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评价这么高?

琅琊左史 2025-03-08 17:07:37

汉武帝干成的几件事,但凡有一件安到普通皇帝身上,这个皇帝都能得一个明君圣主的称号,历史排名也能往前十里靠。

第一件,军事层面有浩大武功。

刘邦强不强,几乎是历史上公认的开国第一皇帝,但他在白登山差点就被匈奴包了饺子。

自白登山之战后,刘邦不得不低头和匈奴讲和,每年给匈奴上贡,还要选派公主与匈奴和亲。

这个屈辱的和亲纳贡政策,从汉高祖开始,历经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一直到汉武帝,实行了近七十年。

汉武帝一改前几代的软弱作风,屡次派卫青、霍去病、李广、公孙敖等北击匈奴,攻守之势异形,原本一直被匈奴压着打,现在可以反过来骑在匈奴头上打。

匈奴被打的北迁,漠南再无王廷,汉朝打通了河西走廊,东西的交汇融合从此刻开始。

汉朝原本是匈奴的提款机,匈奴缺钱缺粮了就南下打草谷,汉武帝几次大战,把匈奴打回了漠北老家,自此才有了“强汉”的名号。

除了北方的匈奴,汉武帝还南平百越,东并朝鲜,西征大宛,使汉朝的疆域大大扩展,其盛大武功,在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在汉武帝时代,汉朝是东方毫无疑问的强者,打遍天下无敌手,这种民族自信和国家尊严,也就后世的李世民、朱棣能够和他相提并论。

第二件,意识形态层面独尊儒术、外儒内法。

秦汉以前,思想迸发,各种思想自由发展,思想多了就容易乱,秦始皇时代焚书坑儒,一定意义上是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见秦始皇是倾向于法家。

但秦朝崩的太快,很多人归咎于秦法过于严苛,汉朝建立后,为了缓和矛盾,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

上无为,下自为,道家无为很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这也符合刚刚统一的国家的状况。但如果你想有作为,就不能再无为而知,武帝要征讨匈奴,就得全国上下一心,而能保证上下一心的唯有儒家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要用儒家的思想治国,蛰伏了许久的儒家终于等来了它的机会,自汉朝开始,儒家才真正成为后世王朝尊奉的典范。

但武帝并不是全盘摒弃其他思想,法家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糅杂并用,形成外儒内法的制度,这一点也得到了后世的沿用。

第三件,内政层面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真正实现大一统集权。

汉初借鉴秦亡的教训,采用郡国并行制,有的地方设立郡县,有的地方设立诸侯王国,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妥协政策。

年深日久,拥有实权的诸侯王必定尾大不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其不可避免的恶果。

景帝时期经过七国之乱,朝廷和地方诸侯均元气大伤,武帝继位后,采用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利用人性好利的弱点,将矛盾甩给诸侯王国内部。

诸侯王所有的儿子都有资格获得一块土地,这种分则弱的方式,是历史上有名的阳谋。诸侯王明知推恩令的阴损却无可奈何,汉武帝兵不血刃就解决了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

第四件,财政层面实行盐铁币官营,均输平准,提升了搞钱能力。

武帝要北征匈奴,要南平百越,要打仗就得花钱,文景两朝积累的钱粮并不能支撑浩大持久的战争。

武帝必须想办法搞钱,幸好他有一流的财政专家桑弘羊,桑弘羊对国家财政进行了创新,将盐、铁、铸币全部收归国营,这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这三项属于民生行业,由国家垄断经营,自然能产生丰厚的收入,这些钱就为武帝的开疆拓土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除了盐铁铸币国营,汉武帝还推行均属平准政策,颁布算缗和告缗令,把手伸向了富裕的商人阶层,从商人身上薅羊毛。

上述四件事情,每一件都不容易干成,干成一件就能名垂青史。

汉武敢为天下先,不仅干成了,还干的卓有成效。

但过刚易折,没有十全十美的帝王,汉武帝也会老迈昏聩,也会刚愎自用,他迷信修仙,他也好大喜功。战争就是无底洞,常年征战让汉朝财政紧张,不得不搜刮于民,导致流民四起。巫蛊之祸逼死了太子刘据,动摇了国本,不得不立幼子为嗣,这也为汉朝的外戚干政埋下了隐患。

纵然有这些执政失误,但有前四项功绩,足以抵消历史对汉武帝的负面评价,毕竟他的功绩犹如皓月之明,他的失误只是萤火之光,萤火之光在皓月之明面前自然微不足道。

电视剧《汉武大帝》的开头语对汉武帝的评价算是至允至当: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干秋的自信,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汉武帝无愧于千古一帝的历史评价。

1 阅读:493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48

用户14xxx48

5
2025-04-05 21:07

武帝唯一的黑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可以尊儒确不该独尊!

死辉复燃

死辉复燃

3
2025-03-27 23:12

服了 这水平也能当编辑?货币改革就是收割商人 独尊儒术不过是想中央集权 对外战争是用钱砸的的 真实战绩是伤敌1000自损3000 每年旅游半年 2年封一次泰山 每次都是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如此不爱惜人民的皇帝被称作好皇帝… 真要对比不如汉宣帝一根腿毛

zxyemoren

zxyemoren

2
2025-03-31 12:14

你说古代封建帝王,谁不想有汉武帝的功业与霸道。。。对内也是强力的?

听说与思考

听说与思考

2
2025-03-28 12:12

汉武帝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评价一直很低,是帝王中穷兵黩武的代表。频繁用兵,又不能彻底解决边患,耗尽国力,人口锐减,死后庙号都差点混不到。近代突然鼓吹武帝,是因为近代太屈辱了,需要一个强势的历史帝王提振信心。西汉帝国在武帝时期达到鼎盛,同时也在武帝时期急转直下,如果没有宣帝中兴强行续命,西汉帝国估计都存续不了150年,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西汉只存续了200年,而武帝死时汉帝国已经存续了110年。几代人的努力,刘彻接手了一个强大富裕的帝国,他开疆扩土,却导致国力急剧下降,几十年后帝国轰然倒塌,归根结底就是能力严重不足。

浑拓

浑拓

1
2025-03-30 13:29

仅独尊儒术这条就足够了,抹杀了潜在因为百家争鸣导致分裂成欧洲那种一堆小国家的危险,而且儒家文化即汉文化,影响深远,后面所有朝代包括现在都是沿用汉文化,公知宣传儒家思想是毒瘤,竟然很多人信以为真,汉文化是毒瘤?否定汉文化,就是否定中华文明,宣传西化,其心可诛

用户12xxx58

用户12xxx58

2025-03-19 08:36

全是屁话!认真点看唐前的.记录

琅琊左史

琅琊左史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