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轮回到农历腊月了,农历的腊月与阳历中十二月份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月份了。
民间也有“腊月节多,正月福多”的说法,就是认为这一年当中最大的两个节日是腊月和正月,同时也寓意着一年的结束,新的开始。
在这个腊月中,农历的每一天都有节日安排,为此我特意做了一些了解,那么从腊月初一到除夕这三十天当中,有哪些特别的节日呢?
“咬灾节” 祈平安。农历腊月初一在民间又叫做“咬灾节”,据说这一天家中会涌入许多不干净的东西,因此人们会食用一些带有汁液的东西,并且将其吐出称之为“咬灾”,此举可祈愿新的一年可以顺畅平安,不会受到灾祸的影响。
为了加强这个效果,人们还会将这一天作为神明开始享用供品的一天,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会到庙上去进行一些祭拜神明的活动,让家中的保护神更加显灵。
同时这一天也是财神爷到来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摆放一些好吃的东西,用以招待财神爷,让家中后面的日子能有钱花,衣食无忧。
初一这天人们是不能够扫地的,因为扫地有扫晦的意思,容易将好运和财运扫走,因此为了防止人们太过悠闲,没事干或者不知道怎么避免扫地,人们就将“忘扫地”这件事称之为“扫晦”。
不仅仅是不能扫地,人们也对外界尽量不碰触,一般只会走亲戚或者请别人上门去玩,因此初一这天也成了很多好朋友聚在一起的日子。
有些地方还会在初一将“一年”两个字变作“六六”,并且和韭菜合起来因为其谐音的原因而成为了“六六大顺”的象征。
初一这天,大家都会威迎财神,扫晦接吉祥。
人们会将新的一年希望用底下那些吃的祭拜,保佑自己有好的收成。
祭拜百神。腊月初二在民间又被称作“祭百神”,我国古代社会就特别喜欢祭拜神明,而对于神明的敬重是从来不分亲疏远近的,只要是神明就都要受到平等对待。
因此古代人们都会进行祭拜各种各样的神明,而又因为我国历史悠久,相传的东西更多,因此人们祭拜的神明数量越来越多,而祭拜他们就成为了初二这天的任务。
自古以来进行祭拜一般是以牺牲动物来表达诚意,因此初二祭百神便形成了用牲畜牲禽作为供品前往山上进行祭拜活动,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于这些动物也变得逐渐珍惜起来,用来献祭就越来越不划算。
为了省钱,但是又不失礼节,慢慢的腊月初二这天祭拜神明已经悄然变成了用一点好吃的小零食,以及一些香火等小物件进行祭拜,并且这种形式更简单,更省时省力。
但是这种简陋的供品依旧能够让那些神明感受到主人的诚意,因此如今我国一些地方依旧有保留这个习俗。
除了祭拜各种各样的神明以求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平安外,腊月初二这天也是欢送祖先的一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一直敬重祖宗,而送祖宗最终一程象征着对他们最后一丝敬意也送达了,古代的时候也成为了人们在腊月重新开始新年之前祝愿祖宗保佑自己家庭的一天。
迎接玉皇大帝。除了以上两个节日外,从腊月初三开始,接下来的几天几乎都是进行各种祭拜活动,而这些活动有时候是家族之间一起进行,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城镇之间共用香火进行祭拜。
腊月初五是“接五福大帝”的事情,接五福大帝一般是在城镇上的一些中心点进行,这里是人流密集之处,也是城镇上最繁华的地方,有着很高的人气可以迎来最全的大帝精灵。
而这一天当地人们先是在自己的家中提前准备好了五牲供品,然后到了规定的街道之后,在路中央摆开大阵,将供品从大阵中央摆放好,一共五个方位迎接前来的大帝精灵。
南方迎接的是财神,有人说迎财神就是为了让自己有钱花,但是财神是比较高傲的神仙,只愿意跟人缘好的富人走,因此迎财神的时候一定要态度好,被财神看中才能讨好自己的腰包。
东方迎接的则是文仙,大部分来这里祈愿学业顺利的人较多,他们希望文仙能够帮自己顺利通过考试,因此文仙和财神的时候尸敬重对待都是比较相似的,都是认为不得罪不能请来,因此态度一定要很恭敬。
而西方迎接的是武仙,这里多为士兵,希望武仙能够保佑自己在战场上披荆斩棘,立下赫赫战功,不战死沙场,因此一般这些人不会太过摆谱,他们比较相信真诚。
南北方分别迎接的是后土大神和开路先锋,相比于他们前边三位比较高大上的神明来说,这两位就算是比较亲民的人物,因此对于他们不需要过于排场,只要诚心就行了。
尾牙与接玉皇。从腊月初三到腊月初七这几天之间还有“尾牙”、“上头”以及“接玉皇”等节日,其中尾牙也叫做“司牙”,是一种对陶器和田地之间关系诸神进行祭拜活动。陶器是在原始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物件之一,我国古代社会还没有造纸术的时候,人们就将陶器作为器物之外主要盛放物件之一,因此陶器能给人类带来的帮助之大足以让它成为主要四方之后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物品,也能够成为声势巨大的财神。
田地之间关系诸神则是在古代,占有土地就是占有财富,因此田地就是财富最重要来源之一,这里的土壤又因为具备生机能孕育万物,所以它本身能成为占有财富最重要存在之一,田地之间关系诸神更是掌控每年农作物生长情况的重要存在。
因此三方大神能够让我们的后世享受到丰收,希望他们继续照顾子孙后代,于是尾牙祭拜仪式就应运而生。
上头其实就是对回乡的人的一种尊重,就像之前将他们送往工作职场一样,如今再将他们欢迎回乡就显得更加尊重,再加上各地都不一样,所以也成了各地庆祝走过的一种习俗而已,不同地方都有不同含义,但都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代表着和敬。
腊八节则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份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会围坐一起吃粘粥,纪念自己的远祖和寄托自己的想法一年都很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