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日本股市和楼市相继崩盘。
尽管随后日本政府辗转腾挪,投入大量资金,但依旧无法阻止经济大倒退。
从此,日本陷入了长达30年的经济停滞。
1990年代,日本经济是怎么崩的?
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1985年的《广场协议》。
认为是《广场协议》在短期内,导致日元急速升值,重创了日本出口制造业;让日本被迫脱实向虚,大玩泡沫经济,最终走向了毁灭。
所以,这一切都是美国人的阴谋。
但在30多年后的今天,当大量《广场协议》签订前后的资料被披露,我们才发现:真相没那么简单。
而这一切还得从二战结束后,一片废墟的日本说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投降前的日本,被美军持续轰炸了九个月,全国近一半的工厂和基础设施被毁。
不仅如此,日本的农业生产也出了问题。
具体表现为化肥和农业机械短缺、劳动力严重不足,粮食产量骤降三分之二。
而粮食短缺的后果,就是老百姓每人每天的粮食供应仅为200克。
由于吃不饱,走投无路的人们纷纷走向街头抗议示威。
最多的时候,有25万人到东京皇宫广场集会请愿,要求政府改善民生。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连粮食供应都成问题,还谈什么稳定?
不过,就在日本社会陷入失序关头,美国递出了橄榄枝。
40年代后期,正处于冷战下的两极格局,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向亚洲扩张,同时为了避免日本出现底层革命,便转而对日本实施扶植政策。
1946年,麦克阿瑟从美国调来350万吨粮食和20亿美元的援助。
同时通过广播向民众承诺:从这一天开始,没有一个日本人会饿死。
解决了粮食问题,麦克阿瑟又命令占领当局起草了一部日本新宪法。
并以此为基础,对日本进行了土地、劳动、教育等等一系列的改革。
以极快的速度,全方位改造了日本社会。
紧接着,朝鲜战争爆发。
日本以其地理位置,立即成为美军的“后勤基地”,获得了美国海量的军需订单。
这些订单,不仅让日本的工厂重新运转了起来,让工人们有活干有饭吃,还让深陷赤字危机的日本政府有稳定的外汇收入,堪称是雪中送炭。
朝鲜战争后,美国的军需订单锐减。
但日本已经提前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当时的日本股市,每当战争打的越激烈,指数便飙涨,反之则跳水。
这充分说明了日本的炒客也知道战争终有一天会结束。
所以在战争结束前,日本便早早地利用战争红利,从经济泥潭中爬了出来。
除此之外,由于美国为了制裁日本,防止其再次发动战争,在战后给日本设立了很多限制性条款,比如不能拥有军队,不能研发与军事相关的科技等等。
根据《日本外交史》一书中的描述,1944年,日本的军费开支占到GDP的90%;而从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军费开支有时候连GDP的1%都不到。
所以美国对日本的军事限制,固然损害了日本的主权,但客观上讲,也让日本可以依托于美国,放手发展经济。
50年代中期,日本充分利用美国的投资以及美国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再加上当时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成为世界工厂。
靠着大量出口,从1960到1980年,日本的GDP由443亿美元猛增到1.11万亿美元。
20年时间,GDP翻了近25倍,人均GDP翻了近20倍。
这一时期的日本经济,就像个急速膨胀的怪物,让当时的经济学家都惊呆了。
所以,就有了“日本经济奇迹”这个专有名词。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见证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
80年代,依靠坚定走技术立国的正确路线,日本完成了制造业升级,并克服了“资源小国”的天然屏障。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虽然中间经历了几次石油危机,但日本以侧重出口的经济模式依旧坚挺,影响不大。
日本顺风顺水,这让美国开始如坐针毡。
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及两次石油危机,让美国陷入了高通胀。
为了解决通胀问题,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大刀一挥,直接把联邦利率干到了20%。
但通过加息抑制通胀,副作用也非常的明显。
那就是利率上升,会导致汇率上升,从而打击了美国的出口。
如此一来,美国经济又陷入了非常严重的滞胀。
所谓滞胀,说白了就是物价猛涨,但是GDP不涨。甚至还倒退了。
而在这时,大量物美价廉的日本产品,如电子产品、汽车等,在美国攻城掠地,迅速占领市场。
当时美国的贸易逆差,有三分之一是因为日本。
其余的是英、德、法三国。
美国的出口严重受创,企业利润锐减,资本家们有意见,工人们也有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不满情绪便转移到了抵制日本品牌上。
随后,一股反日浪潮席卷而来,以汽车工人为主力的反日游行轰轰烈烈展开,最后演变成打砸日本车。
