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一天,台北法庭外人潮涌动,众人翘首以盼等着庭内的结果。
满头白发的薛岳坐在被告席上,身姿挺拔,却难掩疲倦之态。
原来在几天前,他突然收到法院的传票,内容显示他已经欠下巨额房租债务,已属违法。
犹如当头一棒,薛岳很快意识到这背后是谁在搞小动作,却无能为力。
法庭上,看起来十分镇静的薛岳内心感慨万千,自己为何会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面对法官咄咄逼人的质问,薛岳一声不吭,只是笔直地站着沉默着。因为他知道,结局是注定的,自己已经无心无力再去反抗。
这时,场内突然有人大喊:“薛岳将军,我们支持您!”
这句话像是触动了薛岳的思绪,他哽咽道:“我曾经消灭过10万日军啊!”
全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这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或许是对老将军最好的慰藉,但还远远不够。
那么,这位抗日名将晚年究竟遭遇了何种不公平的待遇?
初入战场 英勇无畏薛岳这个名字与岳飞有些渊源,生于国家动荡之际,父母饱含“位卑未敢忘忧国”之热血,给他取名仰岳,寓意敬仰岳飞精忠报国。
事实证明,薛岳是真的争气。
在考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经过不断的学习锻炼,心中的革命火焰愈来愈烈,“仰岳”这个名字已经不再适合他当前的心境。
他的梦想不只是敬仰岳飞,而是更加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岳飞,死而无憾!
因此,他给自己改名为“薛岳”。但他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的名字真的能够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存在。
1922年,孙中山最信任的部属广东军阀陈炯明突然发动兵变,带人包围总统府,而总统府的兵力仅有八百人。
薛岳当时任警卫团第一营营长,早在中山先生与陈炯明因北伐一事起分歧之时,他就凭自己敏锐的直觉就察觉到异常。
在确认陈炯明叛变,薛岳当机立断,立即安排人带着孙中山先生从一条隐蔽的线路先行撤退。
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兵力殊死抵抗,尽可能地为中山先生的撤退争取到更多时间。
原本计划一个小时就攻下来的总统府,在薛岳的英勇阻击下,足足打了三天三夜。
陈炯明勃然大怒道:“一群饭桶!一个小营长带着几百号人竟然能让你们寸步难行!”
在最后的生死攸关时刻,薛岳带着仅剩的两百余部强势突围,顺利脱险。
这场以少胜多的“大元帅府保卫战”实在赢得漂亮,薛岳智勇双全的指挥给孙中山先生留下很深印象,也开始得到中山先生的赏识。
血战三月 寸土未失七七事变之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成为了悬在所有国人头上的一把利剑。
淞沪会战爆发后,正在西南练兵的薛岳主动请缨,国家有难,岂能坐视不管。
蒋介石心中大喜,紧急起用薛岳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派往前线。
薛岳不敢有丝毫耽搁,真正到达上海了解战况后,他才知道自己面对的竟是如此惨烈的局面。
当时的一位老兵直言:
“一个师的兵力,不到两天就全打完了。新来的士兵刚教会瞄准开枪就得往前线送,没见有几个完整回来的。”
彼时的战场就像一个无情的绞肉机器,一天就会有将近一万人的性命葬送在那里。
所有人都知道,上海不能去,薛岳却说:“连我们这些人都不去,明天就会成为一种奢望!”
薛岳在客观分析上海的战况后,经过反思,决定将原来战场上单一线的阵地改为纵深配备,南北呼应,不仅方便在作战中调配人手,更能减轻战士们的伤亡情况。
刚开始,日军以20辆战车为先导,直冲到我军阵地前沿10米处。薛岳一声令下,我军炮兵群便对日军展开了无情的轰击。
眼见战车在薛岳这里讨不到好,日军更改战术,以催泪弹投袭我军。
薛岳本想带领士兵直接杀日军个措手不及,没想到,这时风向突变,催泪弹释放的毒气反而尽数飘向日军聚集的方向。
“天要助我!”薛岳抓住这次机会,留下一部分士气高涨的战士们进行反攻,自己则带着一队人迂回偷袭日军的驻地,斩获颇丰。
随后,日军又组织十多余次冲锋,薛岳机智应对,奋勇杀敌,永远冲在最前线。
双方你来我往,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鏖战,整个黄浦江都被鲜血染红。
脚下踩着的已经分不清是泥土还是尸体,身体也伤痕累累,只剩下心中那熊熊燃烧的恨意还在支撑着战士们继续拼杀。
这场血与火的战役,薛岳硬是带领战士们坚守了三个月。
上级与薛岳联系时,他只回了八个字:血战三月,寸土未失。
这八个字包含着何等的分量啊,然而在付出极大的伤亡情况下,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国军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
老蒋要求薛岳立刻撤退,保存实力。
薛岳只得听从命令,但他暗暗在心底发誓,从今以后,绝不会让日军从我手里夺走中国一寸土地!
