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军工生产能力非常有限。战前,国民政府的军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上海、武汉、南京和郑州。其中以东三省的军工企业生产能力最强。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的军工企业全部落入日寇之手,国民政府的军事生产能力较少一半以上。
抗战爆发前,关内的军工企业每年可以生产55000支步枪和各种武器所需的弹药,重武器的生产能力几乎为零。抗战全面爆发后,上述各地相继沦陷,转移到西南和西北后的军工企业产能又有所减少,所以抗战所需的军用物资严重依赖进口。
截至1938年10月广州战役结束后,从华南地区经香港、广州的国际运输线被切断。国民政府进口军用物资的国际运输线还剩下三条。其一是经西北地区输入的苏联援华物资;其二是经西南地区滇缅公路、滇越铁路输入的西方援华物资;其三是经广西桂越公路输入的军用物资。抗战全面爆发后,中法签署协议,从滇越铁路和桂越公路每月可以向内陆输入物资2万吨。
关于从越南境内输送物资的问题,日寇曾多次与法国交涉(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要求法国封闭海防港和中越交通。法国方面迫于日寇的压力,采取了一些限运措施,但并没有完全封闭这条通道。日寇方面一直心怀怨恨。
1939年2月,日寇第21军攻占无兵驻守的海南岛。1939年6月,日寇海军提出攻占南宁的计划。该计划提出:“攻占南宁,可切断通过该地的中国对外贸易线路,并开辟海军指向内陆的航空基地。”
日寇参谋本部则认为:“一旦夺取南宁,以该地为基地,则交通四面八达。东可连接广东,西可进入云南和贵州、北可进入湖南。”日寇大本营则对该作战抱有顾虑,对南宁作战势必会引起法国方面的关注,所以没有最终下定决心实施该计划。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爆发战事,英国和法国于9月5日对德国宣战。日寇大本营认为英法此时已经无暇顾及远东地区,遂决定趁机发动桂南作战,占领中越交通线上的咽喉南宁和龙州,陈兵中越边境,在夺取桂南后,伺机进入越南。
1939年10月,日寇大本营发布第375号大陆令:“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负责与海军协同,迅速切断南宁至龙州公路的补给路线。”同一天,日寇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发布的582号指令,规定作战时间为1939年11月中旬。陆军此次行动的代号是“和”,海军此次行动的代号是“N”。
关于进攻路线,日寇中国派遣军曾经考虑过两种选择。其一是从广州附近出发,经陆路向南宁方向进攻。这条路线不用海军协助,陆军可以完全依靠自己完成。由于日寇陆军和海军长期不和,这条路线曾经作为优先选择。后期考虑到这条进攻路线长达1000公里,中间需要翻越粤桂之间连绵起伏的大山,容易在途中遭遇国军的阻击,所以不得不最终放弃。
此后,陆军决定选择大本营提出的路线,即由钦州湾登陆。这里距离南宁仅有200多公里,不仅攻击距离大幅缩短,也便于占领南宁后的运输补给。
1939年10月19日,日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向驻华南的第21军司令安藤利吉下达作战命令。要求:“第21军应协同海军在钦州以南地区强行登陆,首先迅速进入钦州及防城地区,然后攻占南宁附近要地,切断国民政府通向南宁的联络补给干线,使该地区成为我军航空作战的基地。”
虽然已经决定在桂南作战,但此时第21军的兵力并不足以同时满足华南地区的防务和集结部队向桂南进攻。此时,该军编成内仅有第18、第104师团和波田支队(旅团级)。上述部队正担任广州周边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守备任务,同时准备向韶关的国军第4战区实施进攻,第21军司令安藤利吉已无机动兵力可以调用。
