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孩子被看见:ETS大会与“发光”的少年

信息周末 2024-09-06 00:57:16

▲第九届中学生ETS大会(省级)颁奖晚会

文 | 王木

编辑 | 山风

2024年8月3日,当叶淑怜置身上海理工大学报告厅第九届中学生ETS(Explore探索、Think思考,Share 分享)大会(全国)现场,看着台上侃侃而谈、身披光芒的中学生们,她觉得自己“穿越”了。

她似乎回到五年前的夏天,看到15岁的自己第一次走出贵州来到上海,站上ETS大会的演讲台,在放下恐惧与腼腆后,将自己历时一年的研究——“家庭语言暴力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勇敢地分享出来。

时隔五年,叶淑怜从台上的参会者变为台下的志愿者。她欣喜地发现,如今中学生们的研究主题更有意思了。“亲子矛盾到底如何产生”“女性月经羞耻怎么解决”“校园霸凌研究报告”……而与多年前的自己一样,这些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少年们,怀揣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叶淑怜相信,通过ETS大会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审辨式思维、开放式分享,这些少年们也将被“唤醒”——就像自己五年前所经历的一样,收获学习本身的乐趣,学会思考与质疑,成为更自信独立开放的个体。

第九届中学生ETS大会(全国)颁奖晚会

让更多孩子被看见

2017年秋天,叶淑怜第一次在校园宣讲会中,听到来自春禾社团的学长学姐口中“既锻炼人又能让人快乐”的ETS大会,就立刻被吸引住。

大会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她闻所未闻。而宣讲人的从容自信更让自幼腼腆的叶淑怜心生向往,“希望可以靠近他们,也成为那样的人”。她报名加入了春禾社团,并一步步走近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学习发问,提出设想,实践验证,再与他人分享交流……

“我们希望借此鼓励孩子们真正发自内心地探索未知,真正自主地成为一个找到学习乐趣的人。”EST大会的幕后构想者——上海春禾青少年发展中心理事长陆逊谈及初衷。2013年,一直热心乡村教育的陆逊,看到国家大力投入下乡村教育的硬环境已显著改善,但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亟待提升。

问题是,怎么改变?

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柯政的建议下,陆逊将目光投向“研究性学习”。事实上,研究性学习早在2001年已被列为国家的必修课,并体现了全球前沿的教育趋势。但因为平时不考,这门课在大部分学校被遗忘。“国际学校、私立学校的孩子需要花费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来上这类课,那我们乡村的孩子能不能也免费享受这种好的教育方式?”

入围ETS全国大会的中学生,参观上海理工大学实验室大楼。

在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开展了两年“研究性学习”的试验教学后,2016年,陆逊摸索出一套系统方案——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核心,推动学校课程研发和教师培训,改变老师们传统以应试为导向的思维和教育方式;以学校内广泛设置的学生社团为辅助,让更多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研究性学习”及思维方式;而“中学生ETS大会”则为师生提供了一个阶段性的课题交流和展示机会,学生们可以在此展示他们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成果,也间接反映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成效。陆逊从自己的老家贵州开始,寻求志同道合的县城或乡村学校推行研究性学习。叶淑怜所在的黔西县第四中学,便是最初落地的七所“试验田”之一。

第九届中学生ETS大会(省级)的课题分享现场

叶淑怜则是这片试验田中结出的“果实”。经过了两年社团生活的浸润,2019年,步入初三的叶淑怜第一次鼓起勇气报名ETS大会。她留意到自己和身边同学们经常面对来自父辈的责骂和打压式教育,但所有人都对此沉默不语,于是以“家庭语言暴力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为课题,试图去探究与追问。

令叶淑怜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日常生活课题,不仅通过校内同学们自主评分与推选,顺利晋级到省级ETS大会,还成功地拿到去往上海参加全国ETS大会的入场券。

