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正考】“左肝右肺”之说

金东文化 2024-11-11 16:17:03

【经典正考】“左肝右肺”之说

1、出典

中医经典《素问·刺禁论》说:

“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此即“左肝右肺”之说,屡遭世人诟病及诋毁,认为是中医理论体系之糟粕、之错误。持此观点之人,实乃不明中医理论体系之形成而然,即不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贤哲之宇宙定律、思维模式等而然。兹简述如下。

2、汇释略例

(1)唐·杨上善《太素》说:

“肝者为木在春,故气生左。肺者为金在秋,故气藏于右也。心者为火在夏,居于太阳,最上,故为表。肾者为水在冬,居于太阴,最下,故为里也。心为五藏部主,故得称部;肾间动气,内理五藏,故曰里也。脾者为土,王四季,脾行谷气以资四藏,故为之使也。胃为脾府也,胃贮五谷,授气与脾,以资四藏,故为市也。”

(2)唐·王冰注:

“肝象木,王于春,春阳发生,故生于左也;肺象金,王于秋,秋阴收杀,故藏于右也;阳气主外,心象火也;阴气主内,肾象水也;营动不已,糟粕水谷,故使者也;水谷所归,五味皆入,如市杂,故为市也。”

(3)明·张介宾《类经二十二卷·针刺类》说:

“肝木王于东方而主发生,故其气生于左;肺金王于西方而主收敛,故其气藏于右;心火主阳在上,故其气部于表;肾水主阴在下,故其气治于里;脾土王于四季,主运行水谷以溉五藏,故为之使;胃纳水谷,无物不容,故为之市。”

(4)清·张志聪《素问集注》说:

“肝主东方乙木,肺主西方辛金,圣人南面而立……左东而右西,是以肝左而肺右也。曰‘生’曰‘藏’者,谓藏体藏于内,藏气之从左右而出于外也。心为阳藏而主火,火性炎散,故心气分部于表。肾为阴藏而主水,水性寒凝,故肾气主治于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以溉四旁,故为之使。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容,故为之市。”

(5)清·高士宗《素问直解》说:

“人身面南,左东右西。肝主春生之气,位居东方,故肝生于左;肺主秋收之气,位居西方,故肺藏于右;心为阳中之太阳,故心部于表;肾为阴中之太阴,故肾治于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脾为之使;胃为水谷之海,众物所聚,故胃为之市。”

(6)龙伯坚、龙式昭《黄帝内经集解·素问》说:

“五脏和五行的配合,是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基本问题,在古代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今文尚书》欧阳说,这一配合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一种是《古文尚书》说,这一配合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见《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祭先脾’句下孔颖达《正义》引许慎《五经异义》)。这两种说法,古代医家都采用过。《周礼·秋官司寇·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句下,贾公彦疏引《阴阳疗疾法》说:‘肺属南方火。’可见著《阴阳疗疾法》的这一位医学家采用的和《古文尚书》说相同。

“《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所说也都与《古文尚书》说相同。但是《黄帝内经》采用的却和《今文尚书》欧阳说相同。西汉是今文家最兴盛的时代,所以今文说占了上风,古文说后来在医学上完全淹没了。

“郑玄说:‘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这是说,现在医学上五脏和五行的配合和《今文尚书》说相同,然后才能治愈疾病,否则不死即会变厉害。这虽然是由于郑玄对许慎的有心立异,也由此可知当时一般认为用今文说来解释医学上的问题还是比较妥当的。古文说所讲五脏与五行配合的位置,是根据祭祀的时候所宰杀的动物的向南的五脏实际位置排列的,所以脾在左,肝在右,肺在上,肾在下,心在中。今文说所讲的五脏与五行配合的位置,则是根据理想的。现在将两说的配合列图于下:

五藏配五行之今文经示意图

五藏配五行之古文经示意图

“按照这一图看来,《黄帝内经》所讲五脏的位置,是肝在左,肺在右,心在上,肾在下,脾在中。这并不是五脏在动物或人身体内的实际位置,而是与五行相配合的理想位置。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本篇所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上),肾治于里(下),脾为之使(中)’了。”

