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高的个子,带着一副眼镜,长得眉清目秀,外表上看不出与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之处。提起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小万鑫四年级刚转入我们学校时,有孩子叫他“傻子”,对于个别学生这样的称呼我进行了严厉批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这个孩子确实有问题,在课堂上他完全是一个孤立的人,他与其他学生完全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对于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他完全置之度外,在课堂上他似乎是一个透明人,看其在,却没有任何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反映。与其接送他上学的家长,也就是他爷爷聊天得知,这孩子先天性的有些智力障碍,学习基础太差,学习跟不上班,由于受到原来老师和同学的歧视,所以才转到我们学校来的。又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他与人交际能力和记忆力太差。四年级时他的数学作业根据我的特殊安排,基本能完成。六年级由于难度加深,他学得就更吃力了,虽然他爷爷每天认真辅导,但他的学业还是很差,考试只有十几分。家长着急,我也着急。真希望他有一天从灰色的自我中走出来。
今天第二节是六(1)班数学课,由于刚上完新课,接着的是一节练习课,为了打破单调的练习方式,在练习的设计上我采用了抢答、限时完成、互相出题、竞赛等方式,加上六(1)班的学生相对来诵要活跃-些,整堂课上学生从开始到结束基本都处于一个亢奋的状态,他们在不断的成功的诱导下,一步步地拓展着自己尝试的范围与深度,对分数乘整数口算的掌握更为熟练,不少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做题规律,不仅做得对,而且做得很快。面对学生的这种状态,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一低头发现坐在我讲台边的小万鑫也兴奋得直跳,我心里在打鼓,他又要做什么意外的事?
为了便于观察他的情况,我安排其他学生做竞赛题,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做得又对又快的前十名同学可得一朵小红花。借此机会我仔细观察他在干什么。发现他也在做竞赛题,并且做题的速度不慢,当大部分学生都兴奋地说我做好了的时候,他也就剩下二小题未做了,我在他耳边轻声地说,快点写,如果你全做对了你就得一朵小红花。为了鼓励他,我还对大家重复了我对他说的话,并问大家你们说好不好,同学都在为他加油。就在我讲话的瞬间,他已做完了全部的题,我眯了一眼,他可能做得全对。经过交叉批改,果然小万鑫是全对,这时他的同桌给他画上了一朵小小的红花。万鑫把书拿到手后,兴奋地“嘻、嘻”笑了。当我把小万鑫作业情况告诉大家时,同学们都兴奋地“耶”了起来。其中有同学开始评论小万鑫了。
刘怀杰:王万鑫现在变得聪明多了,他都得到了红花,我都没有。
王小艳:是的,王万鑫昨天还自己把作业交给了我。
刘洋洋:他现在比沈银飞都好些了。
我说,同学们,万鑫现在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如果他今后在学习上还有什么问题你们要帮帮他。好吗?小万鑫似乎听懂了大家的谈话,一直微笑地点头。
为了不影响教学的进度,我开始布置学生做课堂作业,并对小万鑫昨天作业中的问题一一告诉他。
我:万鑫,你昨天作业还有几题没有做呀。
万鑫:嗯!(平时他说话都是单字)
我:昨天那几题全做吗:
万鑫:嗯!
我:把它们补上好吗?
万鑫:嗯!
我:今天作业是那几题?会做吗?快做好吗?
万鑫:第9、11题,好的,会做!
我摸摸他的头说,爷爷来时告诉爷爷,你今天得小红花了,这时他笑着开始了做作业,虽然直到下课他的作业还只做了两小题,但今天的整节课他都很快乐。
学困生,特别是有生理或心理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特殊教育群体,如何在普通学校对他们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更是让很多一线教师头痛的问题。很多一线教师都把他们当成自己工作中包袱,因为他们的存在影响自己的工作成绩。
然而,众所周知这个群体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本来就很不幸,如果再让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快乐,他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阴冷。我们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出几个人才,更重要地是培养和帮助所有孩子健康成长,尤其是对于这样的孩子,更要给予更多的爱,让每一片绿叶都能沐浴到阳光,在爱的阳光下慢慢地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
我想如果小万鑫每天都处在快乐的微笑中成长,即使他将来不能考上大学,做祖国的栋梁之才,他也应该享受到一个孩子应有的童年时光。
读书,是在品尝开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