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关羽头颅出土

汉奎文化 2025-02-19 16:48:21

从古至今,在无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关羽的名字一直都象征着“勇猛”、“忠诚”与“战争”,如不变的岩石一般,深深刻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并由此在广阔的大地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而在河南洛阳,就有过一座曾为历代所认证过的关羽陵墓,据说这里埋葬着关羽的头颅。可考古人员的一个意外的发现,却推翻了这个长久以来都无人质疑的结论。

英雄荆州北伐业,一朝兵败埋洛阳

在中国,即便是对历史毫无兴趣的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汉末纷乱与三国分立的历史故事。在这漫长的历史横幅中,总有几位英雄如星星般闪烁耀眼,夺得无数人的目光,令后人为其遭遇或欣喜或悲叹。

关羽,则是这些汉末三国的英雄人物中最夺目耀眼的一位,他生前的意气风发,临死前的忠贞不屈,在文人的笔墨下,跃变为一首首流传后世的诗词,成为令人遐想三国历史的文学素材。

但不管再如何辉煌的人物,总会迎来谢幕的时刻,而结束关羽这辉煌灿烂的一生的,正是一度显赫其威名的襄樊战役。

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之兵,意气风发地向北前进,意图北伐曹操集团,攻克为曹操集团所占据的荆州北部地区,使得这个地广人多的大州归为刘备集团所有。

此时的刘备集团,正与曹操集团处在激烈的战争之中,并在这场决定生死的争斗中占据上风。这一年的春天,刘备的军队成功攻入汉中,未来蜀汉的统治疆域也由此定型。

而此时身处东边,负责荆州军政大事的关羽,也受此次胜利的影响,在主公刘备的命令下,带领着士气高昂的荆州军队,包围曹操集团的襄樊两地,击败前来救援的于禁,成功占领襄阳、樊城两个重地。

在经历这番连绵战火后,整个荆州基本归于刘备集团的控制之下,刘备的汉室复兴之梦也似乎不再遥不可及,此次荆州北伐的统帅——关羽,他的声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在关羽为此而骄傲自得之时,来自南方的暗潮正在悄悄涌动。对于此时的孙权集团来说,刘备集团占据着荆州南部三郡,牢牢地看住东南地区,让孙权想往北方发展,却找不到合适的出口,只能空留叹息。

而此刻,关羽将荆州的军事力量带往北方,恰好让孙权看到了可乘之机。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孙权集团成功偷袭了关羽治下的荆州,在精心策划的计谋与人数众多的士兵面前,两个月前一度威震中原的英雄关羽,在短短两个月后,竟然落得了一个败走麦城的落魄下场。

公元220年的年初,关羽最终被孙权的军队俘获并杀害,一代英雄,就此从历史舞台中退场。

关羽被孙吴政权杀害后,出于交好曹魏势力,离间曹魏政权与蜀汉政权关系的考虑,孙权将关羽的遗体分割,分成躯干与头颅两部分。

躯干部分留在东吴,最终安葬在湖北当阳,也即是当今知名的当阳关陵。而其头颅,被送到曹操手上后,曹操感惜关羽过往不凡的事迹,便以厚重的礼节,将英雄的头颅安葬在洛阳。

从此开始,世界上便有了两处埋葬关羽的坟墓,一处在南,一处在北,南处埋躯体,北处埋首级,离开历史舞台后的关羽,便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与人间共处。

不过,虽然活人形态的关羽已经离开人间了,告别那个战乱频仍的三国时代,可很随着时间的流逝,“关羽”又重新以一种新的形式参与到历史进程中来。

由人成神香火续,历朝历代祭关林

在关羽死去之后,因为其一度辉煌的胜利,过人的武艺,以及令无数人由衷敬佩的品格,在其死去附近的荆楚地区,部分民间开始自发地祭奉起这位神奇的英雄。

在祭拜的一开始,关羽仅仅是为那些山间百姓所祭祀,且常常被视为具有神奇法力的“鬼魂”。

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关羽的传说被传播得越来越广,百姓认知里“关羽”的法力也越来越高深。到了南北朝时期时,从南到北,整个中原大地都时常能听到“关羽显圣”的离奇传闻。

