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共经历6场对外战争,这其中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堪称是一场“神仙仗”。
开战之前,印度人叫嚣着“全面进攻拉萨”。
但还不到一个月,侵略战争便打成了新德里保卫战。
没人知道,看起来是那么普通的印度人,却又那么的自信。
就连教员都曾说:“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出印度走这一步的目的是什么?
印度人为何迷之自信呢?
这还要从满世界埋雷放火的大英帝国开始说起。
1858年,英国彻底征服印度。
印度三面环海,从地缘政治上看,喜马拉雅山脉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印度。
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这让英国殖民者寝食难安,决心从中国西藏抢下几块领土,作为印度北部的缓冲区。
1865年,一个叫约翰逊的英国官员个认为沙俄占领中亚后,必然会南下。
为了对抗沙俄,约翰逊便在地图上私自沿昆仑山画了一条“约翰逊线”,将包括阿克赛钦在内的近3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英属印度。
1913年,趁着中国局势动荡,一个叫麦克马洪的英国外交官派人非法潜入西藏,绘制了一条对英国有利的分界线。将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划归英属印度。
这条线,就是现在经常被提及的“麦克马洪线”。
对于“约翰逊线”和“麦克马洪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英国政府也知道地图开疆是无效的,上不了台面,因此在他们官方测绘的英属印度地图中,没敢公布并引用这两条界限。
1947年,印度从英国独立。
现在提起印度建国,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印度人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现独立建国。
却很容易忽略,印度建国的过程中,所隐藏的战争与杀戮。
在印度政府看来,自己继承了原来的英属印度领土。
英国人虽然被逼走,印度获得独立,但印度并没有“统一”。
为了所谓的“统一”,独立后不久,印度政府在国内鼓吹大印度主义。
也就是恢复古印度最巅峰时期的“文治武功”,将周边的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阿富汗、斯里兰卡,以及中国西藏全境、云南、新疆局部,划入印度的势力范围。
1951年,趁朝鲜激战正酣,我军无暇西顾之际,印度派兵占领了西藏噶厦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
此后两年,印度对藏南不断蚕食,侵占麦克马洪线以南,传统习惯线以北,近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与此同时,印军还在中印边境的中段和西段,分别侵占了近2000平方公里和449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今天看来,印度在边境挑事,完全就是厕所里点灯——找死。
难道印度人不读书,不听收音机,不知道中国军队的赫赫战功吗?
是的,他们真不知道。
由于缺乏与中国打交道的经验和渠道,当时印度对中国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西方媒体的宣传。
在一众西方媒体不切实际的报道之下,印度人对联合国军动辄一战消灭了几千、几万志愿军的鬼话深信不疑。
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1个印军士兵可以轻松打败10个中国士兵。
当然,随着后来了解加深,印度人调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但他们还是自信地认为1个印度兵能打6个中国兵。
面对印度步步蚕食我西藏领土,我国政府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境争端。
但是,我们的克制在印度人看来,却是示弱的表现。
1959年3月,我军平定西藏叛乱,粉碎了印度企图将西藏变为“缓冲国”的幻想后。
印度总理尼赫鲁气急败坏地宣称:无论中国承认与否,这(非法侵占的中国领土)本就是印度的领土。
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否认侵略事实。
同时,他还提出无理要求,要求将中印边境西段,一直在我国有效管辖下的阿克赛钦也划归印度。
尼赫鲁张口就想吞下12万平方公里领土,这样的要求,谁也不能答应。
印度的一些官员也认为所谓的约翰逊线,麦克马洪线,就是当年英国人乱画的,根本没有勘定,这种条件中国绝不会答应,不如借此机会见好就收。
但正所谓骗子骗别人之前,得先把自己给骗了。
此时的尼赫鲁,已经被大印度主义蒙蔽了心智。
他自信地表示:中印边界是人所共知的,是无可争议的。没有勘定,那就派人去勘定就好了。印度已经认定的边界线,中国只需要按照印度的想法做就行了。
为此,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印度先是蓄意制造朗久、空喀山口两起流血事件。
随后又公然向我国边境哨所发动攻击,在我国的领土上设立多达43个军事据点。
当时的中国,四面皆敌,内外交困。
国内经历三年经济困难,国际上与苏联交恶,美国又介入越战,在南方构成威胁。
为了稳住印度,中国政府以最大诚意,与印度展开总理级会谈。
但由于印度要价太高,本次谈判最终不欢而散。
事后,中国在边境继续保持克制,为了避免擦枪走火,我军主动从实际控制边境线后撤20公里。并严格执行包括不开枪、不巡逻在内的“七不”政策。
然而中国的忍让,换来的却是印度的步步紧逼。
恰在此时,印度还以武力驱逐的方式,成功从葡萄牙手里收复果阿地区。
苏联方面看到这幅场景,非常高兴,立即向印度提供了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苏制武器。
美国担心印度有可能被苏联拉过去,邀请尼赫鲁访美,并对印度援助了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
