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15岁,她的成绩一直不错,只要保持状态,考上重点高中问题不大。
马上就要迎来中考了,我希望女儿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可女儿却迷上了收集动漫周边,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先摆弄好一阵儿,才开始学习。我觉得女儿的状态变差了,对学习一点都不上心。可我一说让她好好学习,她就顶嘴回怼,问我凭什么说她没学习,说我什么都不懂。看着原本认真努力,听话乖巧的女儿,变成如今这副叛逆又厌学的样子,我觉得都是她沉迷动漫周边造成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在爱好上花了那么多时间,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要摆弄,白天上课能不想着?能不跟同学花时间聊天探讨?相应的,在学习上自然就没那么上心了。恐怕在写作业时,也三心二意的。于是,我一看她摆弄那些周边,就数落她,不上进,不要强。她一跟我聊这些,我也不爱听,粗暴打断,让她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但每一次,女儿都会激烈反驳,根本不听我的。为了这点兴趣爱好,母女俩吵了无数次架。加上后面连续几次测试,女儿的成绩都不理想,我特别生气:就你现在这个成绩,还想考重点?做梦吧!我告诉你,从明天开始,你休想要一分钱零花钱,我看你拿什么买这些破烂!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我就把你屋里这些东西都给扔了,你不信试试!女儿大发脾气,冲我嗷嗷直喊,说我不讲理,专制。最后大哭,告诉我再逼她,她就不上学了!
看着女儿认真发狠的表情,我意识到,她不是说说而已,只好妥协了。我也要求女儿以后再沉迷周边,不能耽误学习,女儿也答应了。可随后的日子,她并没有做到。虽然她不承认,但我明显能看出,她的厌学情绪越来越浓,脾气也越来越大,根本说不得。眼看着女儿再这么下去,成绩就要一落千丈了,离重点高中越来越远。我很想趁她不在家,把这些动漫周边全给她扔了。又怕后果不可控,女儿变得叛逆对抗,真的不去上学了。面对沉迷动漫、喜欢低级爱好的青春期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管了!到底如何才能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抓紧学习,别再沉迷一些乱七八糟的兴趣爱好?02实际上,每一个沉迷动漫人物的孩子,都是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寻找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价值感!孩子在现实感到无意义时,便会在虚拟世界中寻找价值和归属感!我才意识到,女儿变成这样,可能也是因为她在学习中感受不到价值感,进而学习兴趣减退,出现厌学情绪,成绩每况愈下。加上我跟老公脾气急躁,教育方式也比较严格,也根本没有站在女儿的角度去思考,只是严厉督促她学习、学习,以至于女儿的压力很大,情绪也无处发泄!慢慢的,陷入到这种“情绪内耗”的女儿,也没有力量和心思去学习了,自然就会沉迷某种兴趣爱好,也许是手机游戏,也许是短视频,或者动漫小说。在父母看来,孩子变得厌学了,一定是沉迷跟学习无关的事情造成的。如果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怎么会成绩下滑?于是批评指责孩子,不努力,不上进,没有志气,让人失望,等等。这些负面标签,逐渐内化成孩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他们从内心开始放弃自我,学习动力加速消失。但是,父母往往不会察觉孩子内心的无助和痛苦,也很难给予孩子及时的情感支撑。再加上父母施加的压力,让孩子的情绪无处宣泄,越积越多。我也终于明白,上初三的女儿沉迷动漫周边,并不是不知道时间的紧迫性,也不是故意不学好,而是这是她获取能量的快乐来源:首先,可以在二次元不同人物角色身上,找到自己向往的人生特质,满足孩子对完美人生的追求;其次,满足孩子对美的追求。现在初高中生学业压力大,学校管理严格,甚至严格要求服装、发型,而二次元里美丽的人物角色,给了孩子追求美的情绪出口;再次,可以在这里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与肯定,二次元文化不吝赞美,开放包容,能给孩子提供很多情绪价值;最后,还可以交到共同爱好的朋友,认识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朋友,满足孩子的社交需求。她能从中缓解情绪,寻求一种同龄人的认同感。一个出现问题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对自己失去信心的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批评和指责,而是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当孩子表现出问题行为时,父母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批评,训斥,辱骂,这样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我们要做的,是重新赋予他们价值感。当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重新体会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时,他们才会渴望变得更好,唤醒内在原有的动力。为此,我下功夫做了2件事,效果真的很好。