3、小识

金栋按:当代有学者认为,五脏方位的确定与“洛书”有关。如著名医易大家杨力先生《周易与中医学》说:

“洛书为人体脏象方位奠定了基础,具体为:

正北方为坎卦,坎属水,水性寒,北方生寒,寒气通于肾,故肾位正北方。

正南方为离卦,离为火,火性热,南方生热,热气通于心,故心位正南方。

正东方为震卦,震属风雷,风性温,东方生风,风气通于肝,故肝位正东方。

正西方为兑卦,兑属泽,泽性凉,西方生凉燥,燥气通于肺,故肺位正西方。

中央属坤土,土性阴湿,湿气通于脾,故脾居正中。”

五行与(后天)八卦相配

(洛书)九宫数与(后天)八卦方位相配图

实际上,并非如此!

据易学史料,中原大地上久已失传的《洛书》《河图》两幅图,至宋代始出;五行与八卦相配,始于西汉元帝时期京房《京氏易传》卦气说。洛书其数有九,汉代谓之九宫(数),见两汉之际《易纬·乾凿度》“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乃京房卦气说的另一种形式,其图见于《灵枢·九宫八风》篇首图。附会易学解说中医藏象方位,乃后起之说。因中医藏象方位(五藏附会五行推演),源于西汉景武时期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见拙著《医经钩考》第四十三篇)。如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

“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土居中央[而主季夏气]。”

试看“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土居中央[而主季夏气]”与《素问·刺禁论》“左肝右肺”之说及诸家所释,何处不相符?!

要之,“左肝右肺”之说,当源于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思想体系。

附:五藏配五行为何选择了今文经学之观点?

金栋按:在汉代,五藏配五行去推演有两种,即今文经与古文经之说。为何?

汉代的经学,出现了今、古文之争。所谓今文是指汉代当时所通行的隶书,以隶书所写的经书称为“今文经”。而对今文经进行研究、训诂和阐释解说的学问则称今文经学。所谓古文是指先秦大篆(籀文)和六国所使用的文字,以这种文字写成的经书称为“古文经”。而对古文经研究、训诂阐释解说的学问则称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在经书的字体、文字、篇章等形式上,以及在经师的源流、治经的方法和对经书中重要的名物度数、制度、解说等内容上有许多不同。双方各持己见,形成学派之争。自西汉后期以迄东汉,今、古文经先后有几次大的论争。而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古文经学由弱变强,并逐渐占上风(陈寿祺撰、曹建墩校点《五经异义疏证·点校说明》)。即在两汉时期,西汉盛行今文经学,占统治地位;西汉末至东汉以古文经盛行,占统治地位。

对于汉代今、古文经和经学之说,赵洪钧先生《内经时代》说:

“汉初,一部分儒生利用当时通俗的隶书写出经文教学生,朝廷立他们为博士。他们的经后来称为今文经。解释今文经即今文经学。这时只有少数儒生用秦以前的字形写的老本子在民间传授。西汉末,由于王莽的政治需要,古文经——新经出现了好几种,按当时重视的顺序为:《周礼》《尚书》《左传》《毛诗》等。古文经出现后,形成了新学——古文经学(‘新学’指为王莽服务的‘新’朝服务的经学,这个名词定型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此前的经学反而称为今文经学。东汉末,古文经学大胜。此后,今文经学直到清末才翻身。我们现在最常作为资料书查考的《十三经注疏》,是以古文经及其经学为主的。与本书关系最密切的是《尚书》,涉及《内经时代》的古文经要加上《左传》和本来不属于经的《国语》。

