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621年,在努尔哈赤的连续打击之下,辽东的沈阳、辽阳失守,失地千里,近20万明军溃不成军,四散逃离。
消息传到北京,年轻的天启帝坐立难安,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国难思良才,最高决策会最终演变成对一个人的追思会,这个人就是熊廷弼。
有人说,熊廷弼若在,事情绝不会这般糟糕。
有阁臣说,熊廷弼是人才,非他不能安辽事。
天启帝若有所悟,原来问题出在这里,立即派人去请熊廷弼。天启帝的诏书言辞恳切,甚至带有一丝恳求。并对自己曾经“误听谗言”,轻率的批准熊廷弼辞职,感到后悔。
天启帝现在要恢复熊廷弼所有名誉,让他为国效力。
熊廷弼接到这样的诏书,眼眶再也包不住眼泪,大受感动,即刻启程。
天启帝这边,把熊廷弼的名字和行程图刻在了宫中屏风之上,时时牵挂。
02
熊廷弼身高七尺,进士出身,但却能够左右开弓,在辽东为官多年,十分熟悉辽事。
萨尔浒之后,辽东经略杨镐被罢免,代之以熊廷弼。不久,开原和铁岭也被努尔哈赤攻下,整个辽东人心惶惶,以至于熊廷弼派遣官员去沈阳,没人敢去,派阎鸣泰去主政沈阳,阎鸣泰走到一半,哭着回来了。最终,熊廷弼亲自去沈阳坐镇。
熊廷弼杀了一些临阵脱逃的将领,召集流民和散卒,加强防御,修筑城墙,逐渐稳定了人心,止住了颓势。
但熊廷弼此人性格比较直,在朝中朋友也不多,所以遭受了多位言官的攻击,最终其主动申请离职。
而熊廷弼离职不久,努尔哈赤就发动了对沈阳、辽阳的攻击,明军一败涂地,失地千里。
03
熊廷弼到了京城,天启帝把那些曾经诬陷熊廷弼的言官要么下狱,要么免职。
熊廷弼也不辱使命,很快就拿出了战略方案:三方布置策。
一、经营辽西的核心广宁城,重点设防。
二、在天津、登州、莱州设置水师,从海上攻击辽南,牵制后金。
三、在山海关设置重兵。
此方案还要求得到朝鲜的援助,从侧后威胁后金。
这个方案一出,立即得到了天启帝和内阁大臣们的一致认可。他们不认可也不行,因为他们根本拿不出更好的方案。
根据这个方案,兵部尚书熊廷弼驻守山海关,辽东巡抚王化贞驻守广宁。
那这个方案需要多少钱,多少兵呢?
史书记载了九个字:议兵三十万,议饷千余万。
如此庞大的数字,天启帝动用各方资源,倾全国之力满足熊廷弼的要求。天启帝拿出数百万两帑币,并加派地亩银,再将两浙、两淮的岁入交由熊廷弼处理。
在兵力方面,实行全国总动员,每省出大约五千人,陆续发往辽西,加上从沈阳、辽阳溃败下来的士兵,再加上原有驻军,三方布置策所需要的三十万兵力,基本实现。
同时,天启帝任命王在晋为工、兵、户三部总理,全力调配军饷和器械。
史书记载天启帝此次是:极天下之力,以充辽饷。
熊廷弼去辽东之日,天启帝选京营兵五千、马六千屁,护送他就任。
04
熊廷弼并没有按照原来的方案驻守山海关,他忧心忡忡的来到前线的广宁。
在广宁的王化贞却与熊廷弼之间关于作战方案产生了分歧。
熊廷弼的方案,强调防守。
而王化贞,则主张进攻。
熊廷弼说:现在守都很困难,如何去进攻?
王化贞:正因为守不住,所以应当进攻,以战为守。
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请先考虑粮草问题。
王:我打过河去,海州(满清粮食基地)的粮食都是我的了。
熊:那如果打过河,还要考虑如何过河之后如何防御,如何支援。
王:我在后金有内线,会帮助我们。
王化贞说的这个内线就是李永芳。李永芳是很早就投降努尔哈赤的明朝将领,早已成为努尔哈赤的心腹,此时不过是诓骗王化贞而已。
而王化贞又听信蒙古的林丹汗会率领40万大军来支援自己,所以信心十足。
王化贞心心念念的是带着6万大军,渡过辽河,攻击努尔哈赤,收回辽阳。
王化贞和熊廷弼的战略出现严重分歧,按照常理,王化贞应当接受熊廷弼节制,其为何敢与熊廷弼硬碰硬呢?
