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新车就降价?快看,这里面有你的车吗?

汽车热心人 2024-01-16 10:20:11

“降价”是2023年汽车市场的主基调,为了抢占市场,无论是合资还是国产又或是进口,基本都卷入了价格战当中。

进入到新的一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依然继续,2024年的第一个月刚过去15天,就有多家车企官宣各种降价和优惠。

图片来源:网络

各种“花式”的宣传也让一些消费者不禁思考,这么多品牌降价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是不是入手新车的最好时机?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一起来聊一聊!

一、多个品牌,争先恐后的降价?

“没有最卷,只有更卷”,这是奇瑞汽车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对2024年汽车市场的看法。

似乎是为了证明这一点,2024年伊始,特斯拉、哪吒、零跑、理想这些新能源车品牌再次揭开价格战序幕,吉利、广汽、长城等自主传统企业相继加入战团,连南北大众、一汽丰田、广汽本田等合资企业也没落下,推出各种优惠、补贴、福利,来激发消费者的购车欲望。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这些内容,小编为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集中整理(见下表):

品牌优惠内容优惠车型特斯拉Model 3/Y降价6500-1.55万元;6000元保险补贴

Model 3/YModel S/X

理想降价3.3-3.6万元;送电动踏板或折现5000元2023款理想L系列零跑降价1.7万元,赠送服务消费券C01增程、C11增程、C11、C01、T03哪吒降价5000-1.5万元;新年专属红包,现金优惠哪吒AYA、哪吒X、哪吒S、哪吒GT上汽大众降价3-5万元,抽取周大福联名定制金钞、综合优惠2024款帕萨特、朗逸、途昂、途岳长安降价1-4万元,置换补贴、现金补贴UNI序列、CS序列的第三代车型、欧尚品牌等领克最高优惠3.8万元;购车券、金融或置换补贴09MHEV岚图降价6000-1.1万元;购置税减免新岚图梦想家EV比亚迪2000元抵7000元-20000元海豹系列、护卫舰07

二、 为什么大家都在降价?

综上所述,虽然车企们降价的方式不一,有的是官方调整主导价,有的通过促销,给消费者各种各样的置换补贴、上牌补贴或金融补贴等。但是,确实给出了很多的优惠。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激烈的“降价”?

其实原因很简单:

1、为新车上市做准备。

很多车企在新年会推出改款或新款车型,那么再次之前,老版本的库存肯定要清一清,所以价格上就会做出一些让利,比如:新款领克09 MHEV预计将在不久之后上市,因此如今官方降价大概率是为了清理旧款库存,为后续新款车型的到来做准备工作。

2、借助“新年” 的热点,清库存。

虽然都是清库存但是和前一点不同的是,有些车企是因为过去的一年销量并不是很理想,所以赶上当下的这个时段正好可以趁机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吸睛带动销量。

图片来源:网络

3、汽车市场越来越“卷”,销量目标越来越“猛”。

还有一点原因很关键,当下的车圈同级竞争异常激烈,以最热门的新能源车市场为例:你有“大电视”、我可以在车里加“投影”;你能装“大沙发”、我也能有大空间;智能系统的配置也是一个比一个高级。所以,消费者的选择确实变多了。

另外,随着新年的到来,各大车企都在积极规划自己的未来:

图片来源:网络

看到这份销量目标,大家似乎更有理由相信,为了完成这一计划,接来下还会有更多的降价优惠。比如,比亚迪去年销售量为3024417辆,而24年定的目标是450-500万辆,这意味着要增长50%才行。

其他车企也是一样,基本定下的量较上一年都至少要上升50%,这样的压力给到自己,或许只能在价格上多做点文章了。

三、现在是买车的好时机吗?

大家最关心的应该就是这个问题了,既然有这么多优惠和福利,那现在是不是买车的好时机?

如果说,您现在是刚需,着急开着新车回家过年。那么看看谁的优惠更多,哪款车型更喜欢,确实是入手新车的好机会。

但是,如果您不是那么着急,小编建议大家再等等!毕竟在农历新年的前后,也就是1-2月份,是买车的旺季。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就算现在的优惠足够多,毕竟需求量大。

等到后面,3、4月份,会有很多新车上市,这个时候的价格或许会比现在更便宜,毕竟要清库存。等到6-8月,天气也热了,这3个月一般情况下是淡季,所以价格上的让利空间有望更多!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想买电车的朋友们更可以再等等了,业界普遍预测认为,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会愈发激励!到时候大家看准时机再下手也不迟!

四、最后说几句……

降价促销驱使各车企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有利于市场的优胜劣汰,提升行业的集中度,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同时,降价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购车选择,也降低了购车的门槛。

价格战也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的价格战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以价换量”的策略也导致车企利润的摊薄。而车企如果利润严重下降,难以维持正常运营,也会影响技术优化和服务水平提升,最终还是会影响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因此,如何平衡销量和利润,成为车企都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0 阅读:1259

汽车热心人

简介:汽车热心人,了解更多买车用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