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2019年连云港市中考作文

刘老师教育故事 2019-03-01 07:24:54

写作的基本程序是: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审题永远是第一关。作文类型大概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个个不同。不管什么类型的作文,都可以转化为命题作文来写作。连云港中考作文题:2014年《看似寻常》、2015年《凝视生活》、2016年《让自己美好》、2017年《大声说“不”》、2018年《我在书中找亲属》,审题有方法,定准写什么。

那么,一则作文题目,总会呈现哪些信息呢?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等。

一、文体不限不可信。

连云港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好多年“文体不限”了,“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但连云港考题最适合写记叙文。都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关,写出感悟与情感倾向。

二、要求审清不漏分。

1.字数: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你少了50字,会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上就会被划拨到最糟糕的作文里了。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丰富,也可见你行文内容的充实。 2.人称: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让自己美好》、《我在书中找亲属》。

3.范围:如《看似寻常》“看似”其实不是,即要写不寻常的;《我在书中找亲属》“书中”就锁定取材范围。

三、推敲题眼定重点(推敲法)。

1. 如《留住那份纯真》,可以将题目分段理解,分为“留住”“那份纯真”。然后逐个理解词语意思,“留住”,指以前有的,现在不能让其失去;"那份纯真”,指某种特定的、比较真挚的情感。再然后,弄清各个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到“题眼"。“那份纯真”不是平平常常、司空见惯的, 也不能是低下庸俗的,必须是具有某意义而激动人心、利于“我”成长的情感。这样分析思考.也就弄清“纯真”一词原来就是这个题目中的重点,是“题眼",但是“留住”这个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这样构思作文,才能为文章切题、中心突出提供保障。

2.以《凝视生活》为例,该题是要求写“凝视"的内容,要抓住“凝视”这个词,凝视是专注地看,就不能写“扫视“浏览"类的内容了。

3. 如《大爱无声》中最重要的词语是“无声”,那么所写的这种爱应该是不张扬的默默的,联系前面的“大爱”,这种爱还应该是种了不起的。

四、审清题目的隐含意义。

1. 最常见物象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我们要能够理解这些常见事物的意象,如:小雨代表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天晴代表欢愉、光明、希望。

2.如《阳光路上》,写作前就必须思考这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很显然,这里的“阳光”不是指自然界中的阳光,而是指像阳光一样使人感到温暖的人或事等。思考在成长中“阳光”给予了什么,“阳光”如何使主人公成长。

3. 如《让自已奔跑起来》题,该题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写关于奔跑的事情,而是要写出具有和“奔跑”相类似的状态,即要振作、向上、充实等。可以写在生活中如何改变颓废的生活状态或者习惯,也可以写如何战胜自我,挺过难关等内容。

4.再如“每一种草都会开花”、“心中有盏红绿灯”、“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让——像门前小河般流过”、“收藏阳光”我们要善于由虚到实,把题目里的比喻词跟自己成长的具体感悟链接起来。

五、化大为小,小中见大,表现主题(引申法)。

1. 如《道路前面还是道路》这个题目,首先要理解这里的道路是一个比喻义,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成长的道路、学习的道路、致富的道路、取经的道路等。选择材料时不要贪大求全,只要选择某个最适合表现这个主题的材料就可以了。如《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可以紧扣生活,从自己的经历(生活、学习)中找到写作素材,例如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比赛失利,不气馁不放弃,努力求索,终于走出低谷,重拾自信;生活上遇到挫折,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最终柳暗花明等。除了选取自己的学习生活小事外,还可涉猎古今名人的典型事例。

2. 如《成长的力量》这个题目,我们就要尽可能多地举出那些可以作为成长力量的东西,例如“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带给了我们恩泽”,可以从大自然角度思考“成长的力量”;“师长的关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可以从家庭、社会的角度发现“成长的力量”;“生活的波澜触发了我们的感慨,青春的火花点燃了我们的激情”,可以从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角度挖掘立意。《成长的力量》,可以关注生活,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角度从一件或多件具体事例中感悟成长的力量,做到小中见大。

