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选错也给分、单位写错不扣分?家长质疑:这样的保护不要也罢

阿美考试 2025-02-08 02:45:09

近年来,命题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不仅中考和高考,连平时的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各地都在进行各种尝试。

本来改革和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好事一桩,但是当一些“创新”的试卷呈现出来时,却引发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年前,深圳南山区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曾在全网引起轰动。

这份试卷共有34道题,每道题的题干都很长,导致整份试卷密密麻麻全是文字,几乎没留什么空白,整整有6页A4纸。并且题干素材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有,且几乎每道题都嵌套有一段莫名其妙的话里边,增加了很多与解题无关的描述性语言,需要学生从中筛选有用的条件,很考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果是,教育局紧急将该场次的考试时间延长了20分钟,让前去接孩子的家长们白白多等了很长时间。

对于这份试卷,南山区相关方面的回应是符合新课标,是一次命题的创新,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但大多数人却认为这是一场出题事故,是命题人为了卖弄自己的水平而拍脑袋式的出题,来为难学生。

如果说南山区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是在专门为难学霸的话,北京海淀区上学期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期末试卷就是一个反面——专门给学生送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按照阅卷标准,哪怕学生明明是解答错了,照样可以得分或者少扣分,甚至不扣分。

比如选择题,第7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正确了可以得4分,然而选“A”或者“B”可以得2分,选“C”也可以得3分;第8道题的正确答案也是“D”,同样是4分,但选“A”可以得2分,选“B”或者“C”则可以得3分。

另外,在“阅卷须知”中,第3条明确规定——作答时不写单位名称或单位名称错误、不写答题、竖式计算后横式未写得数等情况,全卷总扣不超过1分。

显然,这样做是担心一些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自己不开心或者被家长批评指责,并影响他们脆弱的心灵。于是才竭尽所能增加他们的得分率,甚至索性直接忽略了由于马虎大意、张冠李戴等低级错误所造成的扣分情况。

但是对于出题者和教委的良苦用心,很多家长并不买账,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有网友调侃称,第一次听说单选题选错了答案还能得分的,真是活久见了。有网友表示,数学是有标准答案的,如此妖孽的评分标准会让学生误导学生,让他们对数学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还可能导致他们是非不分、指鹿为马、以错为对,没有原则性。有网友认为现在的教育有点矫枉过正了,挖空心思保护学生,这样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脆弱,不敢正确面对自己,将来无法在社会上生存,这样欲盖弥彰的教育不要也罢……

客观讲,网友们的评论虽然尖锐,却很有道理。

往浅的说,期末考试的目的就是检验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哪些知识掌握了,还有哪些没掌握,错在了哪里。所以错的地方就应该明明确确让学生知道自己错了,这样他们才会重视并加以改正。如果答错了还能得分或者不扣分,会让他们产生麻痹心理,不去改正自身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导致越学越差,甚至对知识本身产生错误的理解。

往更深层次说,考试除了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外,还具有其他的教育意义。通过严格的评分标准,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和是非观念,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对错不能混淆,更不能做错了还得到奖励。这种对错不分的评分标准,可能会让学生养成错误的三观,变得蛮不讲理、黑白混淆、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可能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并且这样的人越多,国家和社会越混乱。

另外,优胜劣汰是社会的本质,我们所处的社会,以成绩和排名论英雄的情况无处不在:中考、高考都是按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的,机关单位和央国企是按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招录的,职场上的工资、奖金和晋升往往也是按工作成绩说话……除了知识本身,学校也有责任让学生了解社会生存的基本法则,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成绩和排名,正确对待竞争,在成绩起伏波动的磨练和痛苦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任性,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才能称之为国家和民族合格的接班人。

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真实成绩都不敢面对、连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都不知道,将来走上社会后,还能指望他(她)能够适应社会残酷的竞争,变成一个勇于担当、吃苦耐劳、不畏挫折的人吗?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们成长,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教给孩子们正确面对自我,不是毫无节制的保护,更不是为了掩饰问题。这种选错答案都给分、马虎大意和张冠李戴不扣分的做法,已经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只会适得其反,还是不要再“创新”下去了。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0 阅读:11
阿美考试

阿美考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