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可能是近些年来最幸运的一届高考生,在春节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其中明确提到: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这意味着,在2025年高考,985、211、“双一流”以及一些实力派“双非”高校将扩招,大家考名校的机会增加了。
一直以来,以985、211、“双一流”为代表的名校是出了名的难考,尤其是985和211,坊间分别有“98.5%的人考不上”和“只有2.11%的人考上”的说法,竞争非常激烈,并且平均录取率一直保持在很稳定的水平,为什么现在国家要扩大这些名校的本科招生规模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国家需要大量的高端科技人才来推动科技创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质高校本科扩招,有助于培养更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后备人才,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近年来,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城乡、区域之间各方面的发展分化更加严重。优质高校本科扩招,可以使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为更多学生提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增强社会的活力和凝聚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第三,自实施“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我国不少名校都扩建了新校区,同时新建了康复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一批新型高校,优质高校资源增加了。优质高校资源增加,可容纳的本科生人数也随之增加,优质高校本科扩招也成为必然。
对于广大高考生和家长来说,优质高校本科扩招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因为读名校的机会增加了。但是对于众多民办高校而言,可能就是“噩耗”了。
近年来,民办高校本科招生形势日益严峻,几乎每年都有不少民办高校招生出现大范围缺额的情况,开学季也遭到相当大比例的新生“放鸽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受此影响,考生和家长也越来越理性,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宁愿不报考或者报考优质公办高职大专院校,也不选择民办本科高校。
这也说明民办高校到了改革的时候,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自我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生存并发展下去。如果还继续走以前靠多招生、高学费来盈利的老路,注定会被淘汰。
对于优质高校本科扩招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