在南北朝时期,社会秩序极度动荡,战争、叛乱与起义,如同道路上的沙砾一般,随处都能见到。

在这种战争频发的社会环境下,一些统治者为了提高军队士气,开始有意无意地将勇猛无比的关羽作为城市的保护神,己方的战神,以此来振作军队士气,提高自己在战争中获胜的几率。

在这种历史趋势之下,对关羽的祭拜越来越多掺杂进官府的要素,关羽逐渐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确立为“正神”,其信仰与香火的祭拜也在官府的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

而后,随着历代王朝的更替,关羽身上那种对主公忠贞不屈的精神逐渐为统治者所重视。特别是在进入宋代后,宋朝统治者一向秉持着崇文抑武的根本国策,极度注重对军队的掌控,特别关心军事将领对于王朝的忠诚。

而人生中一向贯穿着“忠诚”二字,在个人武力上又以勇猛著称的关羽,自然而然得到赵宋统治者的瞩目与欣赏,成为宋朝引导将领思想的一个有力工具。

在这种迫切需求之下,关羽开始被确立起“武圣”地位,并与“文圣”孔子并排接受祭祀。武圣关羽的祭祀信仰也由此深深扎根在华夏大地之中,成为每一代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人物。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关羽陵墓,自然也得到了从民间到朝廷的重视,安葬着关羽首级的洛阳关林,自然也不会例外。

在汉末三国之后的历代记载中,河南洛阳的关林,就是埋葬着关羽头颅的地方。

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封建王朝都曾将此地作为关羽的祭祀场所,许多钱财人力在统治者的一纸号令下,纷纷聚往关林,将旧朝的关羽庙修缮、更新、扩建,以此彰显朝廷对于这一位神灵的尊重,也求着这位战神对于兵戎大事的护佑。

就这样子,在历史长河的缓慢流逝中,洛阳关林就是关羽首级埋葬处这一概念,渐渐潜移默化地进入人心,没有人对此发出疑问,也没有人想着要打开陵墓看一看是不是真有一个头颅埋在里面————没有人会做出这种对武圣关羽不尊敬的事情。

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件事情的发生,却翻转了这个概念。

暴雨一夜后山垮,泥沙色变巨石显

在洛阳偃师市佃庄镇的东部,有着一个名叫关庄村的小小村落,而就在关庄村西边约40公里,就是据说埋葬着关林头颅,名闻天下的关林庙。

因为关羽的名气,关林庙从古至今都是人气鼎盛,前来祭拜关羽的香客络绎不绝,而地处几十公里外的关庄村,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耕小村落。

相对于关林庙,人气极为稀少,这里的村民多是过着日起而作,日落而歇的农耕生活,虽然也一度听说过关羽的传说以及西边那个几十公里外的关林,却很少人将自身的村落与关羽头颅联系起来。

而不论是关庄村的村民,还是关林庙的看守者,都绝不会想到,就这样维持了时长许久的状态,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所打破。

1979年夏季的一个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小小的关庄村。一开始,人们只以为这不过是一场短暂的风雨,可令许多村民都意料不到的是,这场降雨的时间越来越长,接连下了好几天。因为下雨天不好到田里干活,村民们就只能百无聊赖地待在家里,看着雨滴落地,闲聊度日。

在连绵大雨中的一天,一位村民偶然之间惊恐地发现,关庄村的后山已经被雨水所冲垮,在望不到尽头的雨水中,后山上的泥沙正被水流所裹挟着,向着山脚下流去。

在农村,特别是位于山区的农村中,因为大雨而导致的山体坍塌,泥土流失,以及顺山流下的洪水,其实并不少见,村民本无需如此惊慌。

可不巧的是,关庄村正处在后山的山脚下,一旦后山出了什么意外,关庄村的村民,以及他们祖祖辈辈辛苦开垦出来的田地,可能都会毁于一旦。

为了守护自己的村庄,守护自己长久居住于此的家园,关庄村的村民们纷纷拿起锄头,带上沙袋,叫上自己的亲朋好友,蜂拥到后山附近,想用自己的力量,阻拦洪水危害自己的家园。