为此日寇大本营临时将刚刚调往东北的关东军第5师团划归第21军指挥,一同加强给第21军的还包括刚刚在本土组建的第3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本土增派的部队计划接替第18师团和波田支队的防务,第21军则以第5、第18师团和波田支队投入桂南作战。
此外,日寇海军第5舰队(航母1艘、巡洋舰3艘)和海军第3联合航空队(作战飞机70余架)也将参加此次会战。
为了隐蔽作战企图,第21军决定进攻部队在海南三亚集结,然后乘船前往钦州湾。1939年10月下旬,日寇第5师团从齐齐哈尔动身,经大连、旅顺乘船南下,于11月7日抵达海南三亚。11月9日,波田支队经广州抵达三亚。11月10日,第21军司令安藤利吉抵达三亚。至此,日寇完成会战前的准备工作,初期投入作战的第5师团和波田支队兵力为3万余人。
国民政府方面。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国民政府军队取得了一次难得的胜利。在此期间,国际局势也发生巨变。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序幕。日寇看到的是英法无法顾及远东地区的局势,而国民政府看到的是两个对立的国际联盟形成。
9月5日,英法对德国宣战。9月19日,美国宣称反对“东亚新秩序”。美英法的上述表态在国内反响强烈,加上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国民政府内部对抗战前景开始变得乐观。
1939年10月29日,军事委员会在南岳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蒋介石宣称“抗战局势已经到了一个胜利的转折时期,外交局势一天一天好转,足以助成我抗战的胜利。”
根据南岳会议的决议,国民政府决定在当年冬季在各个战区实施一次攻势。其中,第2战区于正太路、同蒲路,第3战区于长江下游、第5战区于武汉以西,第9战区于咸宁、南昌实施主要攻势。
第1战区于陇海路,第4战区于潮汕,第8战区于归绥,第10战区于晋南,鲁苏战区于泰安,冀察战区于保定实施辅助攻势。
军事委员会希望通过此次冬季攻势,变守势为攻势、转静为动,扭转整体战局。
在粤桂地区,广州失守后,国民政府加强了第4战区的兵力。至1939年10月,第4战区下辖4个集团军,分别是夏威的第16集团军、邓龙光的第35集团军、叶肇的第37集团军和徐庭瑶的第38集团军,战区共9个军,兵力15万人。司令长官是原第9战区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
南岳会议结束后,第4战区判断日寇第21军因兵力有限,不足以从钦州湾实施登陆、侵入广西。于是将战区主要兵力向广东集结兵力,准备对日寇实施进攻。为此原驻守桂南的第16集团军第64军(邓龙光兼)调走。桂南地区的第16集团军仅剩下第46军(何宣部)和第31军(韦云淞部)的6个师,兵力约6万人。负责守备从南宁至广东新会之间长800公里、纵深200公里的区域。
当第4战区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冬季攻势时,日寇也在海南三亚完成集结。1939年11月13日,日寇海军第5舰队50多艘战斗舰船,掩护70多艘运兵船从三亚启航,向钦州港进发。
11月15日8时10分,日寇第5师团第9旅团在钦州湾企沙登陆。守军第46军新编第19师(黄固部)第56团兵力兵器均处于劣势,无法抵抗日寇的登陆,随即撤往防城。11月16日晨,日寇第5师团第21旅团在钦县以西登陆。当天黄昏,波田支队在钦县以南登陆,三路日寇开始向北进攻。
11月16日下午,防城沦陷。17日,钦县沦陷。至19日,日寇又先后攻占大寺、小董、大塘、百济,随后稍作休整,于11月21日向南宁进攻。其中,左翼第9旅团经那齐、吴圩插向南宁以西;中路第21旅团经那马、良庆从南宁以南进攻;右翼波田支队经蒲庙、向南宁和昆仑关之间的四塘进攻。