原来这个王化贞是首辅叶相高的学生,此时的兵部尚书也是极力支持他。所以说,朝中有人,自然腰板就硬。
巡抚和经略战略出现分歧,是件大事,孰是孰非,群臣们商议之后,大多支持王化贞的意见,但最终还是要天启帝下决定。天启帝让群臣们商议,二人之中留一人在广宁决策,最终决定是留下王化贞。
但这项命令还没下达,努尔哈赤已经领大军度过辽河,直取广宁而来。
大敌当前,二人去留的问题只得暂缓执行。
05
努尔哈赤大军来袭,战斗首先在广宁外围的西平堡展开。
参将黑云龙主动出堡作战,战死。
后金军招降西平堡守将罗一贯,罗一贯非但不投降,反而在城头竖起招降旗,用来招降后金兵。此等伤害性不强,侮辱性极大的做法,立即招致后金军的猛烈攻击。
罗一贯凭借城池和炮火,大量杀伤后金军。激战两昼夜,城外的尸体层层累积,几乎与城池一样高。
激战中,罗一贯被飞矢射中眼睛,血流满面,而此时炮火也突然停了,原来是弹药打光了。后金兵得以冲入堡内,罗一贯不当俘虏,自杀成仁。后金攻城损失太大,遂屠尽堡内所有人员,一个不留。
罗一贯以区区3千人,抵挡了后金4个旗合计5万人的攻击,牵制后军主力2天时间,给了熊廷弼和王化贞组织广宁防守的时间。
罗一贵将三千人守西平。各坚壁勿战,有急互相应援。贼先攻西平,黑云鹤出战而死。罗一贵固守不下,杀奴数千人。李永芳竖招降旗,阴遣人说一贵。一贵骂之曰:“岂不知一贵是忠臣,肯作永芳降贼乎!”斩其使,亦于城中竖招降旗。奴尽锐攻之,相持两昼夜。用火器杀贼,积尸与墙平。会一贵流矢中目,不能战,外援不至,火药亦尽,一贵北向再拜曰:“臣力竭矣!”遂自刭。奴尽屠西平。得知西平堡被围,熊廷弼和王化贞立即派遣孙得功、刘渠、祁秉忠带三路大军,合计3万人来援。
这个孙得功早前就暗中投降了努尔哈赤,等到刘渠、祁秉忠带兵出战之时,孙得功在后面大喊:兵败了,兵败了。然后率先逃跑,明军阵脚大乱,后金军乘势掩杀,3万明军全军覆没。
06
孙得功逃回广宁之后,想要俘获王化贞,占领广宁城,一起献给努尔哈赤。就在城中大肆造谣,称后金兵马上就到,并派叛兵封锁城门。
王化贞下令守城,众皆不应,城中一片混乱。王化贞只得出逃,城门的叛兵不让出城,幸亏手下力战,才逃出城外。
孙得功遂伙同一众叛兵占据了广宁城。
那此时熊廷弼在哪里呢?因为大军都在王化贞手里,熊廷弼此时驻扎在闾阳,带兵5千来援广宁,听说广宁失守,就退了回来,在大凌河碰到逃回来的王化贞,把5千人交给王化贞指挥,自己组织军民入关,并下令烧毁所有物资。
王化贞建议守宁远,熊廷弼不听,坚持带兵入山海关。
跟随着一起逃命的民众多达数十万,溃军近十万。
当事人这样描绘当时的场景:
日来援辽溃兵数万,填委关外,遍山弥谷,西望号哭者竟日达夕;逃难辽民数十万,隔于溃军之后,携妻抱子,露宿霜眠,朝乏炊烟,暮无野火,前虞溃兵之劫掠,后忧塞虏之抢夺,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大明朝为辽东花费之多,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最终的结果却是“竭四海九州之物力,不能成尺寸之功”。
07
广宁的失败,熊廷弼和王化贞难辞其咎,双双下狱,被判死刑。熊廷弼花了4万两银子贿赂内官,得到了缓期执行的判罚,熊廷弼后来又反悔,不出钱,所以惹恼了魏忠贤,不久就被杀,传首九边。
崇祯年间,有人开始给熊廷弼鸣冤,理由是当时大军在王化贞手中,熊廷弼只有5千人,不应该承担失败的罪责。崇祯没有同意。
后来,大学士韩爌请求将熊廷弼尸骨归葬,得到崇祯的许可。
熊廷弼死得冤么?
