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胤祥权力有多大?军政都管,除了雍正就他说了算

墟史往事 2025-02-08 11:52:24

1730年,当怡亲王胤祥病逝的消息传来时,雍正帝不禁痛哭失声。据史料记载,雍正帝当场哭吐了血,并将染血的帕子放入胤祥的棺椁中,作为对这一亲手辅佐皇帝的兄弟无限哀思的象征。胤祥在清朝历史上,尤其是在雍正统治期间,拥有令人咋舌的权力,为兄弟之情、忠诚与才智的生动实例。

雍正正是由于对胤祥的信任,将户部和内务府重权交给其手中。一朝帝王的财权本身就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涉及国家财政,甚至皇帝个人的私财,雍正帝毅然将它托付给忠诚无二的十三弟胤祥,从而让他在政坛中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势。胤祥不仅仅管理国家的户部,还接手了三库,即银库、缎匹库以及颜料库,整个清朝的经济命脉几乎全部掌握在他的手中。

身为雍正最信任的亲弟,胤祥所担任的职务不仅止于户部。在宣布整治吏治、进行财政改革包括推行雍正摊丁入亩的过程中,胤祥功不可没。而雍正帝更是在设立会考府以清查亏空时,将这个重要职务再次交予胤祥负责,胤祥因此成了清理国库的实际操盘手。

胤祥在雍正时期不仅仅是“管家”,他的权力遍及各方,他甚至被安排管理领圆明园和皇室的八旗禁军,这些侍卫直接负责皇帝的安全。这一信任体现出胤祥在雍正心中的无可替代的地位。此外,胤祥还要处理军饷、设施建设及对外事务,几乎将雍正所有重要事务兼顾其中。

在胤祥执掌下,一些机构的管理也开始集中,造办处、会考府等部门的重整都少不了他的指引。甚至在军政权方面,雍正七年,三品将官的任免大权一并交给了胤祥,兵部被弱化,所有关键决策都要经过他的手,足见其权威之广。

然而,即便在如此重权之下,胤祥却依然遭到部分同僚的质疑。诺岷,为山西巡抚,为避免胤祥具有独断专行之虞,表示愿意负责监督胤祥。然而这一质疑却被雍正帝重重驳回,不但如此,雍正皇帝极度痛斥诺岷并将其全家迁回原籍,以显示对胤祥的坚定维护。

胤祥深知作为臣子的重要与局限,他与雍正之间不仅是简单的君臣关系,更是兄弟情深,一种伺机而发的情义。对于胤祥而言,其在清朝雍正年间的表现堪称忠直、勤慎。不论是属下出错,还是处理私人问题,雍正都选择信任胤祥,将队伍的管理权也一并交给他,使十余年的管理落实到稳固的角度。

胤祥的死后的悼念可谓盛大。在当时,雍正为其亲自撰写谥号“贤”、“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并追尊他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将个人的官邸事务和身后荣光一一交托。此外还诏命四子弘晈为郡王世袭,显示出对胤祥家族的无尽恩宠。

0 阅读:4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