国军方面,第16集团军为保卫南宁,将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都集结在南宁周围。其中,第135师(苏祖馨部)、第170师(黎行恕部)担任南宁和城南邕江北岸守备;第175师(冯璜部)、新编第19师部署在邕钦公路两侧对进犯日寇实施侧击;第131师(贺维珍部)、第188师(魏镇部)集结昆仑关以北,作为集团军预备队。
同时,军事委员会获悉日寇从钦州湾登陆的消息后,命令驻守在湘南衡山的第5军(杜聿明部)立即南下,驰援南宁。并严令第16集团军确保南宁,等待援军。
11月22日,援军尚未到达,日寇已经逼近邕江南岸。11月23日,日寇在航空兵和炮火的掩护下,乘坐舟船强渡邕江。第135师顽强抵抗,先后经历日寇20多次冲击,江防防线被突破。日寇左翼第9师团和中路第21师团从南宁以西和东南逼近南宁城区。
11月24日凌晨,守军放弃南宁,向北撤退。日寇于当天上午完全占领南宁。此后日寇在钦县修建兵站基地,以支撑前方战事。第5师团驻守南宁,波田支队警戒邕钦公路。第21军司令安藤利吉将桂南指挥权移交给第5师团长今村均,自己则率领军司令部返回广州。
12月初,今村均为改善战场态势,决定继续向北进攻。12月1日,日寇攻占高峰隘。12月4日,日寇攻占第188师防守的昆仑关。随后构筑工事,以阻止国军增援部队经上述两要点南下反扑。日寇主力则返回南宁。第4战区第16集团军在武鸣、上林、宾阳一线和日寇对峙。
12月17日,日寇第5师团第21旅团西进。夺取镇南关和龙州,空军出动飞机轰炸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至此完成桂南方向作战。
昆仑关位于南宁东北50公里处,是南宁的南部屏障。这里四周山岭连绵、地形险要。宾(阳)南(宁)公路蜿蜒曲折,从昆仑关穿过。日寇占领昆仑关后,由第5师团骑兵第5联队和步兵第21联队第3大队负责守备。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日寇攻占南宁和昆仑关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如果第5师团继续北上攻取柳州、桂林,第4战区将陷入日寇的包围。不仅如此,第9战区后方和西南大后方都将受到直接威胁。日寇空军可以通过上述城市机场为基地,对国民政府控制的重要目标实施空袭,造成整体防御态势的动摇。
12月初,继第5军南下增援之外,第36军(姚纯部)、第66军(叶肇兼)、第99军(傅仲芳部)开始向昆仑关、宾阳集结,并加强了炮兵和战车部队。驻桂林的空军第2路也划归桂林行营指挥,该路空军拥有作战飞机100架。至12月中旬,上述部队全部完成集结,第4战区开始实施对南宁的反攻。
根据战前侦察,日寇在南宁地区的兵力比较薄弱,只有4个步兵联队、1个骑兵联队和少量的炮兵。其重兵器和机械化装备因邕钦公路被破坏,还没有到达。
参加反攻的部队分为北、东、西三路。其中,第5军和第99军组成北路军,担任昆仑关正面和侧背的攻击;第46军和第66军组成东路军,在邕钦公路和郁江南岸向日寇后方出击,破坏其后勤补给;第16集团军组成西路军,向南宁正北的高峰隘进攻,以牵制日寇兵力。
担任昆仑关主攻任务的是第38集团军所属第5军。该军于1925年7月组建,初期以李福林的“民军”建军,下辖第15和第16师,战斗力较低。全面抗战爆发前,该军曾数次被取消番号。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整训部队,第5军也在整理之列。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该军隶属于第32集团军,因战绩平庸,于1939年6月再次被取消番号。
1938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建全军第一支机械化军-新编第11军,首任军长徐庭瑶,下辖第77、第200师和新编第22师。1939年6月5日,新编第11军改番号为第5军,由杜聿明代理军长。
