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跟喝水有关?医生警告:60岁后,喝水要注意这4件事

郭嘉聊健康 2025-02-03 18:42:39

顾阿姨今年67岁了,这么多年她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一直很关注,坚信早晨空腹喝一杯水对身体有益,并且作为习惯坚持了好多年。

可最近的一次体检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她的血压异常升高,血液粘稠度也明显超标,可能有脑梗的风险。

医生表示:这个身体状况和长期以来的喝水习惯有很大关系,60岁后,喝水要注意这4件事!

一、早晨的第一杯水真救命?

许多人都有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的习惯,觉得这样能唤醒身体,帮助排除体内毒素,还能稀释血液,预防各种疾病。

早上喝水本身是没错的,但是要喝温开水,而不是喝冷水!

空腹喝大量冷水会引起血管突然收缩,血液流动加快,这对心脑血管本来就比较脆弱的人来说非常危险。

上了年纪的人早晨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相对脆弱,大量冷水反而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脑梗。

脑梗简单来说就是大脑里的血管被堵住了,血液无法正常流向大脑,导致脑组织因为缺血而受损。

当血液过稠时,流动速度变慢就更容易凝结成块,进而堵塞血管,诱发脑梗。

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其实处于缺水状态,这时血液会变得更加浓稠。

如果一睡醒就猛灌一大杯冷水,不仅不能帮助稀释血液,反而可能让血液变得更稠。

心脏和血管自然就得承受更大的压力,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

二、喝水不能做的四件事

老年人喝水可不像年轻人那样随心所欲,60岁后身体的多项机能开始逐渐衰退,其中就包括对水分平衡的感知能力,所以一定要注意这四件事。

1.不要一次喝太多水

早晨起床后感觉口干,有些人会习惯性地猛灌一大杯水,觉得这样能快速补充水分。

但这种做法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合适,短时间内大量喝水会引起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急剧下降,可能导致心脏病或其他心脑血管意外。

2.不要喝太凉或太热的水

对老年人而言,喝太冷或太热的水都不合适。

冷水的刺激可能让血管突然收缩,导致血流速度变慢,血液也会变得更加粘稠,增加血栓的风险。

热水虽然喝下去一时舒服,过高的水温容易损伤食道。

如果长期喝特别烫的水,食道癌的风险也会逐渐升高,温度适中的水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不会刺激身体,也能帮助老年人安全地补充水分。

3.饭后不要立即大量喝水

许多人在饭后都会习惯性地喝一大杯水,认为这样可以促进消化。

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习惯其实并不好,饭后马上喝很多水不仅不能帮助消化,反而可能给心脏增加额外负担。

饭后血液会更多地流向胃部帮助分解和消化食物,如果刚吃完饭就大量喝水,血液的总量会迅速增加,心脏自然也就得加倍努力工作来推动这些多出来的血液。

对于那些有心脑血管问题的老年人来说,这就是在给自己的心脏找麻烦。

给心脏和血管带来负担之后,一个不小心就是脑梗甚至血管破裂,十分危险。

老年人最好别在饭后立刻喝水,稍微等一会儿再少量地补充一些水分,这样更加安全。

4.不要忽略身体的水分需求信号

年纪大了,身体的信号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准确,老年人往往对口渴的感觉变得不再敏锐。

可能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但很多人却并不觉得口渴。

如果依赖这种迟钝的口渴感去决定是否喝水,很容易导致长期缺水。

还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来判断身体是否缺水,如果尿液颜色较深,就说明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需要尽快补水了。

市面上有不少打着“健康”旗号的功能性水、营养水,听起来对身体有各种好处,但实际上这些水并不一定适合老年人。

这些水的钠含量较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喝了反而会加重病情。

那么,老年人喝什么水最好呢?最健康、最安全的选择就是普通的温开水。

三、正确喝水有方法

说完喝水中的四不要,那究竟该怎么喝才算对呢?

1.定时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行动

口渴喝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对老年人来说规律却未必适用。

正如前文提到的,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口渴感知能力会逐渐下降。

因此等待口渴再喝水实际上已经为时已晚,医生建议60岁后的老年人应该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而不是依赖口渴感。

每天早晨起来后可以喝一杯温水,每次饭后一小时也可以适量补充水分,睡前两小时再稍微喝一点水,这些小习惯都可以帮助预防缺水。

2.控制水量,少量多次最关键

人老了,身体对水分的控制能力自然跟年轻人没法比,器官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退。

他们无法像年轻人那样一次喝下大量的水而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因此老年人在喝水时要注意分次进行。

每次的量不宜过多,每次喝水量控制在100-150毫升左右为宜,大约是半杯水的量。

之后间隔1-2小时再继续补充水分,这样身体能更平稳地吸收和利用所摄入的水分,而不会因为突然的水分增多给心脏和肾脏带来额外的压力。

剧烈运动或者炎热天气大量出汗后,也不建议老年人一次性补充大量水分,同样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

如果出汗过多,除了水分,体内的电解质也会流失,可以在水中适当加入少量食盐,自制成淡盐水,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3.喝水不是万能药,药物不可替代

喝水虽然对健康有诸多好处,但水就是水,跟药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些老年人误以为多喝水能让血稀一点,就把喝水当成喝药,有人甚至直接不吃药,这样的做法真的是给自己找事了!

喝水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帮助稀释血液,但却没有调节血压的作用,更无法取代降压药物的作用。

如果停止或减少药物服用,依赖喝水来控制血压,极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老年人要正确认识喝水的作用,不要盲目听信喝水能治病的说法。

对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药物治疗依然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喝水只能作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不能本末倒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客观叙述,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图片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山西广电文娱 2025-01-15《脑梗跟喝水有关?医生警告:60岁后,喝水要注意这4件事》

蒙哥浅谈健康 2024-07-04《脑梗和喝水有关?医生忠告:尤其是老年人,喝水要牢记“4不要”》

老王健康Talk 2024-05-14《老太早起空腹喝水时脑梗离世,医生直言:早上空腹不能做这几件事》

0 阅读:73
郭嘉聊健康

郭嘉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