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活捉一名华为的“地主”

菊厂基地打工仔 2024-08-06 01:34:42

当我“啃”下近百个功能点后,我切实地体会到自己在命令行功能领域有了“质”的飞跃,我也成为了一名更有“资本”的责任田主。

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继续努力,有朝一日要成为项目组里的多栖责任田“地主”!

“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到站南京南站……”

列车到站的播报声响起,一双带着校园余温的双脚即将踏上金陵这片陌生的土地。下车时,雨刚好停了,七月的夕阳散落在月台上,蒸腾的水汽让我的眼镜蒙上了一层薄雾。眼前闷热潮湿的城市正在展示着它的喧嚣,以聒噪的蝉鸣欢迎着我。我用衣角擦了擦模糊的镜片,伴着身旁人群的喧闹,抬头寻着出站的标志牌……

五年,时间过得太快。此时,我在松山湖欧洲小镇里散步,抬头望着远处的月色,手里握着一杯汲取着宇宙能量的咖啡,不禁想起五年前的那个夏天。

缘分始于五年前

2018年7月4日,我跟另一位同事准时到数据通信产品线报到。

“两个小鲜肉,你要认领哪一个?”未来的DE(设计工程师)帆哥问杰哥。

“那就这个好了!”杰哥看向我,冲我笑了笑。就这样,杰哥成了我的师父。

杰哥是一位技术特别扎实的专家,每次都能揪出我代码中的“八阿哥(Bug)”。可能是为了面子,不想总被师父挑出错,有一次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把一个简单的三元运算符写得非常复杂。

代码视检的时候,杰哥指着这块代码,开玩笑地对我讲:“这块为啥这样写,是不是水平低的代码不屑于下手?”我仔细再一看这组代码,马上就发现哪里出了问题,我俩被这“丑陋但正确的代码”笑得前俯后仰。

师父善于授人以渔,经常给我点明大方向后,鼓励我自己独立探索,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让我真正知其所以然。几年后,我也当上了新人的师父,每当徒弟问我问题时,我都会想起杰哥对我的教导,尽力将这份优秀传统传承下去。

公司高度重视软件质量,从软件能力提升角度提供多维度的各类培训和以考促训。而我,作为入职不久的新员工,非常享受这份“福利”,积极参与到部门策划的软件代码答题悬赏。当时,师父带着我一路刷题打怪、钻研难题、共同竞赛。除了每天完成代码整改的计划和目标,参加产品线的各类培训,挤出来的时间就用在代码题的练习中,我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快,也无比充实。

我清楚记得,我跟师父当时都没能攻下的一道难题。网站系统上只有一个很粗糙的题解,没有推理过程,代码还写得较为晦涩,我俩看了半天也没弄清楚。我一直想着这件事。一有空余时间,我就会找一些同类题目,学习他们的推理思路,想结合着那个晦涩的题解代码继续寻找解题的思路。几天后,我突然发现有一个划分树的数据结构恰好能应用到题目中。我尝试着简单推演了一下,果然成功了!我兴奋地再次验证了解题思路,顺利用划分树的方法“攻下”难题,然后高兴地去和师父“邀功”。此后,再面临一些复杂题目时,我都会主动整理一份题解,也希望能给别人带去启发,涌现出更多的思路。

此时,复杂软件的挑战并没有向我露出獠牙,初出茅庐的我也没有意识到前路艰险。“工作还挺简单纯粹的”,我不止一次在下班路上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闭关”六个月

2019年3月,初春的风并没有带来丝毫暖意,南京似乎还沉浸在冬日的氛围中。

“有一个重要项目即将启动,需要长期出差支撑项目的首次交付,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会议室里,模块主管晓华哥问我。

“好啊,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顶上!”我没怎么犹豫,应声答道。

出差支撑的项目叫做云杉平台。云杉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软件平台,承担了实现软件定义产品等历史使命。几天后,项目启动动员会议正式召开,我如期踏进了华为杭州研究所会议室的“小黑屋”,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闭关修炼。

