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君的重用:齐国在战国时期的国君姓田,这要从他们的祖先陈完说起。陈完是陈厉公之子,在陈宣公时期,太子御寇和陈完关系很好,陈宣公以为他们要谋反,就杀了御寇,陈完怕连累自己就跑到了齐国。齐桓公正好在招贤纳士,就想让陈完做卿士,陈完推辞了,因为陈完认为自己是个外臣,逃难来到齐国,不敢要高官厚禄。于是齐桓公就让他做了工正。陈完为了避难,就把陈氏改为了田氏。到了田桓子时,由于他的力气很大,齐庄公就很信任他。
2.田氏收买人心:田桓子的儿子田乞在齐景公时期是齐国大夫,他利用公事来收买人心,他减少百姓的赋税,给百姓很多粮食,但齐景公并没有责怪他,这样齐国的百姓就都很支持田氏,田氏就在齐国强大起来。晏婴就说:“齐国政权会被田氏代替,因为田氏爱护百姓,有恩于百姓,深得民心,百姓也很拥戴田氏。”
3.发动政变:田乞觉得时机成熟了,野心也开始膨胀了,他利用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的叛乱,建议齐景公去就援他们,齐景公居然同意了,就派田乞给他们送粮,田乞就趁机和他们结党了。齐景公去世后,田乞发动政变,拥立了齐悼公为君,田乞就做了国相,独揽大权。
田乞的儿子是田常,他在齐简公时期与监止一起担任国相,但田常想独揽大权,于是田常用他父亲的办法故技重演来收买人心,一切准备好了后,田常就又发动政变杀了监止和齐简公,立了齐平公,田常就掌握了齐国大权。田常去世后,他的子孙都一直掌握齐国大权。到了田和为齐国国相时,他驱逐了不管理国政的齐康公,然后田和要魏惠王去请求周王立他为诸侯,周王还同意了,田和就正是成为齐国国君,就是齐太公,史称“田氏代齐。”
(ps:喜欢历史就请关注大鱼号:肖邦老师的课堂)
文字:肖邦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孔子对声望和通达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