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随着其陈放及保健价值的突出,白茶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喜爱。
虽然这几年白茶在国内火了,但它其实是从国外火起来的。在2010年前,白茶以外销为主,在欧美国家备受欢迎。一直到2016年,白茶内销量才急速上升,特别是随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法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个品类。
白茶不炒不揉,最近自然,极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不过,也正因如此,使得白茶外形较为松散,不利于包装、贮藏以及运输。于是,在2009年前后才有了大量的压饼、做型的白茶。
通过汽蒸、压制、长时间低温烘干,压制后的白茶饼不仅体积减小了,便于携带,而且利于存放以及后期的陈化。
目前,大家听到比较多的白茶就是福鼎白茶。
其实在福建,不仅福鼎地区有白茶,政和、建阳、松溪等地也产白茶。福鼎白茶,顾名思义,是指来自福鼎地区,按照白茶工艺制作的白茶。同理,来自云南地区按照白茶工艺制作的叫云南白茶。如果是按照新白茶工艺制作的白茶,就叫新白茶。
相较于传统白茶工艺,新白茶工艺等于在这个过程里面加了一道揉捻/发酵工艺,其他流程都是一样的。在传统白茶里面,因为整个过程不揉不搓,所以第一年的白茶里面有一股子青草味。需要存放上几年,等茶叶慢慢陈化才好喝。
另外,白茶对鲜叶的内含物质也有要求,如果原料不好做出来的白茶显然也不好喝。你总不能指望随便找个茶树,撸两把叶子,晒干泡水就让这个茶很好喝。所以白茶看似简单,但对茶叶原料和制作工艺都有要求,弄不好就把茶做坏了。
所以,评判一款白茶的品质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原料,二是工艺,三是存放。
就拿福鼎白茶来说,原料主要来源于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
福鼎大白茶,属于中叶种茶树,福建原生种,在1984年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1号“。紧随其后的是,福鼎大毫茶,编号为”华茶2号“。
二者相比较:福鼎大白茶属于中叶种,福鼎大毫茶属于大叶种。也就是说福鼎大毫茶叶子大,芽头大;福鼎大白茶叶子小,芽头小。如果从产量看,相同条件下,肯定大叶大芽要比中叶小芽多。
目前在福鼎地区,福鼎大毫茶的种植量要大于福鼎大白茶。当然,这并不是说福鼎大白茶就彻底败给了大毫茶,因为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杂交后的福云6号,抽梢更多,产量更高。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他省区和地区的福鼎大白茶茶树叶所内的物质,与福鼎本地福鼎大白茶树叶所含物质有差异,这也属于正常。其实,即便在同一片山区,靠阳面的茶树树叶和靠阴面的茶树树叶都有茶叶,更何况其他。
白茶需要密封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无异味的环境里,不需要冷藏,但需要防止受潮和串味。需要注意的是,打算长期存放的白茶,含水量最好低于5%。
当其含水量位于10%时,就很容易发生霉变;含水量达到12%时霉菌就将快速繁殖,会长出白毛并发出明显霉味,有害健康,不能饮用。
由于白茶较耐存放,许多人认为在储藏得当的情况下,白茶存放的时间越长,价值越高。其实不然,如果一款白茶原料或工艺不好,再怎么长期存放,也不会变成一款好茶。所以白茶长期存放的前提是这款茶的品质可以。
我是芊予,一个爱喝茶,喜欢茶文化的文案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