在昆仑关战役前夕,该军下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荣誉第1师,师长郑洞国;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在当时,第5军的装备在国民政府军队中首屈一指,主要装备苏制T-26坦克80余辆、德制“豪须”装甲车100辆、美制福特卡车400多辆、摩托车40多辆。军属重炮团拥有150毫米榴弹炮24门,各师均配有大量的山炮、野炮。
1939年12月17日20时,第5军荣誉第1师在炮兵和战车的掩护下向昆仑关发起攻击,并迅速突破前沿,向日寇主阵地推进,双方在各个防御据点展开激烈争夺。同时,新编第22师向日寇侧后迂回,于当晚攻占昆仑关和南宁之间的五塘、六塘,切断昆仑关守军南撤退路,并阻止日寇从南宁方向增援。
获悉昆仑关遭受国军机械化部队攻击,日寇第5师团长今村均命令第21联队立即从南宁出发,向昆仑关增援。其一部先于国军新编第22师通过五塘和六塘,与昆仑关守军会合。但后续第2步兵大队则遭遇刚刚赶到的新编第22师的阻击,随即在六塘和七塘地区被国军包围。
在昆仑关,荣誉第1师向日寇连续猛攻,战车部队在空军的支援下,一度攻入昆仑关。日寇骑兵第5联队和第21联队伤亡惨重,阵地被多处突破。5月19日,第200师接替荣誉第1师继续猛攻昆仑关。至12月21日,将昆仑关、九塘、八塘守军分割包围。
此时,日寇昆仑关守军连续激战数日,后方补给被切断,粮弹枯竭。空军试图用空投维持守军补给,但双方战线相互交错,守军能够得到的补给十分有限。因弹药耗尽,一些士兵只能用刺刀负隅顽抗。炮兵则将火炮埋于地下,防止被国军缴获。此后,被围困的日寇退守几处高地,苦等援军。
在昆仑关外围的高峰隘和五塘,战斗同样在进行。但战场上指挥官的心态有了改变。第16集团军司令夏威曾对第175师师长冯璜说:“抗战是相当长期的,不可把本钱一下赌光。”
12月19日,西路第16集团军的两个师向高峰隘发起进攻。日寇一面在正面阻击,一面派出部队向第135师侧后迂回,迫使该师后撤。与此同时,第16集团军其余3个师也向南宁市区东西两翼的四塘和绥渌迂回。东路军派出2个师向邕钦公路出击,袭击大塘、小董、钦县日寇守军阵地,并继续破坏邕钦公路,策应昆仑关方向的作战。
外围战斗最激烈的还是第5军新编第22师在五塘阻击日寇增援部队的战斗。12月20日,日寇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亲率第42联队向昆仑关增援。当天上午10时,日寇从南宁出发,行进至五塘附近被新编第22师伏击。苦战5小时后,日寇强行冲破新编第22师的封锁线继续北上,但沿途仍然遭遇新编第22师的层层阻击。
21日拂晓,第42联队进至七塘。部队原地略作休整后,于当晚继续北进,激战彻夜,向八塘方向推进2公里。23日下午1时30分,驻守昆仑关的日寇给第5师团和第21旅团发来求援电报。声称:“傍晚旅团若不能赶到,第一线难以确保。”第21旅团旅团长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其率领的第42联队在向八塘进攻时,遇到守军层层阻击,进展相当缓慢。
24日,第42联队推进至九塘。当日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国军炮弹击中负伤,增援部队的指挥权交给联队长坂田元一,中村本人于次日凌晨毙命。当晚,日寇增援部队(1个中队)渗透进昆仑关,给守军送去几万发子弹。第42联队主力则仍然被阻止在九塘,而且自中村被击毙后,第42联队陷入混乱,进攻逐渐陷入停顿。
在此期间,第5师团第9旅团正在中越边境的龙州、镇南关作战。12月18日,该部奉命北上增援,但路途遥远,沿途有国军设防阻击,进展困难。驻守在钦州湾的波田支队情况同样如此。
12月25至28日,正面进攻昆仑关的第5军一面围困昆仑关守敌,一面转入休整、调整部署。12月29日,第5军开始向昆仑关发动总攻。当天,第5军的3个师和增援的第66军第159师(官袆部)在炮兵和装甲车的支援下全部转入进攻。战至31日11时,昆仑关残敌被肃清。
打扫战场时,第5军找到中村正雄的尸体,在他身上搜出了一个日记本,该旅团长在战死前写道:“第5师第21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有‘钢军’称号,那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军队更顽强的军队。”