“据《史记》记载,古文《尚书》是景帝末年鲁恭王从孔子的老宅墙中挖出来的。……研究《尚书》的专著很多……从研究《内经》出发,我们并不强调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多少内容或谁是真经。关键在于古文《尚书》经学,关于五脏配五行的说法与今文《尚书》经学大相径庭,而五行在两种经中都是那几个字。古人解《尚书·洪范》中的水、火、木、金、土时,都要上联《周易》下牵《月令》,把天地人扯到一起。今本《月令》祭先何脏的说法就是古文家言。《月令》原是专书,后归入《礼记》。古文经学自东汉中叶才开始与今文抗衡,东汉末战败今文。《内经》之五脏配五行与今文经学说相同,这一背景提示《内经》的有关内容理应成书于东汉中叶以前。

“为今文经学争的独尊地位的关键一步,是董仲舒吸取阴阳五行学说大发挥《春秋公羊传》。早期的古文经学不讲阴阳五行,无资格与今文经学争锋。东汉末,郑玄博习古文、今文、谶纬之学,取今文之长融入古文。古文经学无论是讲典章制度(主要靠《周礼》)、解释《春秋》(主要靠《左传》),还是讲阴阳五行,都比今文丰富了。今文经学从此崩溃。”

读读编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中医经典《素问》《灵枢》《难经》等则会发现,阴阳五行说是其核心理论体系推演之工具,而以“天人相应”观为理论体系推演,以“取象比类”为推演方法,此等明显受西汉景武时期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思想体系之影响。

五行说是汉代之思想律,先秦阴阳家的学术思想,至汉则被汉儒五行化了,五行说亦即阴阳五行说,乃汉代统治哲学,且被神话。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说:“及至秦汉,阴阳家之言,几完全混入儒家。西汉经师,皆采阴阳家之言以说经。所谓今文家之经学,此其特色也。……欲明西汉人之思想,须先略知阴阳家之学说。欲略知阴阳家之学说,须先略明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阴阳家以五行、四方、四时、五音、十二月、十二律、天干、地支及数目等互相配合,以立一宇宙间架。又以阴阳流行于其间,使此间架活动变化,而生万物。……此时之时代精神,此时人之思想,董仲舒可充分代表之。”图如下:

西汉阴阳家之宇宙间架

作为汉代统治哲学,源于西汉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见《春秋繁露》,其《贤良对策》见《汉书·董仲舒传》。《汉书·五行志》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而大倡五行说,后其说大显。而董氏治学非治《易》者,乃治《公羊春秋》,倡“天人感应”之神学宇宙观,说《春秋》之灾异等。

许抗生、聂保平、聂清《中国儒学史·两汉卷》认为,董仲舒对于《春秋》的发明,一在于实际应用,其次在于构建思想体系。将《春秋》所蕴含的灾异思想同阴阳五行相结合,实际运用于社会治理。董仲舒的成就,不在于开创全新的观念体系,而在于综合儒家以及道、法、阴阳诸派既有思想,创造性地有机组合成全面的系统哲学,从而为大一统文化格局提供足够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构建的理论体系包括如天道阴阳五行说、天人合一说、天道与人性、天道与“三纲五常”、天命与“三统”、王道通“三”等多方面。

董氏天道阴阳五行说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把天象数化,将诸法象数化。将阴阳五行相结合解释万象变迁。如天之构造,首推阴阳之气,次为五行推演,且是今文经家学。在五行说中,强调“五行莫贵于土”“五色莫贵于黄”等,其意图在于确定中央权威的无上地位,通过尊土而重王。在天人合一说中,董氏最明显之特征在于人的形体结构与自然天道的结构具备高度的一致,人体是天象的完全再现,即“人副天数”。其贡献在于用比较晚出的阴阳五行观念来解释古老的“天人感应”学说。读读《素问》《灵枢》中涉及“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等之经文,明显受董氏思想影响,如《灵枢·邪客》篇大段经文之比类推演更是如此!经学至汉有今、古文经之分,以《素问》《灵枢》而言,五藏附会五行之推演,则属今文经学。何则?受董氏影响,五行贵土居中央以配脾,今文经之学也!如许慎《五经异义·五藏所属》说:

“今文《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案:《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