在陆逊看来,叶淑怜的晋级之路,正体现了ETS大会与其他大赛的核心差异——非选优和普惠多元。校级大会时,由学生自己制定规则、自己推选晋级者,入围者往往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而通常呈现出随机性,就看谁的研究话题更容易引发共鸣。而在省级大会时,所有参与者将被打乱,按5-6人重新分组,借助计算机模型,确保每组里城/乡学校、示范/普通学校、高中/初中学生、男/女性别分布均衡,从而为每个人创造了一个在差异中相互学习、谋求共赢的环境——因为大会采取团队晋级制,晋级不是取决于个体的能力和竞争,而要依靠协同进步与团队合作。

相比别的大赛严苛的淘汰机制,ETS大会的多元评价体系,更多地关注学生们观察和思考过程而非结果,关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创新思维、逻辑分析、抽象归纳等能力,让参与者们都有机会站上更大的舞台。就像陆逊所说的,“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选优,是为了普惠,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孩子被看见,从而激励越来越多的学校去推行研究性学习。”

第九届中学生ETS大会(省级)的课题分享现场

成为完整的人

当再次站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成长,叶淑怜感慨,若没有ETS大会,自己很难把研究坚持下去。如果没有大会中老师、评委和同学们的认可和鼓励,自己也不会从“小透明”变成如今侃侃而谈的分享者。叶淑怜深知,因为 ETS大会,自己早已从“要我学”,变为发自内心的“我要学”。而这样的自主探索与学习没有终点,“一旦这颗种子在内心发了芽,我们就能去往更高更远的世界”。

这颗种子,也改写了其他许多孩子的命运。

即使是在应试教育中得心应手的少年,“被看见”也有非一般的魔力。

参加第九届中学生ETS大会的学生们到达省级大会举办地贵州凯里。

毕业于贵州修文县第一中学的罗永睿,回忆起2017 年参加ETS大会的往事,那时原本擅长考试成绩优异的他,第一次在研究性学习上“栽了跟头”。

“我人生中第一个课题研究是关于中国式过马路。但我真正做起来,才发现研究性学习,和平时老师主导我们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一直习惯于被灌输知识的罗永睿,在课题开展中频频碰壁——选题太宽泛、方法不适配、问卷难回收,自信一度受挫。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他磕磕碰碰来到省级 ETS大会,但当面临同场分享的其他参与者时,罗永睿一度萌生了退出的念头。

在队友的鼓励之下,罗永睿尽力完善课题,并竭尽所能做了分享。当他以为必定落败之时,却意外地收到自己接近满分的现场能力评价,以及参加全国 ETS大会的机会。

从贵阳开往上海的火车上,罗永睿一边感慨,ETS大会让自己平生第一次走出大山,一边也开始反思,自己尝试研究性学习以来各种困境的根源。

那晚,罗永睿在一张皱皱的小纸条上写给自己,“你可以不是最优秀的,但你要敢上去,敢说出来”。更重要的改变,写在他心里。从此,他不再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多了许多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以及改变现实的行动——关注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为ETS大会的志愿者,做社团交流会的导师,在ETS大会宣传组里发光发热。

第九届中学生ETS大会(全国)人工智能专场

“非选优、多元评价,并不能保证我们在应试教育的赛道上走得更快、跑得更远,不一定让我们有很多显而易见的进步。但我觉得,这些理念,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向上的人,一个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未知、挫折和挑战的人。”当面对今年参与大会的中学生,罗永睿感慨,“万千如我一般的中学生,来到这里之后,都能够大胆地去探索,去思考,去分享,能够找到专属于自己内心的、最耀眼的那个自己。”

月亮的另一面

“以前作为参与者,觉得ETS大会就像一轮月亮,一直温暖又明亮,呵护着照耀着我们。”叶淑怜感慨。直到她和罗永睿担任志愿者,成为幕后工作人员,才终于看到月亮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正是无数工作人员、志愿者、支持方在背后紧密合作、倾力付出,ETS大会才变得越来越好。

第九届中学生ETS大会(全国)人工智能专场

作为宣传组的志愿者,罗永睿经常加班加点撰写现场报道。一天夜里突发高烧,后勤组的志愿者——中欧基金真心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周小鹏立马协调用车,将罗永睿送到医院就诊。

“周小鹏老师几乎每年都在现场支持ETS大会暑期活动,我一度以为他是全职的工作人员,后来才知道他是中欧基金真心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罗永睿由衷地佩服他始终的热情、做事的认真,更感动于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