项目正式启动后,我才发现自己的知识竟是如此的匮乏。由于之前一直在云化项目组,我基本没接触过传统嵌入式设备的操作系统,再加上安全可信整改专项与业务流程关系并不大,我对业务的诸多细节也是“云里雾里”。晨会听前辈们讨论计划方案,有好些名词是啥意思我甚至都不知道。幸好,我抱上了兄弟部门的“技术大腿”奕哥。因为他力气大,大家都叫他“大力”。每次遇到不理解的概念或者功能流程,我就会跑过去拜师求艺。自然而然地,“大力”成了我的另一位师父。那时候,我觉着老员工真是厉害,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能想出合适的方案解决,我自己的代码也在一次次的学习请教中逐渐完善,我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这次项目中,我要负责设备启动阶段的sys_boot模块和sys_preload模块,这个功能模块从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加载直到拉起软件平台组件的过程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打通设备启动流程,成功进入设备命令行界面——这是项目中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目标。时间过得很快,整个项目组都在忙碌中陆续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为了达成设备零调首次登陆即成功的目标,我们把5月15日定为本阶段的时间节点。

“今晚,我们守住目标!达成登陆成功的关键里程碑!“

2019年5月15日的凌晨,目标已尽在咫尺,各个模块的自验证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第一个联调大包已经上板。我满怀期待等待大家的欢呼,却听到了意料之外的声音:“启动失败!”

一群人火速投入到问题定位中。经过定位,一个底层模块接口近期的改动点与sys_boot模块没有配合好,导致sys_boot模块获取启动信息失败。找到原因后,大家很快便开始紧张有序的编码调试。时间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渐渐溜走,当完成sys_boot模块的适配调试后,我忐忑地检视着代码,生怕适配工作出现其他纰漏。最后,在架构师的梳理下,我们确认所有模块再次准备就绪,就差最后一个大包来验证我们的成果。编包流水线启动,精确又漫长地执行着每一步。有的同事趴下来稍稍眯一会,有的同事不放心,还在检查着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紧张的验证环节来了,所有人的期待都灌注在这一次的启动结果上。

“大包已成功传上,设置下次启动大包!“

“启动开始,BIOS自检,磁盘挂载,一切符合预期!“

“sys_boot、sys_preload流程正常,各个服务拉起中!”

“启动成功!“

“Press Enter”这行字终于出现在界面上!大家长舒一口气,会议室里氛围从紧张到喜悦,我也如释重负。我不经意间望向窗外,杭研所的夜晚静谧安静,美得像一幅画。

压在我身上的三个重担

为期6个月的“闭关修炼”落下帷幕,我也回到部门继续投入到云杉版本软件设计的开发任务中。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快速响应市场按需定制产品的诉求,云杉架构的集成方式由“业务定制上车”逐步过渡到“产品定义集成”,因此软件平台归一的重点项目被规划进路标,迭代计划随即启动。

在云杉平台22.X版本上,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个版本中,有两个比较大的关键需求落在了我所在的项目组:一个是平台归一项目,另一个是接入产品的解耦需求。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承接一个临时插入的商业变现新需求的设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感到担子突然一下子压到了我的肩上。当时,我们的PM(项目经理)看到这三个重点需求都压在了我身上,直接跑到PL(项目组长)明明工位上“吵架”:“你把你们项目组这三个重点需求都压在贾胄一个人身上,这怎么行?不是这么投入人力的!风险这么大,怕是一个都搞不成!”

