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上台后,为何急于秘立弘历为储,而不立年长的弘时?有何隐情?

闻学天史 2023-07-29 12:03:36

雍正秘密立储,如果界定为是一个“权宜之计”没有大错的话,那么,研究雍正为何要急于秘立弘历为储,也理应从“权宜之计”这四个字上去多用心思。其实,从各种材料和情况上看就会发现,雍正秘立弘历为储,也确实是个权宜之计。

秘密立储,为政治利用

雍正是一位擅弄权术的政治人物,他即位之初,又正面临着老爹留下的极其严重的政治危机,他要摆脱政治危机,仍必须从政治上去寻找解决方案。

康熙晚年,康熙对从未见过面的皇孙弘历,显现出种种慈爱之情。

这也间接为擅弄权术的雍正提供了一个政治道具机会。因为历史上有过这么一说,说康熙帝喜爱某个孙子,因此将皇位传位给了孙子的父亲。

关键是,康熙从未说过或暗示过要立弘历为第三代接班人之类的话。

因此,雍正至死也并未说过以上同类意思因康熙喜欢弘历而传位于他的话。

但雍正要演一出戏,这出戏的言外之意就是父皇康熙因为喜爱弘历,所以,仓促之际,把皇位托付给了他。

这样,名义上雍正要秘密立储,实际上并无秘密可言。

如果真是秘立,上面这张政治牌就打不出去,制造利用康熙因为喜爱弘历,所以,仓促之际,把皇位托付给了他的言外之意也就无从说起。

雍正搞秘密立储主要是以防自己不测,同时,也是为自己政治上加分。

从这个层面上说,雍正搞秘密立储,仍然是在玩政治,是在利用弘历玩政治。

秘密立储,当时别无选择

雍正元年,雍正共有4儿子,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福慧。福慧是年妃所生,其大舅年羹尧早已是雍正心中大患,必欲择机除之。且年妃所生3个儿子都是福字辈,无一取爱新觉罗氏弘字辈。雍正元年5月,年妃又生福沛,却又旋即夭折。

这下,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只有三个儿子,弘时、弘历、弘昼,当时弘时已19岁,弘历、弘昼均十三岁。

从年龄、资历上看弘时正是黄金时代。按常理,弘时应为太子。当雍正以皇帝身份发号施令起,很可能八阿哥已开始在弘时身上展开攻势,大做文章。

这从后来雍正下令强将弘时作为八阿哥干儿子,将弘时交八阿哥管教,又将弘时与八阿哥同时关禁,并剥夺宗籍,最后又都很快死去了。

可以看出,雍正对弘时这个儿子之痛恨,绝不亚于八阿哥。所以,是不是由此生出要赶快立储之念头,也未可知。

但弘时决不在立储人选之内,已可肯定。这样,立储人选只能在弘历、弘昼2人内,择取其一。

从雍正平时的观察和考验,无论在体格上还是在智商上,弘历都优于弘昼,这应该是雍正之所以选弘历而不选弘昼的主要原因。

“纯皇(乾隆)少时,天资凝重,六龄即能诵《爱莲说》”这是在《啸亭杂录》中就给予弘历的佳赞。

后来,乾隆本人则更不厌其烦地一再炒作。而且弘历继位后也在玩政治的“杰作”。

说在康熙六十年的时候,弘历随雍正到山庄,雍正让他背诵经书时,弘历却一字不落的背出来,康熙的近侍皆在旁环听,感到很吃惊。话说,康熙近侍怎么会自由散漫地“皆在旁环听”一个小孩背诵所读经书?

而且康熙在他晚年的时候,几乎年年都去山庄,康熙又喜欢孙子,何以该皇孙已长到12岁,才想起来要见面呢?若康熙早就有在孙子中隔代指定,培养接班人的计划,怎么可能十几年中长期对弘历不知不晓?

虽说对乾隆帝弘历治国能力之敬仰,但对于弘历以上的话也不得不提出质疑也。

又云:“康熙壬寅(六十一年),皇考敬奉皇祖临幸(圆明园)观花……以予名奏闻,爱抚备至,是为承恩之始。仰惟付托之重,默契圣心,投艰遗大,似即肇基于此。”

同年三月,康熙即命将“圆明园寝殿之左,旧谓之牡丹台者,即四十景中所谓楼月开云者”,把祖孙二人初次相见的牡丹台,设为弘历起居读书之所。

那么,四阿哥胤禛是圆明园王府主人,弘历是胤禛亲生儿子,弘历在圆明园那里入住,还需要拖延12年之后吗?还需要康熙批准吗?

