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珠江畔的暖风轻拂过岭南大地,由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健康管理联盟主办的2025大湾区肝病国际论坛暨消除病毒性肝炎大会在广州成功召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彭劼教授主持开幕式,他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并对莅临本次大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感谢。

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教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谭德平,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域办事处Polin Chan教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Philippa Easterbrook教授,香港天下仁心医疗集团主席廖家杰教授,南京军医上海临床肝病中心陈成伟教授,世界肝炎联盟主席李镝先生,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香港仁安医院陈力元 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霍枫教授,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黄炜燊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孙剑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燕教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君教授,大会主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孙剑教授和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侯金林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大会。
聚力协同创新
共述精准医学平台构建与使命担当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开幕式上,来自政、产、学、研、医的各界代表齐聚一堂,以精准医学为笔,以协同创新为墨,共同勾勒肝病防治的宏大蓝图。

孙炳刚秘书长在致辞时向会议主办方、讲者及支持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学会成立于2017年,现任会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肾内科侯凡凡教授,八年来已发展成为拥有105个分支机构、1.8万名专家会员的科技社团中坚力量,在学术交流、项目研究、科学普及、技术推广、成果转化、标准制定及产业促进等领域成果显著。他强调,学会始终致力于搭建精准医学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未来将凝聚各界力量,助力精准医学研究与应用迈向新台阶,为卫生健康事业注入更强动能。最后,他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孙剑教授在致辞时指出,我国仍是病毒性肝炎负担大国,现存约75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需持续努力摘除“肝炎大国”帽子。他呼吁各界专家凝聚力量,共同实现世卫组织2030年消除肝炎目标。孙剑教授介绍,南方医院作为拥有80余年历史的全国综合实力前20强医院,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级研究平台,在肝炎防治领域深耕30余年,聚焦乙肝传播阻断、临床治愈及肝癌早诊早治等核心科学问题,产出一系列国际认可的高水平成果。医院通过优化母婴阻断技术、构建肝癌分层监测体系等实践,形成特色防治路径,未来将持续联合行业力量,推动肝炎诊疗技术创新与转化,为全球消除肝炎贡献中国智慧。他最后感谢专家支持,强调南方医院将深化科研攻关与临床协作,助力早诊早治目标落地。

黎孟枫校长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方医科大学及南方医院的基本情况。他指出,WHO提出了“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病毒性肝炎患者最多的国家,使命艰巨,任重道远。黎校长强调,南方医科大学及附属南方医院深度整合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广东省肝病研究所资源,构建“基础-临床-社区”全链条防治体系。以乙肝母婴阻断“小贝壳”项目为例,通过创新多层次干预策略将病毒传播率降至0.23%,惠及3万余名乙肝母亲,并被乙肝防治指南采纳;侯金林教授团队在慢乙肝临床治愈领域取得突破,治愈率超30%,并创新开发了基于AI的肝硬化/肝癌风险筛查策略,推动乙肝和肝癌诊疗模式革新。
黎校长指出,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围绕肝病防治前沿展开多维研讨,既是响应“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的实践行动,更为全球搭建了高水平学术桥梁。他期待通过跨学科协作,持续提升肝病诊疗创新能力,为实现“健康中国”愿景注入强劲动能,竭尽所能为肝病患者谋福祉、谋未来。

谭德平副局长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专家共商肝病防治新策略,对深化医防融合、降低肝炎相关肝癌风险、助力全球消除肝炎目标意义重大。他指出,病毒性肝炎仍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广东省始终将乙肝、丙肝防治置于优先位置,通过“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策略,将肝炎防控纳入“十四五”规划及健康广东专项行动,并出台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实施方案,强化“防、筛、诊、管、测”全链条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全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大幅下降,99%以上乙肝母亲所生儿童实现零感染,成为全国首批消除乙肝母婴传播的省份。
然而,目前广东省仍有约800万乙肝感染者,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患者诊断率、治疗率仅20%和17%,肝癌5年生存率仅22.4%。为此,广东将重点推进筛查、规范诊疗、母婴阻断及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等医防融合措施,提升肝炎诊疗可及性;同步优化慢性肝炎医保政策,探索多层次医疗保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谭德平呼吁,需凝聚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及公众合力,攻克公众认知不足、药物成本高、诊疗技术待优化等瓶颈,加强国际合作与科研攻关,前瞻创新药物研发方向。他期待以大会为契机,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与关键技术突破,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力,助力我国肝病防治迈上新台阶。





聚焦国际前沿
肝病防治科技创新与策略探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主会场中,中外专家立足国际视野,紧扣“消除病毒性肝炎”核心目标,从指南更新到技术突破,从机制研究到临床转化,展开一场跨越学科边界的智慧碰撞。






Philippa Easterbrook教授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更新,聚焦肝病防治最新规范。廖家杰教授讲述建立APASL病毒清除工作组,推动亚太地区肝病治愈研究协作,旨在为肝病患者探索有效治愈方法。香港仁安医院陈力元教授分析乙型肝炎低病毒载量与肝癌的关系,揭示潜在发病机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探讨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为肝癌治疗提供新思路。侯金林教授阐述从乙型肝炎消除到功能治愈的路径,关注临床治疗目标。霍枫教授介绍APP与AI在肝移植受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展望,推动智能化管理。孙剑教授剖析HBV RNA研究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明确科研方向。黄炜燊教授分享治愈丙肝后的临床管理经验,强调后续治疗规范。贺福初院士探讨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展示基于血清蛋白标志物的肝癌早筛模型,助力肝病精准诊疗。
多维攻坚破局
乙肝治愈与肝硬化肝衰竭的深入学术交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下午的平行分会场里,专家们聚焦乙肝功能性治愈与肝硬化肝衰竭三大临床难点,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在基础研究与诊疗规范之间架起桥梁,为破解肝病防治“最后一公里”难题锚定方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重远教授提出研究型医院新药研发生态平台建设,促进新药研发转化。黄炜燊教授介绍脂肪肝新药进展,推动相关药物研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咏茵教授探讨乙肝功能性治愈的多维度免疫调控策略,优化治疗手段。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黄丽虹教授以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为治疗目标,明确临床方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梁携儿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赵新颜教授等专家围绕乙肝新药研发策略、新疫苗、小核酸新药研究、肝功能异常评估及人工智能在肝病病理研究进展进行分享,涵盖从药物研发到技术应用的多方面内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金军教授介绍肝硬化门脉高压分层管理进展。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小微教授解读了《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强调人工肝支持系统与干细胞治疗的规范化应用。李君教授介绍临床多组学技术在ACLF诊治中的应用,提升诊疗精准度。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邓国宏教授探讨了内外交互—胆道感染与ACLF的关系,解析复杂病理机制。随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燕教授等专家围绕肝硬化/肝衰竭合并感染的临床机制研究、肝前体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展开研讨。最后黄燕讲解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技术规范,强化临床实践指导。
会议围绕肝病领域前沿热点,通过专家讲题与研讨,为消除病毒性肝炎、提升肝病诊疗水平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