而董氏是儒家,故《素问》《灵枢》等中医理论体系受儒家思想最大。赵洪钧《内经时代》说:“《内经》专家或古医史专家,最好念念汉儒的经说。如此便绝不会相信,用阴阳五行全面统帅医理的《内经》会成书于汉之前。这并不排除单用阴阳说、五行说、经脉说,或不大成熟的阴阳五行合流说,讲医理的文字会出现于战国。”

实际上,“阴阳”“五行”合流,特别是五行生克之说,见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汉书·五行志》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如何推阴阳?以五行推阴阳。如

(1)《春秋繁露·五行对》说:“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

(2)《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土居中央[而主季夏气]。”

(3)《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比相生而间相胜也。”

五藏配五行、五音示意图

董氏“比相生而间相胜”又是何意?

所谓“比相生”,是指五行依次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间相胜”,是指按五行木、火、土、金、水之次序中间间隔一个,即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这个概括是董仲舒提出的,是对五行学说(董氏只谈生克,不谈乘侮)的重大贡献。所以顾颉刚《古史辨自序·下册》说:“五行相生说,始见于董仲舒书。”而其对后世影响之大,其自己恐亦始料未及。如梁启超《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说:

“两汉所谓今文家经学,其能脱阴阳五行臭味者,什无二三,大率自仲舒启之……汉儒阴阳五行之学,开于仲舒而成于向、歆父子。”

《博物志》说:“自古帝王五运之次有二说,邹衍以五行相胜为义,刘向则以相生为义。汉魏共尊刘说。”(苏舆《春秋繁露义证》)

即西汉末大儒刘向、刘歆父子俩用五行相生说(按:邹衍五德终始说,是以五行相胜说推演历代帝王递变。相胜之原则,暗示朝代帝王更替是通过战争征伐,非禅让之举)附会当朝政治推演,发明了“汉为火德”(禅让)说,目的是为王莽篡权制造舆论——理论上的依据,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于此不赘。

溯其源,近代著名学者钱穆认为,“是承《吕览》《淮南》而来的”,说:“其实五行相生,是上举‘五行相次转用事’的说法。他们本只说时月政令,并不是说五德递王;用五行相生来搭配上五德递王的,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里有过,以前有否不可考。《春秋繁露》第五十八为《五行相胜》,第五十九即为《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篇》里说: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天地之气,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这些话是承《吕览》《淮南》而来的,便是‘五行相次转用事’的说法。……五行相生说自《吕览》《淮南》五方色帝而来。”(《古史辨自序下册·附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的政治和历史〉》)

虽如此,而“《吕氏春秋》的月令与《礼记·月令》无大差别,但其中不见相生说明文。《淮南子》中已明确相生次序,但仍可能晚于董仲舒。”(赵洪钧《内经时代》)

受董氏影响,汉代医者、方士医或儒生等将“五行生克”理论,引入至人体进行生理功能(生克)与病理变化(乘侮)的比附推演,即肝心脾肺肾之五藏依次配木火土金水之五行。读读《素问》《灵枢》便可知矣!传统观点认为,今本《内经》成书于战国西汉时期,而五行生克说成为系统理论体系始自西汉大儒董仲舒,以逻辑推理,《内经》自然受其影响,其成书应在此后而非在此前,这怎么会成书于战国西汉前?!

愚见以为,(因为)古文《尚书》之五藏附五行,乃源于人体解剖位置之上下次序,即“以位五行”,司马光《太玄集注》(见下说)说得非常清楚;今文《尚书》五藏附五行之说,乃源于五行之体性,即“比类取象”推演而来。《内经》言五藏附五行,与今文《尚书》同。此充分说明,医家不重解剖重关系,所以才有了郑注“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之说法(赵洪钧著、金栋补注《正说内经》)。

