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朝历代处决犯人都设在入秋后,因此,称为“秋决”。不过秦时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处决犯人,当然,要是重犯,没有“斩候决”的可能,也是要立即处决的。
而且各朝代行刑的具体月份,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西汉时期,处决犯人是规定为秋季,一般在九月至腊月,其他的时间不能执行死刑。
唐宋时期,除了奴婢杀主子、犯恶逆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季执行死刑。
因为古代人遵循自然界万事万物,春夏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不能大动干戈,所以选择秋季处决,即秋后问斩的说法。
明代规定在秋分以后、立春以前执行死刑。那么,为什么要在秋后处决犯人呢?
秋后处决犯人的深意据史料记载,古代刑法中处决犯人时,时间地点都有要求的,古代一般处决犯人都是统一为秋季,即“秋后问斩”“秋后算账”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在秋季处斩犯人。
古时候,人们认为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而春夏是万物复苏、万物生长的季节,所以古人遵循自然规律,选秋冬行刑,正是适应天道,顺乎四时。
在古代,捕捉猎物也是选在秋季,所以这种思想发展到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说天意是“任德不任刑”,春夏视为行赏季节,不能行刑,所以秋冬视为行刑季节。
另外一种说法是,秋季正值是农闲的时节,会有更多百姓来看行刑而不至于耽误农耕。因此,处决犯人定在“秋冬行刑”。
西汉时期,处决犯人是在九月至腊月间,唐代处决犯人是在10、11、12这三个月。清朝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其他罪均不得在春季执行死刑。不过,“秋决”的具体月份随着朝代变更也稍有改动。
斩首不是在午门,而是在菜市场古代的大臣得罪了皇帝,惹怒了天子,后果很严重,皇帝有可能命人将他们推出午门斩首。
那么“午门”究竟是指什么地方,中国历史上真的存在这种制度吗?
“午门”在历代宫殿沿革中都存在。午门中门为皇帝专用,明代称奉天门,清代改午门。
在皇帝大婚时,皇后坐的喜轿也是可以从中门进宫的,而两掖门是供举行大型活动的,宗室王公贵族出入西侧门,朝中的文武官员出入在东侧门。俗称“明三暗五”。
午门是皇帝举办各种仪式的地方,如颁发诏书。大捷归来时,也是在午门举行迎接仪式。皇帝也会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这些仪式都要在这里举行。
清朝皇帝处决臣子一般是押往柴市或菜市进行。为何会有“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呢?其实,这就与“廷杖”有关。
明代的大臣如果触犯了皇帝,皇帝就会责罚他们,于是,推出午门受“廷杖”之刑。
开始的时候只是象征性地惩罚,但后来发展到了打死人的程度。就比如皇帝朱厚照,正德十四年,他宣布自己要去一趟江南,干嘛呢?去江南选美女,但大臣觉得不合时宜,就上谏劝阻,结果朱厚照听了,就很不高兴,一怒之下,命人将群臣廷杖,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责打致死。
比如嘉靖皇帝本想封自己的父亲帝的,却遭到诸大臣的反对,嘉靖皇帝一怒之下,将这些反对的大臣拉到午门实行廷杖惩罚,结果当场打死了十几个,所以坊间就一直流传“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
实际上,午门是紫禁城的入口,不可能随便当“刑场”,除非遇到一个奇葩的统治者。
而且午门是明清皇宫的正门,在午门外斩首,岂不弄脏了皇帝家的大门?
其实,清代京城处决犯人的地方是菜市口,就是今天北京西城区菜市口这个地方。
而为人所熟知的在菜市口的行刑有两次:
一次是慈禧太后将咸丰皇帝留下的顾命大臣肃顺处决,随后慈禧实现了垂帘听政的梦想。
另一次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将“戊戌六君子”处死,慈禧太后再度训政。
清朝为什么要在菜市口这个地方处决犯人呢?
原来,菜市口是当时京城菜摊菜店众多的地方,许多百姓都来这里买菜,人马川流不息,十分热闹。
古人认为死刑是极刑,死刑的目的就在于震慑他人,维护统治秩序,因此古代处决死囚都是公开的。而统治者认为,看行刑的人越多越好,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菜市场是集贸市场,人最多的地方。因此,菜市口就成为了杀头的地方,每当有死囚要处决时,前来围观的人都里三层外三层。
午时三刻斩首的原因在古代,犯人为什么斩首要选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而且一定要选在“午时三刻”呢?
要说清楚这个,首先从古人的计时方法说起。
“午时三刻”是在百刻制使用期间内制定出来的。古时候,人们将一昼夜划分为12个时辰100刻,按照现在的算法就是中午的12点右左。
如果令一个时辰等于八刻的话,这一天就多出四刻。为此,有人提出在十二时辰中,子、卯、午、酉各九刻,其余的则为八刻。还有另一种提法则是,子、午各十刻,其余则八刻等。
两种说法结合起来分析的话,都是中午以前和中午以后的半天将各分到二刻。将“午时三刻”换算为现在的时间,大约就是中午12点。
古代人认为,这个时刻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头的阴气。
因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一年之中,秋季是阳气下降、阴气上升的时期,而午时三刻以后,也是同样是阳气下降、阴气上升的时候,因此,是死亡的季节和时辰。
聪明的古人在处决犯人时,不但考虑到社会因素,还顺应自然规律。看来古代的刑罚还真是设想周到,在时间上的选择,无论是午时三刻,还是秋后问斩,都大为减轻犯人离世的痛苦。
因此,秋季的选取,午时三刻的敲定,是古代的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富有一定人道主义的体现。
写到最后古代处决犯人的季节一般是在秋冬之际,所以有句话叫“秋后问斩”。清朝处决死囚犯都是在每年冬至前执行的,因为每年夏秋之交,都察院和刑部会共同审理犯人,并在冬至前处斩,所以称作“秋决”或“出大差”。之所以定在秋后,是因为此时正值农闲时节,会有更多百姓来看行刑而不至于耽误农耕。
那时每到秋后开刀问斩之际,差役们就把犯人押出宣武门,经过断魂桥和迷市这两个地方,明朝处决死囚在西四牌楼,但清朝的法场设在菜市口。当地菜摊集中,所以叫菜市街,街前的路口叫菜市口。而选择在“午时三刻”处决犯人,通常是人一天中精神比较低迷的时刻,在这个时候处决犯人,犯人能感受到的痛苦会少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说,选择在这个时间将犯人斩首,是人道主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