而当关庄村的村民们终于集齐工具,来到后山时,发现一块外表光滑,形状规则呈圆拱状的巨石,伴随着流逝的红色泥沙,正在缓缓显露。见到这一幕,一些胆子大的村民拿着原本用来抗洪的锄头,走上前去,将巨石周围的泥沙清理干净。

随着巨石周围的红色泥沙渐渐被村民清理开,这块“巨石”的真面目终于向村民展现出来——这竟然是一座坟墓!

陵墓只葬一头颅,战神原来埋此处

连绵大雨冲刷出一座坟墓,这对于关庄村的村民来说,确实一件新奇事情。

而且,照着几位平时见多识广的村民的估计,这座坟墓的年代应该特别久远,以至于在漫长的历史中被埋藏中厚重的泥土之下,直到如今才得以露面。

关庄村挖出一座古墓的事情很快就被层层上报,一段时间之后,一支考古队伍来到了这个之前毫无名气的小村落,准备考察这座重新展现在世人眼中的陵墓。

在官方的人力物力支持下,考古队伍很快就进入了这座古墓的内部,发掘出了不少随葬物品。这些随葬物品数量不少,而且许多物品的样式极为精美,其中还包括一只象牙酒杯,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能用得起。

考古专家依据随葬物品推断,这座墓主人可能有着不低的身份地位,甚至还可能在史书中出现过相关记载。而观察这些随葬物品的器物风格,专家初步推断,这座坟墓大概处在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之间。

为了一探究竟,考古队伍继续往下发掘,很快就发现了一道石门。清理干净门上残留的泥土后,石门上雕刻着的花纹完完整整地展现在考古队伍面前。

粗粗看去,石门上的花纹呈现出五只老虎的形象,活灵活现,线条简单,却显现出老虎的气势。而在这道陵墓虎纹石门的正中,还刻着一只威风禀禀的猛虎,似乎在暗示着墓主人那非凡的气势和身份。

而当考古队打开墓室后,墓室内的景象顿时让他们惊讶不已——这座古墓的墓室内没有常见的墓主人躯体,只有一个头颅。有头颅却没有全尸,这奇怪的一幕顿时把考古专家的心勾了上来。

在结合对这座古墓的详细考察后,专家提出了一个猜测: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关羽头颅的埋葬地。而这一猜测,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得到更一步的佐证。

据一位熟知民间传说的当地干部所说,关林其实是一个假坟墓,真正埋葬关羽头颅的地方,就在关庄村,只是过去这边没有发现近似的坟墓,久而久之,就变成一个似是而非的传说了。

而如今这座只赞头颅的奇特坟墓发现,为这个久远传说提供了一个切实有力的证据,也在史书的记载相符合。

依据史书记载,关羽被害后,头颅被给曹操,曹操怜惜这位英雄的遭遇,便将他的头颅配以厚礼,埋葬在洛阳城南,而如今的关庄村,正处在旧时洛阳城的东南一华里处,从这个村子往西走上几百米,便可见到洛阳市魏故城遗址文物保护标志。

除了地理位置上极为切合外,依据文献记载以及访谈,在原先的关羽墓附近,曾经有过一块上刻“汉寿亭侯,武安王协天护国大将军关帝之墓”的石碑,只是当时对于这块石碑的文化价值了解不足。

在1955年洛阳洪水来袭时,为了筹措抗洪石料,便将其与其他普通石块一同投掷到河流之中,再也见不着了。

追根溯源至此,真正关羽头颅的埋葬地可以确定无疑,就是位于关庄村的这座古墓,而非几十公里之外的关林。

只是在过去的漫长时间里,因为历史上的各种阴差阳错,关林成了外界心目中的关羽墓所在,而真正的所在地关庄村却慢慢消失无名,造成了这场时间跨度极长的误会。

结尾

时光长河缓慢流去,为过去的历史真相掩上一层厚重的泥土,在漫漫历史长河的冲刷下,曾经一度鲜明的痕迹被时间洗刷得模糊起来,使得真实的历史如同水底下那游动的鱼儿般,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可等到想入水捕抓它时,却扑了个空,唯有留出足够的时间与耐心,才一窥其真实的面孔。

