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有一位常年奔波于工地和会议室的领导者,他默默无闻,却主持完成了许多改变城市面貌的重要工程。
他是虹桥机场的建设者,也是上海第一条越江隧道的推动者。他规划了闵行工业区,修建了沪嘉、沪闵公路,为上海现代化的城市框架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这些成就并没有让他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他始终以极为低调的姿态行事,用行动代替言辞。
他,就是李干成,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一位将毕生精力献给人民的建设者。
他的儿子李源潮后来成长为国家副主席,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个是从战火中走来的革命先驱,一个是国家治理的高级领导,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传承和影响?
早年革命生涯1931年1月,李干成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领导下,正式接任共青团吴淞区委与沪中区委书记。
吴淞和沪中区域由于工业较为发达,青年工人的数量众多,这为李干成的工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他频繁地与地区团员进行交流,组织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他们参与到工农业生产及抗争活动中。
随着夏天的到来,李干成的职务发生了变化,他被任命为共青团江苏省委巡视员。
他开始频繁地出差,到访各地区团委,检查他们的工作进展,并根据中央的方针政策提供指导和支持。
他与地方团委书记开会,听取他们的工作报告,对照党的要求给予具体的指导意见。
然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剧变。
在这种情况下,李干成很快被调往河南省,担任省共青团的书记。
抵达河南后,李干成迅速开展工作,调研各地团组织的情况,了解青年的思想状态和活动状况。
他组织多次大规模的青年动员大会,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
苦难与坚持民国21年,李干成的工作重点再次发生变化,他被调回江苏,担任沪西区团委书记,同时兼任上海巡委会的巡委。
这一时期,上海局势复杂,工人运动频繁遭到镇压,党的地下工作面临极大风险。
李干成作为重要领导骨干,需要负责联络和指导多个基层团组织,协调资源,传达党的指示。
他利用自己在上海地区的工作经验,迅速熟悉和掌握沪西区的情况,通过秘密方式召集团员骨干,指导他们如何在严密监控下开展活动。他的工作涉及组织工人罢工、传播革命思想以及发动群众抵抗国民党的压迫。
然而,在1931年11月,李干成因为叛徒的出卖,不幸在上海英租界被捕。
英租界内的租界巡捕房联合国民党特务对李干成进行了秘密押解和审讯。
英租界巡捕房的高压手段非常严酷,但面对这些,李干成保持了冷静,没有暴露组织的机密。
在长时间的折磨下,他依然守口如瓶,完全没有泄露任何党的信息。
他的行为让敌人感到失望,但也意识到他的重要性,最终将他引渡至国民党沪淞警备司令部。
进入警备司令部后,审讯的残酷程度进一步升级,敌人试图通过轮番的刑讯逼供瓦解他的意志。
他被多次用刑,身体遭受了极大的摧残,然而,他没有妥协。
在敌人看来,他是一个异常坚韧的对手,无论面对怎样的酷刑都没有流露任何松动。
在被关押的五年里,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继续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他秘密联络狱中的其他共产党人,鼓励他们保持信念,并积极寻找方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李干成还带领其他被关押的党员争取合理的待遇,包括改善生活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等。他们通过集体的团结和坚守,成功迫使狱方在某些方面作出妥协。
抗战与领导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政府对一些政治犯进行了释放,李干成因此被无条件获释。
他在狱中已度过了五年时间,身体因长时间的刑讯和恶劣的生活条件而极度虚弱,但出狱后,他没有停留,迅速返回家乡,重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
回到家乡后,李干成面临的任务并不轻松。日军的侵略带来对百姓生活的全面破坏,很多村庄被烧毁,民众被驱赶,甚至被强征去修筑军事设施。
面对这些,他通过与当地有志之士的交流,逐渐筹划起一支抗日力量。
1939年3月,他与陈亚昌等人合作,组织起了一支抗日义勇队。这支队伍以民间志愿者为主,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农民、手工业者,还有一些被日军驱散的地方武装成员。
这支义勇队很快与涟水县民众抗日独立营合并,成为规模更大的涟水抗日义勇队。
随着规模的扩大,李干成被推选为队长。他对队伍进行整顿和优化,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设立了明确的指挥系统,分工明确,力求让每个人都能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作用。
1940年4月,李干成带领涟水抗日义勇队展开了一次重要的伏击行动。
他们选择在鲁渡北的小朱庄附近,这里地形复杂,便于隐蔽,也是日军经常强迫民夫修筑军事设施的地点。
在经过缜密的侦察和布置后,义勇队埋伏在沿路两侧。当天,当一队押送民夫的日军经过时,义勇队果断出击,用手中的武器打响了涟水县民众抗日的第一枪。
转战根据地1944年初夏,李干成从淮海地区委组织部长的岗位上被调任为中共宿迁县委书记。
当时宿迁县处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关键位置,既是日军的占领区之一,也是新四军与地方抗日力量相互协作的重要区域。
接任后,他立即开始对宿迁全县的抗日斗争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梳理。
在具体工作中,他发现许多村庄的党支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党员们虽然抗日热情高涨,但对党的纪律和斗争策略的认识还比较薄弱。
