中国和新疆的生产建设中,从司令员到士兵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一生、一切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军垦事业,他们忘我为国的精神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
推荐阅读:
1970年,牧业队羊群跑到苏联那边了,小孬爸一番操作让苏军少尉放下傲慢的架子,一旁的边防站长钦佩不已
1966年,16岁的我来新疆军垦农场,条件虽差但还是拿上了立功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