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恩选集》.第二卷.)
历史,像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的各项活动,尤其是那些重大的历史事变;这些,构成“人类历史”。但是,人类有大脑,会进行“思想活动”,就有了“思想进程”、“思想史”;而且,人类有文字语言,所以历史还记录成册。
所以,人类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就从哪里开始。总体来说,“思想进程”和历史,是相符的、相吻合的。但是,在个别时期,二者有“脱节”、或各有各的发展。
历史的发展延续,充满了起落波折、低潮高潮;同样,与它相符的思想进程,也是如此。而且,思想还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书本,汇集起来,进行“集大成”。所以,人们会对思想成果进行总合、修正,并且回顾历史,考察出思想与历史的“关节点”。
人类历史,就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但人是多种多样的,有这样的人、那样的人,形形色色。所以,装在人脑袋里的思想,也是各式各样的。这也是个常见的现象,宗教、哲学、文艺等等,流派都是千千万,不是只有一个。
但是,“思想”划分为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或者,一个正确的思想观点,也包含错误的成分;某个错误的思想,也有合理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也不全部是“绝对真理”,也包含有一定量的瑕疵。
所以,在人类世界的思想领域里“遨游”,要明辨是非,不要被牵着鼻子走,当了错误思想的奴仆。
除非人类整体“灭绝”,人群还是要延续繁衍下去;与之相符、同时产生的思想,也会不停地“思想”下去。
因此,任何事物都“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不可能“就此中断”。所以,现今的历史与思想,是一边继承前人、一边开拓,走向新境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又成了历史,接着再前进。
动物也有思想,它们有大脑,会思考;但是动物没有文字,不能记录下来。所以,“动物史”是人类记载的。人类有多种多样、各式各样的历史,专门史、编年史、纪传体、通史,然而,人类的史学观点却不太一样。
对同一个历史人物、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有不同的观点;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其“观点”、“评价”是不一样的。
而且,现今的历史,尤其是书本记载的“历史作品”,并不是真实的,很多是被篡改过的。
历史是这样,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更是五花八门。但是,不管情况是怎样的,任何一个“思想”,都可以还原到某个特定的历史场景、历史环境,是在哪个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当然经过后来的加工、完善、修订。
与历史现实相符、并由此产生的“思想”,不是单纯的、就像照镜子一样的“反映”,往往就经过“修正”的。有的时候,是往更高层次的、理性的反映,是一次境界的提升;但更多时候,是导向现实需要的方向。这个“现实需要”,是个人或团体的利益,出于自身利益,扭曲、违曲原有的理论、思想,以符合自身的利益。
就像中国历史上的道教情况,原始道教是“五斗米道”、“太平道”,是农民革命的武器或旗帜;慢慢地,统治者对其进行“修正”,使之“无害”,满足自己的统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