他开始集中力量重建和强化地方党支部的组织体系,选拔那些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加强对村一级党的工作的指导。
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当地青年群体对抗日的参与欲望十分强烈。
特别是在日军的暴行和掠夺下,许多青年对日军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并主动寻求加入抗日队伍。
李干成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宣传队伍深入到村庄、田间,通过讲述日军的罪行、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绩,动员更多的青年报名参军。
在李干成的推动下,宿迁的抗日气氛逐渐浓厚起来,尤其是在宣传的作用下,许多青年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提出要加入新四军。
建国后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干成从革命战场转向新中国的行政建设工作,逐步承担起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要职责。
他被任命为中共常州地委副书记、代理书记,这个时期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恢复生产、改善民生以及建立新政权的各项工作中。
常州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经历了长期的战斗摧残,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百姓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他深入乡村和工厂,实地考察农业生产情况和工业设备的损毁程度,与地方干部共同制定恢复生产的计划。
随着工作的推进,李干成因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被调任上海市副市长,负责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实施。
上海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城市,其基础设施面临着巨大的改造需求。
李干成到任后,立即着手规划城市交通网络。他主持修建了虹桥机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机场。
他还主导了沪嘉、沪闵两条公路的建设,改善了上海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条件。
在城市内部,他着眼于长期的城市发展,开始筹划建设地铁隧道和越江隧道。
上海作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交通压力巨大。李干成亲自召集专家团队,多次召开规划会议,协调各方资源,最终确定了施工方案。
在建设过程中,他多次到工地现场指导工作,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问题。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他还推动了工业区的规划建设。
例如,他亲自参与闵行新区的规划,将其发展为上海重要的工业和居住区。
他协调相关部门对新区的道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进行系统的建设,为吸引工业企业和安置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李干成对下一代的影响与传承李干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坚定意志和卓越贡献,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家庭和下一代。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了严于律己、忠于国家的榜样形象。
他的儿子李源潮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
李源潮从青少年时期便展现出对学习的执着和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在李干成的教育下,他对党的理论和国家的未来充满热情。
李源潮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他在担任地方领导时,尤其注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一系列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政策。
他将父亲在建设时期注重基层和实干的作风延续到了自己的工作中,不断通过调研和实践寻找适合发展的路径。
进入中央后,李源潮进一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2013年至2015年间,他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这是国家领导层中的重要职务。
他致力于推动国内的现代化治理,特别是加强党内监督和干部培养的工作,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2015年至2017年,李源潮继续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家副主席,同时还兼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他在这一期间更加注重社会事务,积极参与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的人道主义合作。
2017年至2018年,李源潮继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期间他专注于深化改革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强调公平正义和民生福祉的保障。#头条深一度#
参考资料:[1]朱青梅.李干成在宿迁的革命岁月[J].档案与建设,2013(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