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出现血小板低,血小板减少分级标准是什么?如何干预?

寄翠看健康 2024-07-14 12:55:18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一种严重表现,随着疾病的发展,常常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作为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的重要细胞,其数量的减少不仅影响凝血功能,还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了解血小板减少的分级标准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血小板减少的后果!

1、出现心肌渗血的症状

心肌渗血是指血液在心肌组织内异常积聚,形成血肿或血凝块。由于血小板的减少,血液凝固功能减弱,心肌组织在受到损伤时无法有效止血,导致血液不断渗出。心肌渗血会引起心肌细胞受损,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对于患者来说,心肌渗血的症状可能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需要及时就医。

2、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

胃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器官,其内表面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当血小板减少时,胃肠道的血管壁容易受损,导致血液渗出。胃肠道大量出血会引起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来说,胃肠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心肌渗血致使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频率或传导出现异常,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泵血。由于心肌渗血引起的心肌细胞受损和电解质紊乱,会改变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晕厥、猝死等严重后果。

4、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是指血液在皮肤下积聚形成瘀斑或血肿。由于血小板的减少,血液凝固功能减弱,皮肤在受到轻微损伤时容易出血。皮下出血一般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或紫色瘀斑,有时伴有疼痛或瘙痒。虽然皮下出血看似轻微,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可能会导致血液流失过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血小板降低分级

血小板减少的分级标准通常根据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来划分。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应在100-300×10^9/L之间。针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分级标准如下:1. 一级(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此时患者可能无明显出血症状,但凝血功能已受到影响。2. 二级(中度减少):血小板计数在(20-50)×10^9/L之间。患者可能出现轻度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3. 三级(重度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患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出现皮肤紫癜、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肝硬化血小板降低怎么办?

1、消除肝硬化病因:

消除肝硬化的病因是治疗血小板降低的关键。肝硬化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针对不同的病因,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2、口服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药物:

在消除肝硬化病因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提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3、静脉输注新鲜血小板:

对于严重的血小板降低患者,可以采用输血或血小板输注等紧急治疗措施来提高血小板数量。然而,这些措施只是暂时性的解决方案,不能长期依赖。因此,我们需要在消除肝硬化病因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和血细胞数量。

4、中医治疗:

血小板减少可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辨证进行治疗。

中药复方和中药的单味药都对血小板减少症有治疗的作用。中医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采用清热凉血法、健脾益气法、益气养血法以及健脾益肾法等进行治疗。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您都学会了吗?建议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1 阅读:1024

寄翠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