我坐在一旁,安静听着他们为我吵红了脸。我边听内心边“发毛”,这几个需求与我负责的模块都算强相关,我作为责任田田主,对于这几个模块最熟悉,投入其中肯定能搞得快,这也是较为合理的安排。但是,这几个需求的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平台归一项目,工作量实打实地摆在那里,我自己一个人怕是“吃不消”。本来想再抓一位对这个模块比较熟悉的同事进来“救火”,但他要支撑另一个版本的TR6(验证阶段技术评审点),无法抽身。事情似乎陷入了无法调和的僵局……

怎么办?这么耗下去确实不行,得先对齐应对策略!我拉上PL和DE帆哥,把这三个需求的关键点与里程碑相继罗列出来,并着重统一评估了这三个需求的预期交付时间截点。我们越拆越细,需求和策略也愈发明朗起来:

接入产品解耦的需求最急迫、最重要。关键的特性功能梳理离不开这项需求的落地,因此还是由我上阵最合适。况且,经过我们的梳理,代码量实际上相对没那么“吓人”,我专职投入一星期应该就能搞定。待整理出特型全量功能分析的交付件后,我可以把代码委托给处理告警与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模块解耦的亭哥处理,后面可以将另外两个特性一并验收交付。

平台归一项目的需求很重要,但不是最紧急的,可以先延缓一周。我认为可以将前期设计内容的串讲设计先搞定,放在产品解耦的需求后再开发,从而有效保障人力的投入。

至于商业变现的需求,我们了解到有兄弟模块正在做同样的设计,我们认为可以先拜托兄弟模块同步设计梳理公共部分的内容,等到解耦需求顺利交付后,我们再投入完成其整体模块下的特定设计工作。

整理完初步的对策后,PM也觉着这是当下最可行、最靠谱的策略,爽快地同意了:“行!就按这个策略搞!加油啊!”

就这样,我们按照前期制定的策略,稳步推进工作,陆续圆满完成了三个需求的交付验收。当然,交付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还记得在解耦需求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分析、梳理出命令行模块所有的功能点,从每一个类、每一个脚本中梳理清楚其功能作用和使用场景,最终输出用于解耦的分析表。这其中最令我们头痛的是,很多功能都是冷门功能,使用场景非常少,还有不少代码是已经没有业务使用的废弃代码,知晓其历史背景的开发人员也寥寥无几。我在梳理过程中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看全、看尽所有功能点,我们在分析代码的同时,还主动与专家讨论、查询资料文档,甚至通过注释中的问题单来排查代码的应用场景。

最终,当我“啃”下近百个功能点后,我切实地体会到自己在命令行功能领域有了“质”的飞跃,这对之后的设计开发工作也很有帮助。同时,我也成为了一名更有“资本”的责任田主。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继续努力,有朝一日要成为项目组里的“多栖”责任田“地主”!

如何增加自身技术纵向学习的深度?如何拓宽和周边协同能力的广度?我想做项目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不同于培训赋能,开发项目需要从功能、安全、性能、可靠性、可测试性、易用性,以及和周边模块配合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对每一个细节的考量都能体现出个人技术的沉淀与积累。相应地,复杂软件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除了受项目规模与问题难度制约,人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聪明就是知道的多”,经验老道的同事的一句话,就可能顶得上新兵蛋子半天的分析。通过做项目提升个人技术能力,再将个人能力传递下去、应用到项目中形成正循环,我想这是每一位技术人的追求和理想。

写在最后

一步一脚印,回首已五年。从技术菜鸟到领域专家,从明日之星到金牌个人,这五年我收获良多。在成长之路上,我要感恩家人无私的支持,让我有坚强的后盾去奋斗;我要感谢朋友真切的关怀,也幸运能够与周围的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克服困难。

时间回到现在。我像五年前刚刚踏上南京南的月台那样,擦了擦眼镜,抬头仰望。周围没有赶路人的喧嚣,只有夜空中点点闪烁的星星,清晰且明亮。灵光一闪,我打开手机上的记事本,写下了一首打油诗,也算是不辜负这漫天繁星。

华人苦奋斗,

为客献心血。

必克艰困阻,

胜果缀星宿。

0 阅读:0

菊厂基地打工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