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多样,通常与血糖下降的速度和程度有关。常见表现包括:
轻度低血糖
交感神经兴奋:心悸、出汗、颤抖、饥饿感、焦虑及皮肤苍白。
中度低血糖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头晕、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行为异常(如易怒、困惑)
重度低血糖
严重神经功能损害: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其他表现
夜间低血糖:出汗、做噩梦、晨起头痛、乏力。
无症状低血糖:部分患者(尤其糖尿病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直接进入严重阶段。

如何处理低血糖?
生活中,许多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时都会选择吃馒头、饼干等主食来缓解症状,殊不知淀粉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升糖相对较慢,而救治低血糖应当争分夺秒,因而这并非最佳选择,尤其是那些正在服用 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吃馒头、饼干等往往不能迅速奏效,这是因为 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淀粉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而起不到快速升糖的作用。
纠正低血糖的正确做法是,首选升血糖快的食物,如糖块、糖水、果汁、蜂蜜等,饼干、馒头、糕点作为次选。

哪些药物容易出现低血糖?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主要有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SGLT-2 抑制剂、DPP-4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和胰岛素。按照导致低血糖风险的高低分为:
[沙尘暴]低血糖风险低的药物: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DPP-4 抑制剂、SGLT-2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和噻唑烷二酮类。
[沙尘暴]低血糖风险高的药物: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和胰岛素。
对于老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史和低血糖发生后易于跌倒至骨折的患者来说,就要尽量选择低血糖低风险的药物,如果使用低血糖高风险的治疗药物,就要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以防发生低血糖等不良事件。

低血糖反应与低血糖一样吗?
临床上,有些糖尿病人出现心慌、饥饿等低血糖症状时,检测随机血糖却并不低,在排除了心源性因素(如冠心病)的前提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低血糖反应」。
由于「低血糖反应」同样会导致血压升高及心跳加速,诱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因此,也要按照低血糖紧急处理,及时给患者补充碳水化合物,以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那种认为「低血糖反应」不是低血糖,因而不需要处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