031、允许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获得放松的时间和空间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与学习无关的兴趣爱好,心中都是警铃大作的——手机也好,游戏也好,一概不允许,觉得一定会耽误学习。就算不影响学习,把这些时间用在学习上,不是更好?一旦成绩波动,更会认定是兴趣爱好惹的祸。但实际上,学习和爱好并不冲突。相反,真正感兴趣的爱好,能有效促动孩子认真学习。因为热爱是有能量的,它能激发孩子努力进取的能在动力。尤其在现在生活优越的环境里,很多孩子其实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学习。他们不需要改变生活条件,而未来这个词,离他们又太远了。兴趣爱好,就像一个灯塔,清晰指引着孩子努力的方向。所以,父母想要激发孩子对目标的渴望,唤醒学习热情,就要学会提供支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自己的热爱。我转变思路,我跟女儿来了一次坦诚的沟通,告诉她自己会支持她的兴趣,但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和顾虑,希望她能自己想清楚,怎么才能做到不影响学习,该学习时认真,面对爱好时投入。你想买的周边,在合理范围内妈妈都会支持,放假的时候,妈妈还可以跟你一起去看漫展。女儿的眼睛刷的一下亮了,感动的冲过来抱住我,说从来没想过,我不仅不骂她了,还愿意支持她。她也告诉我,自己会好好学习,不让我失望。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也一直平和冷静地观察女儿,不再带着挑刺的眼光去看待她,一些不影响的小差小错,我都视而不见,最终发现——女儿基本信守了承诺。而且,由于我不再去挑她的刺,她在学习时,更加专注投入了,好像有了努力的目标。一方面,她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了她的安全感。父母的爱和理解,就是给孩子赋能,让她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力量。另一方面,在她真正感兴趣的事物上,会更容易体验到掌控感和成就感。这种感觉,又会转化为她面对学习,应对挑战的信心和力量。更重要的是,爱好给孩子提供了放松的空间,一个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出口。当孩子学习累了,或者遇到挫折时,可以从爱好中获取能量,更好的调整心态。就这样,当我放下掌控欲,转而理解并支持女儿的兴趣爱好时,她不仅没有影响学习,反而更知道对自己负责了。每天学习时高效专注,睡前心满意足的沉浸在动漫的世界里,整个人的情绪都变得积极愉悦。
2、学会正确、有效地鼓励孩子,给孩子空洞的内心重新赋予能量!之前,因为学习兴趣减退,成绩退步,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女儿都经常被批评。这进一步加重了她的厌学情绪,躲避在动漫的世界里。而我认为正是她每天沉浸的兴趣爱好,导致她不学好,成绩下滑。于是一边指责,一边管控,加剧了亲子矛盾和女儿的厌学心理。实际上,当孩子情绪消极,处于低谷时,父母更应该多鼓励,多赏识。相比批评,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孩子内心的勇气和力量,获得学习的动力。我发现,女儿真的是很热爱动漫:她在家里,会把自己收藏的周边,小心仔细的收藏好,整理的井井有条。给同学准备礼物时,也会用心跟商家定制,打造专属于这个同学的标识。过去,我觉得这样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但转变了教育思路后,我意识到,这正是女儿的用心所在。我抓住这一点,鼓励认可女儿,我对她说:
妈妈发现你每次准备礼物或者跟同学交换时,都特别用心,不管是选择包装,还是定制logo,都很追求完美,我要是你的朋友,收到了别提多开心了,也能感受到你的心意。女儿高兴的回应:
是啊,妈妈,我希望好朋友也能感受到我的快乐。通过看见、反馈孩子的正面行为,可以让孩子重新看见自己、评价自己,重新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最终慢慢帮孩子唤醒更多的内心能量!孩子感受到被认可,会慢慢培养起她的自信,同样也会把这份自信,应用到其他事情上。除此之外,女儿的成绩虽然在提升,但进度很慢。但我也看见了,她没有气馁,每天都在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功课。我明白,虽然结果很重要,可这些努力的过程一样重要,更加值得肯定。我也及时反馈给她:姑娘,妈妈发现其实你内心很有韧劲儿。很多成年人都挺急功近利的,一旦努力了没有马上取得期待的结果,就会抱怨放弃;但你一直在坚持。而且什么时候学习,怎么学,都安排的很好,说明你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越来越有自己的方法了。女儿听了,很开心,这种被看见、被认可的滋味,正是孩子苦等已久的东西!通过这样持续、及时的反馈,孩子会明白,父母虽然在意成绩,但也看到了她的努力。当一个人的努力被看见、被肯定的时候,他就会更加专注、更加努力,这就是“注意力法则”!
就这样,通过调整教育理念和方法,我成功将女儿引导到学习的正轨之上。在初三这个关键时期,女儿虽然没有突飞猛进的跨越,但成绩稳中有升。老师告诉我,按这个节奏保持下去,女儿考上重点高中不是问题。回头看看过去我对女儿的教育,我才发现——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管控和压抑,而是唤醒孩子内在的生命能量,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勇气。以后,我会更加注重育儿方式,相信随着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能给孩子更科学的引领,陪伴她走过青春期,迎接繁花似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