六、添加词语,缩小范围(补充法)。

中考作文题的设计,内容往往并不具体,有的是个不完整的句子 ,留下一个空白,我们可以采用添加词语的形式让这个题目完整,同时也缩小这个题目的范围,这样一来写作就可以有明确的方向。

1.如 《让自己美好》这个题目就不是-个完整的句子,很明显句子的前面省略了内容,是什么让自己美好,并没有进行明确的交代。我们可以在这个题目的前面加上一个词,如坚持、勇敢、坚强、乐观、善良、智慧等,将“美好”具体化,这样就比较好写了。

2.《看似寻常》留白的地方更多,什么看似寻常,或者说看似寻常的什么,都没有交代,这样我们在题目的前面或者后面补充一个内容,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情感或者思想,这样,添加了以后就可以缩小范围,就比较容易写了。如《看似寻常的卖书人》添加了以后就可以缩小范围,就比较容易写了。

七、真题演练:

人生需要等待

九(2)班 晏智睿

静待花开。

——题记

一颗腊梅花的种子被风儿吹着来到了一个亭园生根发芽。

和煦之春

迎春花早早就开放了,摇曳着身姿,抖动着花瓣,好不美丽。牵牛花、月季花、还有各种不知名的小花也都竞相开放,小小的亭园一时百花争艳,一片姹紫嫣红,透着春天的活力。在这盛景旁,孤立的小枝上,一个花苞孤零零地立在一株不高的枝桠上,这便是那株腊梅,看着许多花儿在身边争妍斗艳,它低头不语。“秃头”“乳臭未干。”这些话像一把把刀子刻在它的心上,听着别人嘲笑的声音,它拼命地想要撑开花苞,但,无用。

炎热之夏

夏季如约而至,原本盛放的花儿在那烈阳的“烤”问下,一一蔫去了,而荷塘中的莲花们却尽情地怒放起来,翻转的花瓣如同九天玄女的裙摆,层层向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圣洁而美丽的莲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远远望着这一切的花苞,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莲花那样盛开,它拼命地想要撑开紧紧的苞衣,但,还是无用。

清冷之秋

菊花又开了,银白的、金黄的菊朵傲立枝头,迎风摇曳,好不清高。花苞依然像当初一样,惟一变化的是它上面的颜色变得淡黄,若不是还有个花骨朵的轮廓,人们都会把它当作野草了。它的心中透出一股沮丧,开始怀疑自己,还能开花吗?它觉得自己什么也不剩了,甚至已经开始认定自己就是草了。它再一次尝试撑开花苞,但,依旧无用。

严寒之冬

寒风凛冽,银装素裹的世界呈现在眼前,那些曾经盛开的花朵已悄然不在,惟有竹子,松树之类还招摇着淡白的绿色。腊梅绝望了,它看着这冷酷的世界,知道自己的生命快到尽头了。一阵寒风吹来,它不知是睡着了,还是离去了,没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它的眼睛忽然裂出一道缝隙,它分明看到了眼前鲜艳的花瓣,银色的花蕊。这分明就是自己,它开始在寒风中欢呼着,雀跃着,它简直不相信。水面冰封鱼儿憨,岸旁雪覆花叶残,惟余梅红立枝丫,暗香悠悠满亭园。经过漫长的等待,腊梅终于开放了,开得那么芳芳,开得如此灿烂。漫长的等待,只为绽放那一刻,漫长的等待,等的就是生命的灿烂。人生不也像花开一样,只要等待,耐心地等待就能成功,就能看到希望。

回音壁

作者想象丰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梅从落户、发芽、生长到开放的等待过程。小标题既醒目又有悬念,读着就好像在读一篇童话故事,其中蕴含的哲理较为深刻,等待就是为了绽放,发人深省。

亭梅(人生需要等待新知学校晏智睿

0 阅读:24
刘老师教育故事

刘老师教育故事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明白老师永远不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