身处在这个世界中,不论是过往的历史,还是当下的时事,我们总会遇到需要判别真相的事物,或许对于这些纷纷扰扰,真假难辨的事物,我们也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与耐心,抱以包容的态度,才能在风风雨雨的尘世中,寻得一条属于自己的清醒路。

17 阅读:8491

评论列表

散仙

散仙

34
2025-02-22 11:51

关二爷头枕洛阳身在当阳。忠义千秋威震华夏!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32
2025-02-22 13:00

故事很好![点赞]精彩

斜月三点星谢

斜月三点星谢

20
2025-02-22 13:33

关林,还是关陵?

醉翁 回复 02-23 00:58

虚实之间 回复 02-23 09:51
关林,孔子的叫孔林

有趣的沙雕

有趣的沙雕

13
2025-02-22 11:03

义释孟德,厚葬云长[祈祷][祈祷]

牵着刚子去打猎 回复 02-23 11:34
小说而已[得瑟]

黑翼天使 回复 02-22 16:37
关曹是真爱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12
2025-02-22 13:09

江东鼠辈

牵着刚子去打猎 回复 02-23 11:33
鼠国鼠辈[得瑟]

jingjing880604

jingjing880604

10
2025-02-22 16:42

绿帽贼

用户17xxx21 回复 jingjing880604 02-23 21:27
果然你是江东鼠辈,鼠目寸光

jingjing880604 回复 02-23 16:16
能弄死绿帽贼的是英雄好汉!

苗大爷

苗大爷

10
2025-02-23 18:47

你就是真挖出关羽的头你也认不出。事实上历史上的关羽跟演义里的关羽差距很大。首先演义里关羽身高两米多,事实上这个不太现实,这么高的人,连马都没得骑。其二关羽应该是个大胖子,将军肚没得跑,不是这样,没办法在战场上生存。然后关羽肯定不用青龙偃月刀,而是用槊,因为青龙偃月刀太重了,战场上没法用,而且三国没有青龙偃月刀,做不出来。还有就是关羽不是忠义无双,千里走单骑不是因为他有多忠义,而是他觉得在曹老板手下难以出头,在刘备手里当二把手比较有前途。最后关羽很好色[呲牙笑]

用户14xxx91

用户14xxx91

7
2025-02-22 11:11

关帝圣君关庄村

其真 回复 02-23 22:08
关羽姓冯

落雪

落雪

6
2025-02-22 08:24

快2000年了。

帝蚂

帝蚂

4
2025-02-22 19:49

据考证,这个是青年时期关二爷的头颅

用户10xxx20

用户10xxx20

2
2025-02-22 13:04

真的?假的?

随了谁的意 回复 02-22 23:28
明显假的啊~!你看全文可有只言片语提到有相关文献?!那可是关二爷啊,你觉得以关二爷的排面,墓里会没有只言片语,竹简啥的都没一个?!全文都是臆测想当然而已。古人,特别是名动一时的大人物,哪怕没有文字都会有浮雕之类的记录其平生的事迹。你看文中可有提起这类东西?![笑着哭]

用户12xxx25

用户12xxx25

2
2025-02-22 17:32

操!曹?

牵着刚子去打猎

牵着刚子去打猎

2
2025-02-23 11:36

做人不可学关二,小心死后无全尸[得瑟]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2
2025-02-23 16:06

狗屁不通的文章,忠和义俩字。是关羽的精神

用户15xxx92

用户15xxx92

1
2025-02-23 07:18

一介武夫,何足挂齿,三国时曹操很坏吗?孙权狠坏吗?刘备很好?

momo

momo

1
2025-02-22 21:27

关公说了,他半夜抱着脑袋去感谢“汉奎文化”二次再生之恩,让你给他留个门[得瑟]

汉奎文化

汉奎文化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