宋·司马光《太玄集注·玄数》说:“肺极上以覆,肾极下以潜,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五行。《月令》春祭先脾,夏祭先肺,中央祭先心,秋祭先肝,冬祭先肾,此玄符也。是故肺藏气者火也,肾藏精者水也,心藏神者土也,脾藏思者木也,肝藏血者金也(金栋按:儒家古文经之说)。其为体(性)也,则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金栋按:儒家今文经之说)。”

五藏配五行之古文经示意图

龙伯坚、龙式昭《黄帝内经集解·素问·刺禁论》说:

“五藏和五行的配合,是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基本问题,在古代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今文尚书》欧阳说,这一配合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一种是《古文尚书》说,这一配合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见《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祭先脾’句下孔颖达《正义》引许慎《五经异义》)。这两种说法,古代医家都采用过。《周礼·秋官司寇·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句下,贾公彦疏引《阴阳疗疾法》说:‘肺属南方火。’可见著《阴阳疗疾法》的这一位医学家采用的和《古文尚书》说相同。

“《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所说也都与《古文尚书》说相同。但是《黄帝内经》采用的却和《今文尚书》欧阳说相同。西汉是今文家最兴盛的时代,所以今文说占了上风,古文说后来在医学上完全淹没了。

“郑玄说:‘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这是说,现在医学上五藏和五行的配合和《今文尚书》说相同,然后才能治愈疾病,否则不死即会变厉害。这虽然是由于郑玄对许慎的有心立异,也由此可知当时一般认为用今文说来解释医学上的问题还是比较妥当的。古文说所讲五藏与五行配合的位置,是根据祭祀的时候所宰杀的动物的向南的五藏实际位置排列的,所以脾在左,肝在右,肺在上,肾在下,心在中。今文说所讲的五藏与五行配合的位置,则是根据理想的”位置。图如下:

所谓“理想的”位置,当指五藏附会五行体性而言。如《素问·五藏生成篇》说:“五藏之象,可以类推。”

如何推法?即如

(1)王冰注:“象,谓气象也。言五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象水而润下。夫如是皆大举宗兆,其中随事变化,象法旁通者,可以同类而推之尔。”

(2)吴昆《素问吴注》说:“五藏发病,其证象合于五行。如心主惊骇,象火也;肝主挛急,象木也;脾主肿满,象土也;肺主声咳,象金也;肾主收引,象水也。凡若此者,可以类推。”

(3)张介宾《类经·卷六·脉色类》说:“象,气象也。肝象木之曲直而应在筋,心象火之炎上而应在脉,脾象土之安静而应在肉,肺象金之坚敛而应在皮毛,肾象水之润下而应在髓骨。凡若此者,藏象之辨,各有所主,皆可以类而推也。”

由此可见,“藏象之道是以五行归类的方法,描述五种基本的生命运动方式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论。”(潘毅《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象之篇》)

附会五行之体性取象比类而推演,即如《尚书·洪范》篇所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五藏以体性而言,《素问》《灵枢》有之。如

(1)《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数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数六”。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东方生风,风生木……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藏为肝”,“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藏为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藏为脾”,“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藏为肺”,“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藏为肾”。

(3)《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为阳中之太(少)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太)阴,通于冬气”,“肝者……此为阳(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4)《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阳中之少阴,肺也”,“阳中之太阳,心也”,“阴中之少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阴中之太阴,肾也”。

由上可知,肝是木藏,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方位在东,其色青,其味酸,其五行生数三、成数八;心是火藏,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方位在南,其色赤,其味苦,其五行生数二、成数七;脾是土藏,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方位在中央,其色黄,其味甘,其五行生数五、成数十;肺是金藏,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方位在西,其色白,其味辛,其五行生数四、成数九;肾是水藏,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方位在北,其色黑,其味咸,其五行生数一、成数六。

五藏配五行、五方及生成数示意图

因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天人相应、取象比类之附会推演),故才保留了目前配法。

据上,五藏配五行为何选择了今文经学之观点?愚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与西汉今文经学盛行有关;

第二,受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思想体系之影响,如“天人感应”的神学宗教理论等;

第三、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

1 阅读:13

金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