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发现“超级地球”或有人居住?是标题党还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姿势分子knowledge 2023-09-20 17:43:58

最近,美国宇航局在寻找外星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说的是一颗名叫K2-18b的系外行星,环境宜居,并且被检测出疑似和生命有关的有机物,这让科学家们十分兴奋。

其实这项发现我们前几天刚刚报道过,不过是按照正常的天文学发现来介绍的。没想到就在昨天,新闻就变了味。某权威媒体(至少我觉得很权威的媒体)在刊文的时候,竟然用了“或有人存在”这样的词语,一下子就引爆了话题,登上了热搜。

刚看到热搜词条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天文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点进去一看,说的竟然正是K2-18b。

外星人的话题实在过于引人关注,相信很多人都好奇两个问题:1. 天文学家怎么知道这里是否宜居、是否存在有机物的?2. 这颗行星真的可能有人居住吗?

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两个问题。

想要宜居,一颗行星首先不能是像木星、海王星这样的气体行星,因为生命体无法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就以太阳系的气体行星来说,表面风力动不动就超过100米,生物分子还没来得及结合就被吹散了。

K2-18b是满足这个基本条件的,根据观测,它的半径是地球的2.6倍,质量是地球的8.6倍。这两个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它的密度确实处在岩石行星的范围,并且密度小得多,我们甚至可以推测,“拖累”其密度的可能是比岩石轻的水。

现在大家见识都很广了,头脑也更灵活了,都猜想外星人可能和人类是不同的生命形式。天文学家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根据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知识,液态水仍然极有可能是生命存在的最基础物质之一。因为如果没有液态水,生命体就很难进行各种生化反应,那样就没法生存了。因此,寻找液态水是天文学家探索宜居行星的重要参考。

系外行星表面到底有没有水先放在一边不谈,就算有水,如果温度不合适,也是无法以液态形式存在的。相比于水,它们的温度相对更容易探测,因此系外行星的表面温度就成了天文学家首要分析的数据。而系外行星的表面温度又取决于恒星以及二者之间的距离,这两个数据就相对比较容易获取了。

从这一点来说,K2-18b也是符合要求的。它的公转周期仅有33个地球日,这意味着它和宿主恒星之间的距离比日地距离小得多。但好在其宿主恒星K2-18是宇宙中最冷的一类恒星——红矮星,其放出的热量本来也远不如太阳。这么算下来,K2-18b从恒星处接收到的能量和地球差不多因此表面温度很可能和地球差不多。

气温合适了,水呢?如果没有水,气温再合适也是毫无意义的。可系外行星和我们之间的距离都是以光年为单位计算的,我们根本无法飞到那里去看有没有水,这该怎么办呢?

这时,我们就要利用一种方法来探测了,那就是吸收光谱法。

科学家发现,当一束光穿过某种物质后,特定波长的光会被这种物质的粒子吸收。只要我们把这种光进行“分解”,看看哪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就能判断其中有哪种物质。

利用这个方法,即便相距上百光年,只要一颗恒星的光穿越周围行星的大气层再传播到地球,天文学家就能判断这颗行星的大气里有哪些化学物质。

2019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在对K2-18b进行观测时,发现它的大气中富含氢气,并且还有水。2020年,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Nikku Madhusudhan及其同事对这颗行星进行了评估,认为它的环境有可能对人类是宜居的。他们还专门创造了一个词语,将英文hydrogen(氢气)和ocean(海洋)组合在一起,将类似K2-18b的天体归类为Hycean世界。

最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在这颗行星上发现了还有一种特殊的物质,那就是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简称 DMS)。根据目前的研究,这种物质在自然界只能由生物合成。照这么看,或许K2-18b真的孕育了生命,从而产生了这种物质。

这么说来,前面的报道岂不是没有问题?

别急,情况并非那么简单。

2020年9月的时候,英国科学家曾经在金星大气中发现了一种名叫磷化氢的物质,同样被认为只有生命能够合成,当时一度登上热搜,词条大概是人类距离发现外星生命最近的一次。

不过,这项研究随后就遭受了大量的质疑,有人认为磷化氢或许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合成,还有人甚至推测研究团队发现的不是磷化氢。总而言之,这项研究发表后不久,就鲜有人再提及金星生命的话题了。

有了这次经验,我们现在再来看K2-18b及其二甲基硫,就作出地外生命的论断,未免为时过早。只能说这样的发现确实令人兴奋,至于二甲基硫的信号是否真的与生命有关,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极擅长对系外行星进行光谱分析。本次的研究数据,也是韦布望远镜提供的。未来,研究人员还会利用韦布进一步观测,K2-18b到底含有哪些物质,是否真的可能存在生命,都需要韦布提供更多的数据。

而且,在天文学家眼里,地外生命和外星人完全是两个概念。所谓的地外生命,哪怕只是细菌之类的低等生命也算数;至于外星人,那就是要和我们一样能够掌握科技的生命体才可以。地球生命在差不多40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直到一万年前才掌握农业技术,迈出了改造地球的第一步。由此可见,智慧生命出现的概率有多低。

相比之下,低等生物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但比智慧生命要容易得多。而且低等生物的适应能力更强,比高等生物适存的温度、辐射、湿度等范围要广得多。也就是说,即便是环境比地球恶劣得多的行星,比如火星、金星,存在智慧生命的概率基本确定是0,但仍然有可能存在一些适应力极强的低等生物。

正因如此,天文学家普遍相信,宇宙这么大,存在地外生命的概率是极高的。但对于外星人的存在,他们仍然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1960年的时候,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提出了著名的德雷克方程,用来估算银河系内能够和我们联络的地外文明的数量,公式如下:

在这个公式中,德雷克明确地将地外生命和智慧生命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参数,更别提智慧生命能向人类发射信号的概率又是另一个参数了。

总而言之,K2-18b表面究竟是否宜居,目前仍然不能下定论,在宜居情况下能孕育生命的概率又是非常低的,在出现简单生命的情况下发展出科技更是小概率事件,这么多小概率在媒体上就变成了“或有人存在”,这难道不是在误导公众?

在自媒体已经通过标题党吊胃口的情况下,人们或许更愿意相信大媒体。如果连大媒体都发布误导读者的标题,读者到底该相信谁呢?而各大平台对大媒体的包容度又比自媒体高得多,他们发文的标题所受的限制比自媒体小得多。这种包容度来自各大平台对大媒体的信任,如果反过来被大媒体用来吸引读者眼球,未免有负众望了。

有的时候,真不是科学家在乱说,而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加工过程中,研究成果变了味,最终读者把账算在了科学家头上,科学家未免太冤了。

0 阅读:36

姿势分子knowledge

简介:知识不会,只是姿势不对;科学凡此种种,用人话才能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