1940年1月2日,第5军继续向九塘和八塘进攻。此时日寇第5师团第9旅团和波田支队的增援部队已经抵达,双方在两地又激战7天,第5军未能突破守军阵地,双方形成对峙。
1月11日,第36军(姚纯部)接替第5军防务,第5军则撤往后方休整。至此,昆仑关中期战役结束。日寇21旅团4000余人被歼灭。除在被包围圈外与先前在增援昆仑关战斗中负伤撤往后方的人员,只有少数日寇化整为零逃出包围圈。
在昆仑关激战期间,日寇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正在广东韶关地区作战。12月18日,因昆仑关战事吃紧,上述部队在攻占英德、翁源后,于1940年1月1日停止攻击,随即登船向钦州湾增援桂南作战。1月22日,日寇混成旅团抵达七塘,第18师团抵达南宁。至此,日寇桂南会战投入的兵力增加至7万人。
在此期间,国民政府也向桂南增派第2军(李延年部)、第6军(甘丽初部)、第64军(邓龙光部)和新编第33师(张世希部)。按照军事委员会的计划,第4战区下一阶段的作战目标是收复南宁。
1月28日,日寇近卫混成旅团、波田支队和第18师团向昆仑关进攻。守军是第99军(傅仲芳部)主力和第36军一部。战至1月30日,日寇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迂回至昆仑关以东的甘棠,威胁昆仑关守军阵地后方的宾阳。第4战区急令第46、第66和第64军各一部进至甘棠地区阻击日寇,但未等上述部队到达,日寇于2月2日攻占甘棠,正在行军途中的国军在甘棠以北与日寇遭遇,双方发生混战。在日寇空军的支援下,国军节节败退,撤往宾阳。
当天下午,日寇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攻占宾阳,插入昆仑关守军背后。当晚,第4战区下令第99军和第36军从昆仑关撤退,日寇于次日重新夺取昆仑关。
此后,日寇第21军司令安藤利吉担心战线延长,兵力分散、补给困难,命令各部后撤。从2月8日起,日寇陆续弃守宾阳、甘棠、昆仑关、武鸣等要点,向南宁集结。
至2月13日,第5师团留守南宁,并在南宁周围10公里范围内构筑防御阵地;近卫混成旅团撤往邕江南岸,确保邕钦公路;波田支队撤往钦县、防城,掩护海上交通线;第18旅团则乘船返回广东。
至此,桂南战事基本结束。
1940年6月,法国战败。日寇近卫混成旅团趁机进入越南,直接在越南北部切断滇越铁路和桂越公路。至此,日寇坚守桂南已无军事意义,遂逐步从南宁撤出。至1940年底,日寇全部撤出桂南地区,国军趁机收复南宁、龙州、钦县和防城,消除后方隐患。
桂南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柳州召开军事会议,总结桂南会战教训。蒋除自责判断错误外,还提出各级指挥官“战斗意志薄弱、骄横怠忽、精神颓丧,决心毫无”。为警示全军,蒋当场宣布对部分将领的奖惩结果: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因督战不力,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因指导无方,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第37集团军司令叶肇交军事法庭会审;第38集团军司令徐庭瑶、第36军军长姚纯、第99军军长傅仲芳撤职查办。同时,桂林行营不再指挥第3、第4、第7、第9战区部队,不久行营也被撤销;第37和第38集团军番号被撤销。
被嘉奖的部队包括:第35集团军总司令邓龙光记功一次;第46军军长何宣记功一次;第76师师长王凌云记功一次。夺取昆仑关的第5军没有出现在奖惩名单中,不久之后该军移防滇西,准备入缅作战。
史料里是12旅团,21旅团打的是太原会战和徐州会战
第五军的战报里说是第12旅团,21旅团已经改制为独立混成旅团了
反复炒冷饭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