且不说给国家带来多少损失,就是对普通百姓来讲,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河西失守,人皆岌岌,百万难民,齐拥入关,居无屋,寒无衣,食无米,炊无薪。那熊廷弼究竟是罪有应得还是冤死的呢?你怎么看!
赤壁の火神
王死的该,熊死的也不冤,当然,熊是有能力的,早听他的不止于此,但事情已经发生了熊单纯凭私怨而摆烂,连做做样子都没有就把辽东全弃了,杀熊也没啥说的。
用户16xxx88
前线作战 最怕战友三心两意 既定作战方针不能贯彻执行 被敌人各个击破 以明军当时的实力 采取进攻等于自不量力 以卵击石 清军骑兵野战几乎就是百战百胜 明军只有凭借坚城火炮才有可能打赢 罗一贯以三千人对五万清军 硬是没让对方捞到便宜 要不是援军拉胯 谁胜谁败还难以预料 所以熊廷弼的策略是正确的
不死鸟 回复 05-13 20:56
[哭笑不得]明军一张嘴就抵抗大清多少兵力,杀伤多少人。但实际上满州人入关的时候不过四十万,八旗军算上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也不过勉强十万人。
马里奥
熊说白了就是提正确战略不听,完了错误的一方兵败了来个摆烂,但是杀了确实是重了,应该是杀王化贞,熊监禁,以观后效。
关山五十州
和马谡有一拼,杀,也可。不杀,也可。
时光荏苒几盈虚 回复 05-13 16:00
熊是真本事,怎么可能一样[捂眼睛]
关山五十州 回复 时光荏苒几盈虚 05-14 08:10
白起韩信都是有真本事的,最后都凉凉了
时光荏苒几盈虚
五六千匹,不是五六千屁。娘的
の軒
熊廷弼是个狠人,可惜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独钓寒江
这种全国各省调兵,拼凑起来的数十万人,就是乌合之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远不如清军精锐,战事稍有挫折,必然溃散,所以先依托坚城防守,加强组织和训练,才有可能最终战胜敌人。只不过这样做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大明朝能不能长期支持,就不知道了。兵者未战先谋败者胜,一厢情愿地幻想靠敌人出错,急功近利,往往输的一败涂地。据说,马岛之战,阿根廷预判英国根本不会跨越万里来应战,俄乌战争,俄罗斯认为乌克兰人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现实都啪啪打脸。
用户10xxx86
熊廷弼:按我三方布置,定能耗死建虏 孙承宗:以我关宁防线,定能阻敌关外 王华贞:我上去一个滑铲
用户11xxx24
这货脾气暴躁容易得罪人如果跟着孙老头或许孙老头会保他[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情难自控
这是寒将士的心哪!
用户16xxx78
人才难得,虽然有错,但主要的错误还是猪队友,和他的靠山,熊是名义上的老大,实际上算老二都过分了。所以给于小惩罚,让他以后戴罪立功也就是了。
老张
传首九边的罪名是什么?语焉不详
懒ren,
熊是楚党,东林党是不会允许他活着的。阉党对于熊抱着无所谓态度,所以熊死了。
不知不觉
不是战死沙场了么?
采菊东篱 回复 05-19 00:51
战死的是卢象升
一世童心
内耗误国
卢沟
老熊还是想坐实王化贞的失败,还是因为与王化贞有分歧而有私心,如果死守宁远,宁可死在宁远,也不会闹个传首九边
中華正能量
王化贞掌握十几万大军,兵败肯定负主要责任,熊廷弼手下才只有五千人,肯定不能负主要责任。
a 旧 時 光
熊好像在摆烂
奔跑的牧马人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笑着哭]
第四维空间
王华贞之所以能架空熊廷弼,是因为东林党党魁、首辅叶向高是其老师,东林党徒、兵部尚书张鸣鹤是其后台。而之所以架空熊廷弼,是因为熊廷弼是楚党,其和亲家吴裕中等后人称“江夏七贤士”。问斩熊廷弼,请问东林祸首叶向高、张鸣鹤被问罪了吗??
世家传承中医
熊明白人,办一等的事,无一等的权,拿国之巨响银,君主期望,办拉胯事!第一该夺权主事,第二集中力量,多头打击,努尔哈赤只有6万人,切断粮草,偷袭后方!!训练骑兵!! 其实熊只能当个参谋长!!副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