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周总理冲陈毅发火:你差点酿成大祸!谁给你的权力?

文史风云 2024-08-01 23:52:19

“陈毅,你差点酿成大祸你知不知道!谁给你的权力?”1965年,刚从国外处理完公务的陈毅,被周总理叫进了办公室。陈毅一进去,就看到了周总理阴沉的面孔。周总理一下子站了起来,将手里的文件狠狠地摔在办公桌上。此时办公室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陈毅大气也不敢出,他知道这次的确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陈毅到底在国际会议上,犯了什么错,惹得周总理发如此大的火呢?这件事情要从196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说起。这次会议,周总理很放心地交给了陈毅来办。已经担任新中国外交部部长职位7年之久的陈毅,接下任务后便开始着手准备。陈毅的工作能力是被毛主席和周总理认可的,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也做出过不少成果。所以,周总理觉得陈毅完全能够胜任这次的亚非会议工作。可是,就在周总理放心地前往埃及开罗外交时,一个令人傻眼的消息传来。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会议主办方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这座原定为亚非会议的城市,瞬间被政变的硝烟与炮火笼罩。整个国家仿佛置身于动荡的旋涡之中。面对此情此景,会议的筹备者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各国的使节已纷至沓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手足无措。这场会议,对众多小国而言,是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其意义非同小可。若因外界干扰而取消,无疑是对无数人心血与期望的沉重打击。然而,若执意召开,谁又能预料到战火的蔓延,是否会无情地摧毁这个会场,让一切努力化为泡影?在此关键时刻,周总理深思熟虑,认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此时应保持谨慎与克制,避免直接卷入这场复杂的政治旋涡。于是,他迅速向国内发出指示,调整策略,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外交舞台上的中流砥柱——陈毅外长,已先一步踏上了这片动荡的土地,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他尚未得知计划的变更,满心只想着即将召开的会议。在阿尔及尔,局势如同迷雾中的航船,难以预测其最终航向。战火越来越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面对这样的混乱,任何轻率的承诺,都可能成为损害国家信誉的利剑。然而,到会场的陈毅外长似乎被紧迫的任务与周围小国代表殷切的目光所裹挟,未能充分权衡利弊,也未及向周总理请示,便做出了决定。他自己作为军人的直觉,认为这样的政变或许只是短暂的风波,不足以撼动大局。于是,在片刻的沉思后,陈毅外长毅然决然地宣布:亚非会议,必须召开!此言一出,会场内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仿佛阴霾中透出的一缕阳光,给予了众人莫大的鼓舞与信心。当所有小国都认为,中国会站出来平息这一切时,殊不知陈毅外长只是一时口快,中国现在没有权力去干涉别国内政。陈毅很快意识到这一点。主办国的缺席、各国代表的进退维谷,乃至部分国家的撤退意愿,都让这一决定显得异常艰难。许多来会国家因为该国的战争压力,已经早早离去。难道要再次发出召集令,将已散落的众人重新汇聚?或是奢望中国能够以一己之力,平息阿尔及尔的内战?这些念头在陈毅脑海中一闪而过,却都被现实的残酷所击碎。陈毅外长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与失策,这份未加深思熟虑的承诺,无疑是为国家平添了一份沉重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的发展果然不出所料,阿尔及尔的内战愈演愈烈,如同脱缰的野马,将许多还留在这里的国家的代表,吓得纷纷逃离,会场逐渐变得空旷。最终,留在那里的,除了少数坚定的支持者外,更多的是对未来充满迷茫与不安的等待者。而提出亚非会议必须召开的陈毅外长,也承受着因一时冲动而带来的后果与反思。他知道他的这次错误,已经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党中央一定会严厉的对他进行批评。果然,几小时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收到了这个消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陈毅居然在国际舞台上犯了这么大一个错误。周总理甚至直接气的,挂断了电话。好在陈毅回国认错态度诚恳,向党中央做了检讨。他向周总理保证,自己一定会吸取教训,不辜负外交部长这个职称。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陈毅是一个好同志!”在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后,陈毅在外交事务上更加游刃有余,没有再犯一次错误,对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2年,陈毅外长因病去世。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值得我们永远尊敬与怀念。参考资料:武健华《参加筹备第二次亚非会议安全工作见闻》尹承德《叱咤国际风云建树外交伟业——论陈毅同志对中国外交的历史性贡献国际问题研究》

1 阅读:179

文史风云

简介: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