而政客们为了迎合民意,也对日本展开了贸易战。
美国政府直接限制每年进口日本车的数量,同时对电子产品加收100%的关税。
不过,美国政府的这些操作,都不太管用。
到了1985年,为了解决贸易逆差,美国终于放出大招,把日本、英国、法国和西德的财长叫到纽约广场饭店开了个会。
在会上,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直言道:你们这几年没少从我这里赚钱,现在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得帮忙。做两件事,一是抛售美元,让美元贬值,增加美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二是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经过多轮斡旋,五个国家最后达成协议。
这个协议,就是“广场协议”。
关于广场协议,有人说这是美国针对日本的阴谋。
这种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因为日本是自愿签字的。
1987年,日本又自愿签署了“卢浮宫协议”。
日本包括英国、法国和西德,都很清楚,美国是他们最大的客户。他们在战后的经济高速发展,离不开美国市场。
如果真把人逼急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选出一个特朗普,一拍桌子不玩了,结果必然是鸡飞蛋打,对谁都没好处。
所以说,广场协议的签署,并不存在什么阴谋。大家都是明白人。
既然不存在阴谋,那广场协议又是怎样造成日本经济崩溃的呢?
话说,协议签完后,日元便开始升值,从之前的1美元能兑换250日元,一下涨到了1美元只能兑换130日元。
这意味着,日本的产品出口价格瞬间涨了一倍,对日本的出口造成了巨大冲击。
由于出口受影响,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
不过,“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
1985年年底,日本经济便基本恢复正轨,日元对美元的升值也得到缓解,而且国内也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然而,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继而又采取了错误的政策。
从1986年到1987年2月,日本央行连续五次降息,把基准利率从5%砍到了2.5%。
这不仅是日本史上的最低值,也是当时世界主要国家的最低基准利率。
降息之后,大量资金流入市场。
理论而言,如果这些资金流入生产型企业,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一定程度上抵消日元升值对出口的影响。
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量的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
银行对生产型企业的贷款,反而腰斩减半。
同时,日元的升值也让大量国际资本迅速涌入日本,又推高了日本的股市和楼市。
从1983年至1989年的6年间,日本股市增长了2.7倍。
从1985年到1991年的6年间,东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房价平均增长了3倍以上。
日本城镇土地价格指数的变化
股市和楼市的持续上涨,让当时的日本人产生了两个错误认知。
一是大家都在股市挣到了钱,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股神。
二是认为何房价会永远涨下去,没人想过楼市也会有崩盘的一天。
为了炒股、炒房,当时有不少日本人甚至还杠杆投资。
而日本股市和楼市的火爆,也在当年造就了另一个奇观。
1989年,全世界市值最高四家公司,都是日本的银行。
前10名中,日本公司占了6个。
前20名中,日本公司占了13个。
当时日本的大街小巷,尽是肩背LV包包和手戴劳力士手表的普通民众。
银座街头,充斥着狂乱和追求穷奢极欲生活的日本人。
由于钱多到花不完,日本人不再满足于在国内骚包,开始将眼光瞄向世界。
1986年,三井不动产“打响了第一枪”,以6.1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埃克森美孚大厦。
紧接着,三菱以8.46亿美元,收购美国地标建筑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权。
索尼以34亿美元,收购了举世闻名的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松下更是豪横,斥资6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环球影业。
80年代末,可谓是日本的高光时刻,全球都向日本投来了羡慕的眼光,日本人也相信这种物欲横流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他们疯狂地将资产投入到金融市场,经济泡沫越撑越大。
殊不知,大难即将临头。
1989年底,有着“疯狂原始人”之称的三重野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
为什么叫他“原始人”呢?