再看看乾隆亲笔题款“我少年时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谁”,证明:弘历9岁左右入圆明园时,竟然还不认识站在他面前的生身父亲是谁?这不是无稽之谈吗?

有学者说,是乾隆“开了一个玩笑”,这个御笔是乾隆四十七年,乾隆已70多岁时写的,从题款全文看,20字中无一字不严谨,无一字是玩笑之话。再说,他有必要开这么大的政治玩笑吗?

如果弘历真的诞生于雍和宫,雍和宫就在北京,怎么可能直到9岁左右才进入圆明园?又何须由康熙来指定他在圆明园于何处居住?

据说,学者在内务府《活计档》作研究中发现,弘历在很长的时期里不叫弘历,叫元寿。乾隆晚年回忆中透露出来的“康熙壬寅(六十一年),皇考敬奉皇祖临幸(圆明园)观花,以予名奏闻。”

这说明,不仅弘历母亲长时间里没有正式名分,就是连弘历本人,在12年里,连弘字辈的辈分都尚未得到确认。直到康熙壬寅(六十一年)康熙临幸圆明园时,才“以予名奏闻”。

弘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背景、特殊情况下,直到12岁时才第一次见了皇祖康熙帝。而且康熙仅仅见了4个月,到七月时,就已决定或默选弘历为第三代接班人了?康熙花几十年时间尚未搞定解决继位人,用4个月时间就果断搞定解决第三代接班人了?

这个神话故事的首创是乾隆,但乾隆耍了一个滑头,搞了一个文字游戏。他是以“似”者,好像之意也。他是这么说的“即今仰窥皇爷爷的恩意,似已知予异日可以付托,因欲预观圣母福相也。”

对于要把江山托付于予这样头等重要的国之大事,乾隆并不是用十分肯定的语句,更没有拿出十分确凿的证据,用“似”这样故弄玄虚、含糊其辞的字眼。而且,是在学他的父亲雍正。雍正做皇帝5—7年后突然“想起”并“举证”,康熙帝临终前于早晨对隆科多及7位兄弟口头宣布由皇四子继位。

无独有偶,乾隆在做皇帝四十多年后,突然“想起”并“举证”,康熙六十一年七月,皇爷爷康熙帝好像已经看出、已经知道异日可以付托于皇孙弘历。

康熙用几十年心血尚未如愿解决当下的接班人问题,现在却只用三个多月时间,在一个生母尚未有正式名分、本人尚未有弘字辈身份连大名都尚未确定的初来乍到的12岁小孩身上,决意立其为第三代接班人了?

雍正元年八月秘密立储之时,雍正也自始至终并无一句一字提到过康熙默定弘历为第三代接班人一事。

而在《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等些文献中,排除了康熙默定弘历为第三代接班人的话后,就更可看出雍正秘密立储弘历玩弄政权、一计多用的权宜之计之本质。

雍正在弘历、弘昼两人中不得不选弘历,是当时雍正无可奈何、别无选择的结果。雍正之所以说“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这可能指两种情况:

其一,雍正所担心的个人发生不测情况并没有出现,则他执政数十年亦未可定;

其二,他称帝时年45岁,若执政数十年,说不定他还会再有儿子。无论秘立还是明立,都可以再确认或再变更,这也是“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之一种可能。

雍正十一年,雍正果然又有了皇子弘瞻。但雍正八年,雍正却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夺去其生命,弘历为接班人真正确立,应是这个时候。

写到最后

其实,雍正仓促、蹊跷的上台,使其面临着巨大舆论压力,除了因雍正缺乏继位称帝的有效证据外,同康熙晚期皇十四子已建功立业,康熙已通过各种形式公开树立皇十四子个人威望,皇十四子已在朝野大得人心,这个强烈对比大有关系。这个人心所向之舆论,是雍正上台之前已经形成,并非单纯为雍正上台后其政敌造谣攻击所致之结果。所以雍正上台后,急于秘密立储,利用弘历玩政治,这也是他的“权宜之计”。

0 阅读:614
评论列表
  • 2023-08-18 13:51

    小编想知道怎么回事下去找他们

闻学天史

简介:放他三千裘马去,不寄俗生,唯贪我三枕黄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