自独立以来,印度打遍南亚次大陆无敌手。
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几乎成为印度的附庸国。
唯一能称得上对手的巴基斯坦,也对印度构不成实质威胁。
一路的顺风顺水,让印度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而苏联和美国火上浇油,明里暗里怂恿印度出兵,也再次助长了其嚣张气焰。
气氛烘托到这里,尼赫鲁从美国回来后,心里一盘算,竟有七八成胜算,便再也按耐不住野心,制定了所谓的 “里窝那计划”,叫嚣要“将中国军队清除出印度的领土。”
1962年下半年,在印度政府的忽悠下,印度人自诩为正义而战。
国际上大部分国家也受到蒙蔽,误以为印度是保家卫国。
此外,印度政府还忽悠民众,说西藏道路条件恶劣,中国军队连后勤都保障不了。
只要印度军队发动进攻,必然是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但印度并不知道,我军其实已经做好了应战准备。
虽然西藏交通恶劣,当时仅有一条公路与内地往来。
但靠着人背马驮,我西藏驻军已经积蓄了大量物资。
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中将向中央汇报时曾说:“西藏地区的粮食储备高达2亿多斤,后勤保障方面完全没有问题,足够支撑我们打完这场战斗。”
同时,我军对印军的情况也有详细了解。
经侦查,我军发现印军在藏南的防御看似稳固,实则松松垮垮。
印军在第一线部署了相当多的兵力,但他们驻守的据点,互不联系,是孤立状态。
而印军在第一道防线的后方,没有部署多少兵力,几乎就是没人。
这样奇葩的防御部署,对于擅长穿插迂回的我军而言,形同于四处漏风的破房子。
此外,尼赫鲁当时对东线印军的战备也盲目乐观。
由于高山雪原的恶劣气候,印军同样存在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
不仅重装备难以运上前线,很多驻守在前沿各哨所的印军士兵,既缺乏御寒的棉衣和粮食,单兵装备也十分落后。
60年代初,我军单兵武器主要是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轻机枪、56式自动步枪以及53式重机枪。
印军就差点意思了,都是万国造的老古董。
扛大梁的是一战老枪李-恩菲尔德步枪。
搭配同样是一战老枪的马克沁重机枪和稍微年轻一点的布伦轻机枪。
不仅如此,东线印军的隶属关系也不明确。
印军第4军军长、东线指挥官考尔中将实际只是个空架子,下面的人根本就不服,他一兵一卒也调不动。
对于印军存在的问题,考尔曾经向尼赫鲁汇报过,并反对实施“里窝那计划”。
但这哥们是个马屁精,此前一直坐办公室,没有任何实战经历,仅仅因为是尼赫鲁的亲戚,才官运亨通。
所以当尼赫鲁表示“中国的主要武装力量在东南和北面,绝不在遥远的边陲与印度敢开战”后,考尔也不再坚持正确的意见,对接下来的战争缺乏准备。
考尔(左)
既然印军战力羸弱,防线也是漏洞百出,我军为何一直隐忍到1962年10月才反击呢?
除了内部原因外,当时国际上存在美苏介入的可能。
因此,我军并不具备长期作战的条件。必须等待时机,速战速决!
1962年,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
当年7月,赫鲁晓夫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会谈,达成秘密协议。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
这些导弹,每一枚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广岛原子弹大20或30倍的核弹头。
一旦部署成功,将会对美国造成严重威胁。
10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撤走部署在古巴的所有进攻性武器。
一时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剑拔弩张,整个世界都笼罩核战争阴影之下。
突然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吸引了全世界注意,也让美苏都无暇东顾,这就给了我军反击印度入侵的最佳时机。
巧的是,古巴导弹危机也让迷之自信的尼赫鲁自认为时机已到。
1962年10月2日,尼赫鲁公然声称:印度政府将会"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
两天后,他又下令:要求印军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
又过了十天,印度国防部长梅侬宣称: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
接着,梅侬飞赴中印边界东段,亲自进行军事部署。
他要求东线印军占领塔格拉山脊,西线印军占领阿克赛钦地区。
随后,印军向藏南大量增加兵力,并对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炮击。
尼赫鲁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了。
但从印军的部署可以看出,尼赫鲁对战胜中国很有信心。
他认为这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印度凭借此战的胜利,不仅能夯实第三世界国家领袖地位。甚至于,取代蒋政府在安理会的席位,成为安理会新五常,也不是不可能。
10月17日,印军在东线和西线同时发起进攻。
第二天,印度一名国防部官员高调宣称:“印度取得了拿破仑式的独一无二的胜利”。
见过半场开香槟的,但像印度这样,比赛还没开始,就庆祝胜利了,这还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
同一天,中央下达《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并作出指示:“此次对印度反动派作战,事关国威、军威,务求初战必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
10月20日凌晨7点半,随着两枚信号弹升空,我军铺天盖地的炮弹,倾泻在东线印军的阵地上。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