2024年7月,在贵州凯里的省级ETS大会上,周小鹏在动员会上的发言让很多人印象深刻。每个学生都希望能晋级全国大会,但总有人不得不被淘汰。周小鹏用游戏《王者荣耀》启发学生,“你如何成为自己人生的王者?在游戏里你知道,输一局很正常,不可能每一局都赢。那人生也是如此。这一局输了就代表着人生完蛋了?就不能成为人生的王者?”他寄语所有的参与者,“希望各位能更开放、更包容地去看待问题。因为你会发现,这个比赛现在你可能觉得很难、很重要,但再往后,你会发现这只是人生中的一瞬而已。”

作为资深志愿者之一,周小鹏自 2016 年就参与到ETS大会,当过省级大会的评委,做过安全员,到过学生宿舍帮忙抓蛇,也在餐食不够之时紧急找饭店。当问及为何如此“死心塌地”地支持大会,早年也曾给贫困地区学生捐助硬件的周小鹏坦言,“改变偏远地区孩子的命运不在于给他们一个装修得很好的教室或给一些书,最核心的其实在于改变他们的思维。而这正是ETS大会在做的,他们很真诚地、很勤勉地在做这件事。”

出于认同,周小鹏后来也常呼朋唤友,拉上同事一起去ETS大会做志愿者,做观察员——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学生们的观察和思考过程,关注学生展现出的各种能力,发现他们被忽视和遗忘的闪光之处。

参加第九届中学生ETS大会的志愿者们

观察员的经历,给后来出任中欧基金真心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于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ETS大会的机制在设计构思上非常科学,也非常巧妙,充分地考虑了环节的公平性、入选晋级的随机性,以及最重要的非选优特色”。

而随着越来越多中欧基金员工作为志愿者参与到ETS大会中,大家看到更多中学生们展现出的自信与勇气,对生活的热爱与探索,以及对更多鼓励、空间和机会的渴望。

“有一个职高的学生王冬雨,他们的课题是用虚拟影像来模拟校史馆。王冬雨负责主讲PPT。”中欧基金员工志愿者李孟倚至今记得2024年ETS省级大会上的经历,“第一次见面那天晚上,他还和我说很紧张。结果第二天正式展示时,他讲得特别好,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最后我专门给予了正面反馈,‘我特别喜欢你的演讲’。王冬雨一下子就咧开嘴笑了,整个眼睛都是星星一样的亮光。”这让李孟倚非常感动,“可能刻板印象是职高的学生成绩不好,但是冬雨让我看到,他们也能闪闪发光。我觉得这个大会的意义可能就在于此。”

倾听、鼓励和赞赏,在李孟倚和中欧基金的志愿者看来,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回应。其次,尽己所能,为少年们提供积极的引导,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们对未来的思考,就像如何看待能否晋级,如何与他人合作。

正是看见孩子们的改变,从2023年起,中欧基金真心公益基金会正式为中学生ETS大会提供资金支持,数十名中欧员工参与到大会的志愿者工作中。2024年,中欧基金真心公益基金会还和上海春禾青少年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专业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中学生ETS大会委员会,共同推进中学生ETS大会的未来发展,助推其发展为更专业、更具影响力的平台,在2024年第九届中学生ETS大会中,中欧基金继续捐助省级和全国大会的举办,更多的员工志愿者加入到观察员和评委的队伍中。

中学生ETS大会首届委员会

“一切的初心,都是从爱和关心出发的,探索精神、思考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中欧基金真心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于岚表示,“孩子们需要我们,去给他们一个更加坚实的后方,一个更加包容更多支持的后方。ETS大会的平台,提醒我们更多地聆听、鼓励和赞赏,让他们能被看见、被听见、被关注。”

对于这些勇敢站上平台的少年,不论是于岚、周小鹏、李孟倚或是其他中欧基金的志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们都相信,他们人生的终点不会只是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他们的未来一定是全世界。”

(文中图片由上海春禾青少年发展中心提供)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专题)

0 阅读:1

信息周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