因为三重野康极其讨厌投机,同时他的作风也非常极端,为了达到目的,不顾后果。
在他看来,“工薪族努力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房的社会是不正常的,必须紧缩金融,抑制地价上涨。”
其实早在1987年9月,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日本央行就准备升息。
但不久后,纽约爆发股灾,史称“黑色星期一”。
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暂缓升息。
同时,日本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以较低的利率来增加国内投资。
于是,日本银行便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而这一拖,就是19个月。
三重野康上台后,决心刺破泡沫,在短时间内就将基准利率从2.5%提高到6%。
随着基准利率翻番,货币流动性突然收紧,股市没人接盘了,涨不动了,日本股市从巅峰时期的3.9万点,腰斩到了1.4万点。
日经指数
相比股市,日本的楼市坚挺一些,但只撑了一年,楼市也崩不住了。
1991年,当大家发现再也没人接盘后,以东京为代表的楼市开始暴跌。
随后,巨大的地产泡沫自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
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置的房屋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一泻千里。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地价税”政策,规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收。
这个政策一出,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囤积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纷纷出售土地,日本房地产市场立刻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几种因素的叠加,加速了日本房地产经济的全面崩溃。导致大量不动产企业及关联企业破产。
而当资本市场进一步崩盘后,各路国际资本也不计代价的抛售资产,逃离日本。
资本市场就是这样。
资产的价值,在于接盘的人愿意花多少钱买。
同样的一支股票,有人愿意出1亿买下它,它就值1亿。
没人高位接盘了,只愿意出1万买下它,它就只值1万。
1995年,日本GDP达到5.54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72%。
这是日本GDP,最接近美国的一年。
但繁荣的背后,却是大量的银行坏账和财团负资产。
泡沫被刺破前,银行胡乱放贷,手里有一堆房子做抵押,但如今房价暴跌,所谓的抵押物也不值钱了。
财团的情况更糟,手里一堆本该被末位淘汰的子公司,
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了40年,财团判断颓势只是暂时的,顶多两三年后,又可以活蹦乱跳。
结果到了1995年,预想的经济回暖没有出现,日本的几大银行和六大财团再也撑不住,只得疯狂裁员和变卖资产,以求苟活。
而受到银行和财团的拖累,那些原本经营良好的公司也被拖下了水。
这还没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让日本多家头部金融公司破产关门。
至此,日本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日本经济奇迹不复存在。
在这个泡沫破裂的过程中,日本失业率翻了近三倍。很多加了杠杆或者借钱炒股、炒房的人,几乎是一夜之间沦为千万“负翁”。
即便是老实本分、不玩杠杆的正常购房者,也因为丢了工作,没了收入,无力还贷。
在这种大环境下,“不景气”这三个字,贯穿了日本90后的童年,让他们养成了去华就实的价值观,也让他们选择了“不拥有”的“低欲望”生活。
而这一代的日本人,就是所谓的“平成废柴”。
不过,虽然日本经济不再维持高增速,但它“老底还在”。
时至今日,日本企业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如半导体、汽车制造、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机床等方面,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前端。
另外,日本国内的经济是崩盘了,但日本的海外资产却很多。
广场协议只是给日本国内造成了灾难,对日本的海外资本影响有限。
回看日本经济崩盘始末,虽然不少人都说日本被美国玩崩了,但当年日本人在泡沫起来的时候,也是非常享受,非常开心的。一些人通过海外投资,甚至还获利了。
因此对于广场协议,需要辩证的看待。
从结果来说,广场协议和后来签署的卢浮宫协议,导致了日本国内兴起炒房、炒股热。
但泡沫的出现,以及泡沫破裂后,日本国内的损失,不是美国强加的,而是日本人自己作死的结果。
当年的西德和日本也一样升值,马克升值幅度其实比日元还大。
但德国人经历过一片面包卖50万马克的时代。
所以西德央行在利率调节方面,非常谨慎,严格保持国内物价稳定,没有大量放水,同时还对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进行管控,严防大量资金流入这两个领域,始终专注于制造业。
这种克制的政策,促进了国内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使Made in Germany,成为德国在国际上最硬气的一张王牌。
当然也要承认,德国的运气比日本好。
1990年,正当日本股市崩盘之际,东德和西德统一。
两德统一后,东德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帮助西德制造业降低了成本。
而东德的1600万人口,也为西德提供了一个新的内需市场,化解了马克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
到了1999年,欧元区的建立,更是让德国拥有了一面强大的后盾。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已经不容易被替代,因此德国才能够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并彻底摆脱“广场协议”对自身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