公然抗命 誓死坚守然而,就在薛岳万家岭一战全歼敌人106师团1万余人后,他又和自己的老对手在长沙碰上了。
1939年,日本司令官冈村宁次率领十万日军气势汹汹进攻长沙。
不论是陆上、水上,还是天上的作战部队,日军都毫无保留,看样子是势要一举击败我军,侵占长沙。
当时,驻守长沙的正是刚刚升任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总兵力只有18万人。蒋介石为了保留势力,要求薛岳即刻撤退到衡阳。
这次,薛岳无论如何都坚持不退一步,并劝说蒋介石道:“长沙地形复杂,山川纵横,湖沼错综,可以诱敌深入,俟机歼敌。”
蒋介石还是不同意,薛岳急了,半夜打电话和蒋介石大吵:
“长沙这场仗我是打定了,打败了我自杀以谢国人,打赢了算我抗命,回去你枪毙我!”
蒋介石见薛岳软硬不吃,再加上此时国际上采取绥靖政策,向法西斯妥协,便决定就在长沙与日寇决战。
很快,日军分四路进攻长沙,水陆路并进,还以80门重炮为“重头戏”,对着我军阵地就是一通炮轰,妄图令我军自乱阵脚。
薛岳在察觉到敌人意图后,命令所有官兵坚守阵地,最大程度上减少我军伤亡。
反观水路,守卫汨罗江的两支队伍正在一面抵抗,一面有条不紊地撤退。
难道这也在薛岳的计划之中?
原来,薛岳自知我军的武器装备没有敌军厉害,硬碰硬伤亡太大,还不知道这场战争要持续多久,先保守作战,诱敌深入。
国军一路佯装败退,薛岳早就安排好人手守在设伏位置,好一招“请君入瓮”。
仔细研究湘北的地形,其实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天然优势。
湘北的中间是狭长的平原,西面是洞庭湖,东面是山区。如果把西边所有的田地都灌上水,再毁坏道路,势必会降低日军的行军速度。
而山区又特别适合设伏,可以频繁伏击,消磨敌军的战斗力和自信心。
依靠着一次次的实战和实地考察,薛岳自创出一种“天炉战法”,以退为进,诱敌深入。
天炉战法的关键点,在于守住长沙城。
简单来说,就是先设伏把日军队伍切断,利用地形优势将敌人包围,形成一个“大熔炉”,我军就是火,将日军全熔化。
此方法通过将日军兵力进行切割,将我军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薛岳很快便将其灵活运用到接下来几次作战中。
依靠这种战法,薛岳创造了震动全世界的长沙大捷,我军三次长沙会战共歼灭日军10余万人,薛岳“战神”的称号就此流传。
台岛余年 桑梓情深就是这样一位抗日战神,最终也没能掌控得了自己的命运。
在去了台岛后,薛岳移交部队,百无聊赖。蒋氏父子虽然待他表面上恭恭敬敬,但从不给以他实权,薛岳只好在乡间过起与世无争的半隐退日子。
时光如梭,物是人非。蒋家父子相继去世后,薛岳连这最后缥缈的依仗也没有了。
而李上台后,一反两蒋立场,还想让这位老将军支持他的想法。
要知道,薛岳从未忘记过故土,他曾写信给蒋,提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即使没有什么地位实力,他也从未放弃过为促进两岸统一而努力。
李的想法惹怒了薛岳,他当即大骂了李一顿,还表示除非他死,否则坚决不会同意。
然而,没了依仗的薛岳很快便遭到的报复。
薛岳居住的房子原本属于一个委员会,之前一直是官方出资租用的这座银行公寓。
李上台后,见薛岳不能为自己所用,直接把这个委员会给撤了。银行也一反常态,恶意上涨租金,并逼着薛岳尽快支付高额租金。
那么,薛岳晚年的生活真的就全靠当局,没有自己的存款吗?
很显然不是。
薛岳戎马一生,曾掌管湖南军政全权长达七年之久,即使不用刻意贪腐,也有着用不完的小金库。
他晚年的生活之所以这么悠闲,物质自由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面对当局这盆污水,已经97岁的薛岳气得浑身发抖,平静下来后,只觉得十分心寒。
以为自己现在老了,就可以任人欺负吗?
薛岳当然不肯当这个“冤大头”,这也是他对当局行为的抗争,因此于1993年被诉至法院。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薛岳随后便搬出了这个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另觅一处容身之所。
1998年,薛岳病逝,享年103岁。临死前他大喊:“宁用奴才,不用人才!”
这八个字,字字诛心,一代抗日名将,晚年何至于沦落至此?
结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薛岳或许等不来属于自己的正义,但历史不会忘记他的战绩。
通过大肆宣扬薛岳晚年因交不起房租而被诉至法院一事,没有必要,薛岳也不需要依靠这种“卖惨”的方式来吸引公众的注意,
他可是为抗日浴血奋战的将军,是为两岸统一奔波余生的顶天立地的英雄,群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回答。
薛岳的名字应当为世世代代铭记,向这位抗日英雄致敬!
-END-
【文|祁䄂】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