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肾好的一件事,可惜很多人不敢做!甚至一些医生也误解了

尔曼的笔记 2025-04-09 12:32:57

“都得肾病了,就别瞎折腾了,好好静养吧!”

“你的肾功能都这么差了,就别运动了吧!”

“这个病就怕累着,运动那么累人,还是别了吧”

这些话,你是不是也赞同?或者虽然你不赞同,但也因为经常听到“苦口婆心”的劝说而对运动产生了恐惧。

关于运动这件事,肾友们总是会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别别别”,特别是像跑步这种有些强度的运动,主打就是劝退。

说得人多就代表对吗?今天肾上线和小伙伴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来自肾上线留言区,别说肾友,一些医生对运动也有误解↓

养肾,更要养肌肉!

起身时,需要肌肉力量带你爬起来!

出去玩,需要有强健的下肢带你去!

搬东西,需要肌肉给你使劲!

...

肌肉健康,尤其是下肢肌肉,是一个人长寿和活力的保障,肌肉强,可以很好地支持身体进行各种活动。

普通人30-40岁肌肉量开始下降;50岁时约丢失10%的肌肉;70-80岁肌肉开始加速丢失,每年下肢肌肉大约减少0.7-0.8%。

而肾脏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炎症状态、肾功能下降、营养不良、久坐不动、使用某些药物(比如达格列净等药物副作用导致体重明显减轻)、代谢性酸中毒,会让肌肉流失提前加速。

年纪越来越大,肌肉越来越少↓

要想养肌肉,每周坚持适量运动,时不时锻炼它们是非常必要的。

但一些人只是光顾着盯“血肌酐”,始终畏惧因为运动涨肌酐!

殊不知,肌肉代谢增强引起的血肌酐轻微升高完全是正常生理现象,例如男性平均肌酐比女性高20umol/l左右,主要就是因为男性肌肉量更大,这不是肾病恶化的迹象。

肌肉强健的人生活质量更高,对肾病长期预后是有利的。

反而是一天天躺着、坐着不动,肌肉代谢越来越差,因肌肉流失带来这一点点的血肌酐下降,是一种害人的假象,让许多人误以为“不运动对肾病更好”!

越是中晚期的肾病患者,肌肉流失越快,越要重视“养肌肉”。我们之前发表过透析肾友薛英勇大哥的事迹(→32岁得尿毒症,至今16年,依然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跑出美满人生!),从最初被各种劝退不敢动整个人虚弱到扶墙,到后来身体状态扛扛好,长期坚持跑步功不可没。

薛英勇跑步的照片,看看这肌肉,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我们肾友并不是单独只有肾脏这一个器官,别因为肾脏而忽视了整体健康。其实,当肾友出现明显活动耐力变差,爬几层楼很费劲,肌肉已经在跟你提出抗议了,别对它视而不见!

慢跑,强健下肢肌肉

慢跑是强健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很好的方式之一。

如果你喜欢跑步,完全没必要因为慢性肾病而舍弃它,多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而不是人云亦云。

研究显示,长期跑步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非常有帮助。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你跑就能感受到。

跑步会让心肺和肌肉得到锻炼,它们摄氧能力和耐力增强,活力满满为你工作;体内炎症反应减轻,抵抗力增强,不容易发生感染;让你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产生内啡肽,调节焦虑抑郁的情绪。

如果担心跑步伤肾怎么办?

担心的时候,那就放慢节奏,通过定期复查让自己安心!对于肾友来说,跑步的整体原则就是——怎么舒服就怎么跑。

不需要强行让自己达到什么目标,如果能达到建议的运动量很好,达不到也没关系,只要跑起来就比久坐不动强。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运动康复的专家共识》推荐的运动量是:中等强度运动,每天30-60分钟,每周3-5次。

当然,如果你的肾病处于稳定期,锻炼时间、强度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增加一些也没坏处,不用担心。

跑步频率

就是每分钟跑多少步,步频越高,蹬地时间越少,关节压力和负载越低,有利于减少跑步损伤。

通常中等速度下,每分钟在150-160步,也就是30分钟跑4000-5000步;

熟练后理想的步频大约是每分钟170-180步,也就是30分钟跑5000-6000步。

跑步心率

这一项评估适合有运动手表的小伙伴,它可以提示你运动心率是不是合适。如果心率过高,你可以减点速度。

中等运动强度的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40~60%)+静息心率。

最大心率=220-年龄;静息心率是你安静状态下的心率。

假设一个30岁的人,静息心率为70次/分,最大心率就是220-30=190次/分。中等运动强度的心率区间就是(190-70)X40%+70=118,(190-70)X60%+70=142,也就是运动时心率在118~142次/分。

跑步配速

配速就是跑1公里需要的时间,需要时间越长,说明速度越慢,具体速度是因人而异,可以和运动强度结合来看。

跑步时,可以跟人比较顺畅的说话,但已经没法轻松的歌唱,这种程度就达到了中等运动强度。如果你跑步时,觉得不能顺畅说话,或者心率超过了中等强度的标准,说明速度太快了,可以缓一缓放慢脚步。

初期可以采用“走跑结合”的方式,比如走1分钟跑1分钟,逐渐过渡到慢跑。

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正确看待指标变化

1.循序渐进原则,充分热身

如果你已经很长时间不运动了,不要一上来就跑个5公里,10公里,这种突然高强度运动,身体无法适应,可能会诱发横纹肌溶解,甚至造成急性肾损伤。

建议逐渐提高运动强度,比如先步行,步行一段时间觉得没问题然后慢跑、再到快跑等,让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并且在跑步前后注意热身和拉伸。

2.肾病稳定后再跑

在肾病活跃期比如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没控制,或者一些特殊时期如感冒,可能身体根本没办法承受跑步,走一走路就累就喘就难受,那么千万不要勉强,别着急,等肾病控制相对稳定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g以内,血压130/80mmHg以内再说。

肾病活跃期更适合温和一些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

3.环境适宜

不要在烈日炎炎,户外非常高温的时候运动,避免中暑,并且运动中、运动后注意及时喝水(不建议喝运动饮料)。

4.正确看待运动后的即刻指标变化

在远距离跑步、登山等运动后马上测尿蛋白试纸,可能会一过性增加尿蛋白排泄(不仅肾友,正常人也会有的现象,因此测24小时尿当天避开激烈运动),但长远来看,运动并不影响肾友尿蛋白的整体水平。

健康不仅仅靠医生,更靠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最好的保健医!

参考文献:

1.Is running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mortality, and is the more the bett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A Scoping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nning and Mental Health.

3.我国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运动康复的专家共识.

0 阅读:98
尔曼的笔记

尔曼的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